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太阳磁场望远镜记录到第一个黑子湮灭事件时,首席研究员吴远山正在给研究生讲解日冕物质抛射模型。全息投影中的太阳突然收缩成奇点,又在0.3秒后恢复原状,球体表面浮现出无数正十二面体网格。
"太阳风在1AU处被截断了。"吴远山调出STEREO-A卫星的实时数据。本该充满高能粒子的日球层顶,此刻却漂浮着大量二十面体晶格,这些由强相互作用力构成的牢笼正将太阳风压缩成二维平面。更令人不安的是,黄道面上的宇宙尘埃正在排列成麦克斯韦妖的符号。
吴远山发现太阳黑子的衰变周期呈现非随机性衰减。当他将黑子分布图与人类神经元突触结构叠加时,竟得到98.7%的匹配度。在午夜实验里,他把太阳动力学模型导入量子计算机,屏幕上突然涌现出类似梵文悉昙体的能量流——这是太阳在五维空间的语言形态。
北京航天控制中心传来警报,天宫空间站的舷窗外出现金色薄膜。航天员王澜看到薄膜表面流转着黎曼ζ函数的零点分布,当她伸手触碰时,指尖传来冰晶融化的触感,头盔显示器里却显示外部温度是绝对零度。
北美太空司令部的反导预警系统突然锁定月球轨道。格林尼治时间14:00,部署在拉格朗日L1点的电磁炮阵列自动充能,炮口却对准了毫无威胁的猎户座分子云。陈岩少将接到五角大楼的绝密通报:所有核弹头的铀-235同位素丰度正在向武器级自发浓郁。
在夏威夷深海基地,声呐阵列捕捉到海底火山群的共振频率。当技术员将频率降低40个八度,太平洋深处传来晶体生长的脆响——那是外星舰队在重构地球板块的应力分布。
撒哈拉沙漠的游牧民族最先发现异常。正午的太阳突然分裂成七重幻日,每颗光球中心都悬浮着克莱因瓶结构。贝都因长老阿卜杜拉在沙地上绘制星图时,石英砂自动聚合成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的微粒。
苏漓发现自己的影子出现了0.7秒延迟。物理课上,当她凝视阳光透过棱镜产生的光谱,那些色带突然坍缩成量子芝诺效应中的驻波。放学途中,梧桐叶的阴影在她脚下编织成彭罗斯镶嵌图案,指引她走向废弃的天文馆。
吴远山破译出太阳黑子的振动密码——那是将强核力转化为引力的方程式。与此同时,陈岩发现太平洋底的磁异常区正在生成微型黑洞,而苏漓用口红在镜面上画出的拓扑图形,竟与太阳表面的十二面体网格完全同构。
当国际空间站穿越晨昏线时,所有宇航员目睹了永生难忘的景象:地球电离层绽放出紫色极光,这些发光粒子在磁层顶部排列成DNA碱基对序列。而在太阳风完全消失的第13小时,全球所有新生儿瞳孔中都浮现出银色的希尔伯特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