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差矣。”宗亲假意叹息,“我等也是为国家前途着想。”
“魏仇虽带着大军回了边陲,但我军接连失利,大半疆土落入魏仇之手以至民心尽失。如今良崖危在旦夕,王上又突然驾崩……若是不即刻册立新王,待王上死讯传出,不说魏仇,各诸侯……”
刘扇自然明白王上驾崩意味着什么,他也并非真心替王上抱不平,而是想要为刘琰拖延时间。
那个位置,他不是没有想法。可一想到良崖如果亡国,新王必将背负这个罪名。他还不如照旧扶持刘琰上位,当个摄政王。
一众宗亲对新王人选争论不休,直至天光大亮,才想起王上的尸身还躺在冰冷的地面上。
……
良崖国彻底陷入了内乱。各势力为了争夺王位,明争暗斗愈演愈烈。王城中人人自危,生怕一不小心被卷入这场争斗中。
王城侍卫都不知该听谁的命令,只能小心翼翼地保持中立。有聪明的宦官早早收拾细软随时准备逃命,也有胆大的趁乱在各方之间传递消息。
刘扇联合了几个年长的宗亲,声称刘琰乃是世子,刘琰为王才是名正言顺;部分宗亲暗中勾结禁卫军统领,意图封锁王城;年幼懵懂的刘玘,也有良崖王妃娘家势力、部分文人的支持。
只是有些宗亲前一晚还在商议如何对付别人,第二日自家子嗣就被人发现溺死在观赏鱼池里,或是被一匹受惊的烈马当街踩死。
短短时间里,各势力两败俱伤。
没了子嗣,自身又已年迈,部分宗亲又重新将目光放在了刘琰、刘玘身上。
比起有母族撑腰的刘玘,刘琰明显更值得扶持。被良崖王厌恶至极的刘琰,如今反倒成了香饽饽,倒是显得极为可笑。
刘琰面上很是感激宗亲们的支持,私底下却露出一丝嘲讽的笑意。
争来争去的有何意义?
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
……
虽然早就知道刘琰是那种会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人,但等得知了良崖的现状,魏仇还是不免皱眉。
密报里虽没有明说良崖王是如何暴毙的,但魏仇用脚趾头都能猜到是谁的手笔。刘琰这小子,下手倒是干净利落,连个把柄都不留。
她倒不是圣母心上头,刘琰杀心重又如何?世界那么大,多得是外族给刘琰杀。光是中原附近,就有突厥、匈奴还等着讨伐。
她只是怕刘琰玩得太嗨,给良崖世家杀空了。那些人她还有用呢!
打下那么多地盘,却无人治理,那她打仗的意义在哪里?过家家吗?
魏仇将手中的密报重重放在案几上,手指敲击着桌面。她当初选择拉拢刘琰,就是看中了他的狠辣果断,但现在看来,这人比她想的还要不留余地,意外地合她心意。
不过话说回来,刘琰这手段虽然粗暴,但效果确实显著。眼下,各路诸侯的注意力已被良崖的乱象牢牢攫住,正是她出手的最佳时机。
她转身对着门外唤道:“传令下去,准备进军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