杀青后的日子,林晓并未闲下来,她收到一部新戏邀约,剧本围绕职场女性的成长,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内心戏让林晓既兴奋又倍感压力。而此时,刘奕君也在筹备新作品,一个偶然的机会,两人在影视公司的会议室碰面了。
刘奕君看到林晓,脸上露出熟悉的笑容,主动打招呼:“晓,好久不见,最近在忙什么呢?”
林晓连忙回应,眼中满是尊敬:“刘老师,真巧啊!我刚接到一个新戏邀约,正在研究剧本,不过感觉有点吃力,好多地方拿捏不准。”
刘奕君饶有兴趣地挑了挑眉,说道:“哦?说来听听,说不定能帮你出出主意。”两人找了个安静角落坐下。
林晓打开剧本,翻到标记多处的页面,认真说道:“这个角色前期是个职场新人,单纯又有点莽撞,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后逐渐变得成熟稳重。我苦恼的是怎么演出这种成长变化,尤其是前期的莽撞,我怕演得太浮夸招人嫌。”
刘奕君接过剧本,快速浏览相关情节,思考片刻后说:“要体现成长,关键是抓住角色每个阶段转变的契机。前期莽撞,你可以从肢体语言和说话方式入手。比如走路步伐大而急,说话语速快,语气冲,展现她初入职场的热血和不懂世故 。但莽撞不是无脑,眼神里得透着机灵劲儿,让观众知道她本质不傻,只是缺少经验。”说着,他简单模仿了一下,生动的表演让林晓忍俊不禁,也瞬间有了画面感。
林晓茅塞顿开,不住点头:“刘老师,太妙了!还有就是后期成熟阶段,内心戏特别多,我总觉得演得不够有深度。”
刘奕君神色认真,耐心解释:“后期成熟,外在行为会收敛,重点就落在眼神和微表情上。比如遇到难题,不再是急于表态,而是微微皱眉,眼神思考状,停顿片刻再开口,说话沉稳有条理。内心纠结时,手指不经意的小动作,像轻敲桌面,都能无声胜有声地传递内心情绪。”
两人讨论正酣,会议室里人越来越多,声音嘈杂起来。刘奕君看了看时间,说道:“要不咱们换个地方,找个安静茶室接着聊,我也有些新戏筹备的想法,正想找人探讨探讨。”
在茶室,茶香袅袅。刘奕君说起自己新戏里的角色,一个历经沧桑的中年侦探,充满神秘色彩。“这个角色的难点在于他有很多秘密不能说,却又要通过表演让观众感觉到他背后有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刘奕君问道。
林晓思索片刻,大胆说道:“我觉得可以从一些生活习惯入手,比如他可能有特定的小动作,像总是下意识抚摸口袋里的某个旧物件,这个物件也许和他的秘密有关,每次摸的时候,眼神会放空,透露出一丝怀念或者痛苦,观众就能猜到他背后不简单。”
刘奕君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非常好的思路!看来你这段时间对角色塑造又有新理解了。表演就是这样,不断交流碰撞,才能有新灵感。”
随着夕阳西下,茶室窗外的天空被染成橙红色。两人聊了整整一下午,从角色塑造到拍摄手法,从和导演的配合到如何应对舆论压力,彼此分享着经验与心得。
分别时,林晓满怀感激地说:“刘老师,今天真是收获满满,谢谢您愿意花时间和我交流。您的建议对我新戏帮助太大了。”
刘奕君笑着说:“别客气,这也是互相学习。期待你新戏的精彩表现,有问题随时联系。”
林晓看着刘奕君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温暖和力量。这一下午的交流,不仅为她解决了新戏难题,更让她明白表演艺术的探索永无止境,而有前辈引领,自己前行的道路也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