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对异能的不断熟悉,蔡凡开始思考是否能用这异能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渴望找到那照亮前路的火把。他想到了那些在末日来临前还在努力拯救世界的科学家和政府工作人员,他们如同黑暗中的勇士,试图用自己的力量抵挡末日的洪流。也许自己的异能能够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手中的一把利剑,斩断绝望的枷锁。
蔡凡通过各种艰难的渠道,历经波折,终于联系上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他向对方讲述了自己的异能,并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与期待。工作人员一开始并不相信蔡凡的话,眼神中充满怀疑,毕竟这听起来太过离奇,如同天方夜谭。但在蔡凡准确地预见了接下来三分钟内办公室里发生的事情后,工作人员震惊得瞪大了眼睛,下巴几乎要掉到地上。他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马不停蹄地向上级汇报了此事。
很快,蔡凡被带到一个秘密基地。这个基地隐藏在深山之中,四周被茂密的树林环绕,仿佛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这里聚集了许多顶尖的科学家和专家,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为了拯救世界汇聚于此。蔡凡见到了负责这个项目的李博士。李博士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执着,仿佛燃烧着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蔡凡,你的异能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李博士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充满希望,“我们正在研究一种导弹拦截方案,希望能够在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将其击碎。但是这个方案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需要精确的时间和数据。你的三分钟预见,也许能够帮助我们完善计划。”
蔡凡点了点头,他感受到了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那责任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基地里,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战士,运用自己的异能为科学家们提供各种信息。他预见了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某个零件会在高温下变形,某种材料在特定压力下会出现裂缝。他将这些预见告诉科学家们,帮助他们及时调整方案。在他的帮助下,导弹拦截计划有了很大的进展,就像一艘在黑暗中航行的船,终于看到了一丝黎明的曙光。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蔡凡发现自己的异能也有局限性。有时候,预见的画面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变得模糊不清,仿佛被一层迷雾笼罩。而且,长时间使用异能,也让他感到身心疲惫,就像一个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旅人,身体和精神都濒临崩溃。但每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他都会想起那些为了拯救世界而努力奋斗的人们,想起那些还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孩子们,于是他又咬着牙坚持了下去,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在黑暗中继续前行。
在基地里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物资运输困难,基地的物资储备也开始紧张起来,就像一个即将干涸的水库。食物、水和各种实验材料都变得稀缺,人们的脸上渐渐浮现出焦虑的神情。蔡凡再次运用异能,他预见了一次物资运输途中会遭遇道路塌陷的情况。他将这个预见告诉了负责物资运输的人员,运输队提前改变了路线,成功避开了危险,确保了物资顺利抵达基地。这让大家暂时松了一口气,但物资分配不均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基地里不同部门和小组对于物资的需求各不相同,矛盾逐渐凸显。一些负责关键实验的小组认为他们需要更多资源,而后勤保障部门则觉得各个小组应该平均分配。争吵声在基地中此起彼伏,气氛变得愈发紧张。蔡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运用异能来解决这个问题。他闭上眼睛,集中精力预见各个小组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对物资的实际需求情况。他看到有的小组在某项实验中会因为缺少某种特殊材料而陷入停滞,有的小组则因为食物分配不足而影响工作效率。
蔡凡拿着自己预见的结果,找到基地的管理人员,详细地解释了每个小组的情况。在他的建议下,管理人员重新制定了物资分配方案,优先保障关键实验的进行,同时合理调整了其他小组的份额。这个方案实施后,基地的工作又重新步入正轨,大家的干劲也重新被激发起来。蔡凡也因此赢得了更多人的信任和尊重,他的异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像在混乱中注入了一剂稳定剂。
但紧接着,基地内部又出现了人心惶惶的情况。一些工作人员对导弹拦截计划的可行性产生怀疑,甚至有人开始传播消极言论,认为人类注定无法逃脱这场灾难,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这些言论如同病毒一般在基地中蔓延,导致整个基地的氛围变得压抑而焦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打击。蔡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运用异能,预见了一次重要实验的成功结果。他看到实验中关键的数据指标达到了预期,新的技术突破为导弹拦截计划带来了新的希望。
蔡凡将这个预见告诉那些心存疑虑的工作人员,并鼓励大家要相信科学,相信他们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他的话语就像温暖的阳光,穿透阴霾,照亮了大家的内心。在他的努力下,基地的士气逐渐恢复,大家又重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为了拯救世界这个共同的目标而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