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省,赵天明是众人眼中的好官。他从基层一步步走来,每一个脚印都深深烙印着为百姓服务的决心。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他总是穿梭在大街小巷,倾听百姓的诉求,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他推动了老旧小区的改造,让那些破败的房屋焕然一新;他关注孤寡老人的生活,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他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为年轻人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百姓们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真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官。
然而,在家庭这个小世界里,赵天明却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他对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女儿赵悦,有着极强的控制欲。在他的观念里,孩子就应该沿着他规划好的道路前行,这样才能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
从赵悦很小的时候起,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被父亲严格把控。每天吃什么、什么时候睡觉、穿什么样的衣服,都由赵天明说了算。赵悦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默默服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控制愈发变本加厉。
交友方面,赵悦只能和父亲认为品行端正、家庭背景良好的孩子一起玩耍;择校更是不容商量,赵天明凭借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将女儿送进他认为最好的学校,完全不顾赵悦自己的想法。
赵悦从小就展现出了极高的绘画天赋。她的画作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色彩斑斓的画面仿佛是她内心世界的一扇窗。每次拿起画笔,她就像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幻王国,沉浸其中,忘却一切烦恼。
绘画,是她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也是她表达情感的方式。然而,赵天明却认为这些都是不务正业,一心想要女儿也从政,在他看来,只有从政才能光宗耀祖,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高考填报志愿时,赵悦满心欢喜地想要报考艺术院校,继续深造绘画。她精心准备了作品集,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可赵天明却瞒着她,擅自更改了大学志愿,将其改成了一所知名的政法大学,选择了政治相关的专业。当赵悦得知这个消息时,犹如五雷轰顶,她愤怒地质问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是我的人生,我有自己的梦想!”赵天明却一脸严肃地回答:“画画能有什么前途?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从政才能有出息,才能为国家做贡献。”
进入大学后,赵悦的内心痛苦不堪。她对所学的专业毫无兴趣,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看着同学们对未来充满热情地规划着,而自己却被困在一个不喜欢的领域,她感到无比迷茫和绝望。在学校里,她变得越来越孤僻,不愿意和任何人交流,曾经眼中的光芒渐渐消失。
赵悦试图再次反抗,她向父亲提出想要转专业,或者休学去学习绘画。但赵天明坚决不同意,他觉得女儿是在浪费时间,是在走弯路。父女俩为此发生了无数次激烈的争吵,每次争吵后,赵悦都更加痛苦,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小鸟,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挣脱父亲的掌控。
在日复一日的压抑与痛苦中,赵悦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她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盯着天花板,泪水浸湿了枕头。她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未来感到无比恐惧。终于,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夜晚,赵悦再也无法承受内心的痛苦,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当赵天明得知女儿自杀的消息时,整个人仿佛被抽走了灵魂,瞬间瘫倒在地。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那个曾经活泼可爱、充满梦想的女儿,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他。看着女儿冰冷的尸体,他的心中充满了悔恨,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所谓的“为你好”,其实是对女儿的一种伤害,他用自己的控制欲,亲手毁掉了女儿的人生。
在女儿的葬礼上,赵天明默默地站在一旁,泪水不停地流淌。他看着亲朋好友们前来送别女儿,心中充满了自责。但是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弥补对女儿的亏欠了。从那以后,赵天明虽然依然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但心中却永远留下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时刻提醒着他,过度的控制和不尊重孩子的梦想,会带来多么惨痛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