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人一旦开始觉醒,就会开始不满足于现状。李二蛋从医院回到村子后,看着自己熟悉的一切,明明还和之前一样,自己却觉得好像哪都不一样了。他找到村长,说自己想要学点本事,不想和以前一样到处蹭吃蹭喝了。村长惊讶于他的改变,但是表示愿意帮忙,这孩子能有一门谋生的本事以后也不用担心会饿着了。
李大爷一家听说了此事,表示愿意赞助李二蛋学手艺的学费,李二蛋知道了说以后会还给李大爷家的。李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二蛋啊,别把这事儿放心上,你为了救我孙子才遭了这么大罪,我们帮你是应该的。”李二蛋却坚定地摇头:“大爷,您的恩情我记着,但这钱我一定会还,我现在想靠自己的努力过日子。”
经过一番商量,村长根据李二蛋踏实肯干的性格,建议他去学木工手艺。木工在周边地区一直都有需求,学好了不愁没饭吃。李二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决定去附近县城的一家有名的木工坊拜师学艺。
来到木工坊,师傅打量着这个憨厚的年轻人,心中有些疑虑:“学木工可辛苦,要耐得住性子,你能坚持下来吗?”李二蛋用力点头:“师傅,我能行!我不怕吃苦。”师傅见他态度坚决,便收下了他。
刚开始学习木工,李二蛋面临着诸多挑战。最基础的拉锯、刨木,就把他的手磨出了血泡。但他咬着牙,没有喊过一声疼。晚上回到住处,他看着满是伤口的双手,心中也曾闪过一丝动摇,但一想到自己的决心和村民们的期望,他又坚定了信念。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二蛋的手上茧子越来越厚,动作也越来越熟练。他不仅认真学习师傅传授的每一个技巧,还利用闲暇时间研究各种木工图纸,琢磨不同的榫卯结构。木工坊里存放着许多老旧的木工器具,李二蛋总是在其他人休息的时候,仔细地擦拭、修理这些器具,从中学到了不少书本之外的知识。
一年后,木工坊接到一个制作雕花门窗的大订单。这对李二蛋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实践机会。师傅安排他负责一些简单的雕花部分。李二蛋知道这是师傅对他的信任和考验,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每一刀雕刻,他都小心翼翼,力求做到完美。
李二蛋坐在工作台前,面前摆放着精心挑选的木材,泛着温润的光泽。他拿起刻刀,眼神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手中的刀和眼前的木料。这个订单的雕花图案极为复杂,是传统的吉祥如意纹样,线条婉转流畅,每一处细节都需要精准把握。
他先在木材上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图案的轮廓,而后屏住呼吸,下刀。刻刀在他手中像是有了生命,顺着木纹缓缓游走。遇到细微的转折处,他放慢速度,几乎是屏住呼吸,以极轻极稳的力度调整刀锋。木屑纷纷落下,宛如时光的碎屑,见证着他的专注与执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图案逐渐在木材上浮现。花朵娇艳欲滴,如意纹理细腻逼真,仿佛即将从木头上跃然而出。然而,在雕刻一朵关键的牡丹花瓣时,李二蛋的手微微一抖,刀锋偏离了些许。他的心猛地一紧,额头上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没有慌乱,深吸一口气后,仔细观察瑕疵,思索补救的办法。
经过一番考量,李二蛋决定顺着失误的痕迹,巧妙地将其转化为牡丹花瓣上的一道自然褶皱,不仅完美掩盖了失误,还让整个花瓣看起来更加立体生动。完成这一处补救后,他长舒一口气,又继续全身心投入到雕刻中。
终于,经过数天的日夜雕琢,李二蛋负责的雕花部分全部完成。师傅前来检查,当看到那精美的雕花时,眼中满是惊喜与赞叹。每一处线条的流畅度,每一个图案的神韵,都远超他的预期。师傅知道,这个徒弟不仅拥有扎实的基本功,更有着临危不乱的应变能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完成这个订单后,李二蛋的师傅彻底认可了这个有灵气的徒弟,并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教给了李二蛋。从古老的榫卯结构到复杂的拼接工艺,从珍稀木材的鉴别到独特的上色技巧,师傅毫无保留。李二蛋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每天都沉浸在木工的知识海洋中。
师傅带着他深入山林,教导他如何根据不同的用途挑选最合适的木材,辨别木材的纹理走向和质地优劣。回到工坊,师傅又手把手地教他制作各种复杂的榫卯结构,反复强调精准度对于木工制品坚固程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