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联姻不是联姻呢?这么爱“死”,那就增加一点真实性好了。
做好份内事,不多管,暗示太医在夏秋之际给他用艾灸之法扶正固本,还不会有那方面虚的问题,爱活多久就活。
感受过好处(夜御十女而不怠)后,不用太医主动提,他就先要求了,有点心虚但没有问题,安排的妥当。
后宫有孕的人不少,我是不怀的,都是要当玛嬷的人了,稳重点,有那个催生时间关心大的孩子们不好吗?
别子欲养而亲不待,该给琅璍姐姐,晞月姐姐孩子的爱意不少,给不成阿瑶,给晞月的女儿婚约,嫁给和珅,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保障。
我的孩子们也大婚了,有了子嗣没有后顾之忧,再如何都随他们去了,我不帮忙争权夺利的,我不会。
我的心还不够狠,纯善慈爱,便是失落宫妃的孩子,都有接到身边好好养,教导为人处世的道理,读书习武,所以弘历才放心同坐看天下与后宫风云变幻。
换成别人不一定愿对他的孩子们好了,不下毒毒害都是“慈爱”了。
有宠妃更有失宠,怀孕的,惹我,她们好日子到头了,找了由头一撸到底,做了低位嫔妃,禁足,我不会打人,有人会帮我打,练了多年武,可不是中看不中用。
我算是长见识了,弘历的命是有多硬都能活,不愧是外国人的偶像,傅恒这个巴图鲁,永琏这个病秧子底色的太子都没熬过来,傅恒是战死的,马革裹尸而还。
他的葬礼我是穿着丧服,没人会觉得不对,弘历允许其他人祭奠他,其实我是以他前妻的身份过来。
永琏就因做太子处理事务太累了,哪怕我和苏穆禄氏,璟瑟精心照看还是过世。
永琏并没遗憾,他孩子不少了,已经调教出来了,额娘,福晋和妹妹会照顾好他的孩子,这些年额娘并没让他们忘记了亲额娘,把额娘的关爱双倍给了他们。
弟弟妹妹对他恭敬亲近,好兄弟相帮至今,他叫额娘也是真心实意的,不忍看额娘一大把年纪了还在他跟前守着,笑着擦了擦眼泪,摸一摸人,满足的闭上了眼。
他这一生无大忧患,足矣!嫡长子离世父母得披麻戴孝,以日代月收了三个月,他葬入弘历的皇陵陪葬。
兄弟妹妹们的感触很深,扎扎实实守了三年的孝期,他们是兄弟,家人,太子妃苏穆禄氏的儿子是太孙。
他没有熬过,十多年后也过世了,璟瑟苏穆禄氏她们,庶出孩子也是,永璋永璜死了,好在血脉有留存,也让弘历这个七十多岁的人信了嫡皇后他们的孩子寿数不长的事实。
他的人一路跟到尾,皇后一脉并未出手害人,其他妃嫔动手被皇后利索清理了不带隔夜,他是知道皇后对琅璍的在意。
乐见其成,有底线才有把柄拿捏,最后选了沉稳良善也有魄力的永琪做太子,培养了半个月,利索把人提上皇位,他做太上皇坐镇朝堂。
不是他不想选“长子”永琚,实在是这个孩子长的过于好看,武学天赋过于突出守傅恒教导培养,学兰陵王戴面具接管他的军队上战场去了,三天两头不见人影。
见了,那个个头很难让人注意不到,1.9米高,肤色白皙,剑眉星目,比女人还好看,被他家的福晋,侧福晋格格们缠的没空处理朝事。
让他好气又好笑,还是第一次见美男子懒到他这程度的,还是找老实人永琪吧。
他与皇后其他的孩子好,很好,好的离谱,能做贤王,做皇帝也行,过于热爱音乐,武器制造,种地,严重怀疑遗传了他家老爷子闷声不吭干大事那一挂!
就得找大的治他们,让干点正事儿,孩子聪慧,悟性好,上手快,他的年纪也不小了,谁家好人八十多岁还是在岗?
逊位他带着妃嫔去圆明园住,宁儿留在宫里坐镇,他的福晋过世很久了,皇后永琪和他交代了,不想再立,麻烦。
嫡长子都有了,还要皇后碍他的事?找额娘管不好吗?同阵营不揽权,默默的为宁儿点个蜡烛。
多想出来玩他是清楚的,捏着鼻子干了六年,永琪已六十多岁了,弘历一过世他伤心难过,过世很正常。
太子四十岁,继位做皇帝,我还活着做的是太皇太后,十八年后,曾孙这个太子继位,我真成了老祖宗,那些后辈,同辈没一个活的过我的。
活二十年见证下任皇帝登基才离世(老祖宗20年,太皇太后18年,太上皇后5年,皇后48年,皇贵妃3年,贵妃7年,妃位1年,嫔位1年,22+1+1+7+3+48+5+18+28=133岁(对外130))
收拾好了东西,英子,俄子,日子,法子,意子,葡子已经被大清铁骑揍的没脾气了,拿回来了中国许多丢失的东西。
我只是白发苍苍,不是鸡皮,佝偻背,依旧是挺直脊背站在天安门城墙上看大军回返,遗憾没发生才感觉舒了一口气。
执念移除,放心上路,告诉孩子们不必为我守制,请煞上身。我没遗憾,逢年过节给点香火就行。
我想听孩子们说说话,叮嘱他们要做个有用的人,担起自己的责任和荣耀,皇帝没不答应的,守灵几天,慈宁宫封宫,无人配得上住进去。
封棺入皇陵,与乾隆帝,孝贤皇后,慧贤贵妃,同葬!最后一位宫妃归位,皇陵封了。史书记载,太皇太后齐佳氏自雍正十三年进宫侍奉,当天被册为兰嫔,景仁宫主位,有了下一任皇帝,兰陵王,固伦端熙公主,提为兰妃。
颇受帝宠爱,有了后边的几位贤王,进位贵妃,因品德高尚,与孝贤皇后关系亲近,生死相依,义结金兰,其过世后被册为皇贵妃,摄六宫事。
任职期间阖宫上下无有怨忧,帝子嗣颇多,十三年册立为皇后,正位中宫,与帝伉俪情深,与子慈爱谨慎,与民同乐。
帝,太子,太孙,太子妃无有嫌隙,顺利晋升太上皇后,太皇太后,坐镇后宫,享年百三十岁,谥号为孝淑皇后,淑,温仁咸仰,虑善从宜。
作者泽柯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