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正殿庄严肃穆,阳光透过雕窗,在金砖地面洒下斑驳光影。扶苏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下方群臣列于两旁,气氛略显拘谨。
“诸位爱卿,朕今日召大家前来,是为立储一事。先皇未立太子,致使奸臣弄权,秦国险象环生。朕不想重蹈覆辙,故需早立太子,以安社稷。”扶苏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响起一阵低声议论。丞相李斯率先出列,恭敬说道:“陛下圣明,早立储君确是当务之急。臣以为,此事关乎国本,需谨慎考量。”
这时,蒙恬上前一步,抱拳说道:“陛下,臣举荐皇侄赢去非。去非公子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对兵法谋略颇有见解,且为人正直,心怀天下,实乃储君的不二人选。”
此言得到不少大臣的附和,一时间,赞同赢去非的声音此起彼伏。御史大夫冯劫站出来补充道:“蒙将军所言极是,赢去非公子曾随臣研习律法,见解独到,若立为太子,必能将大秦律法传承发扬,使国家长治久安。”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赞同。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走出队列,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立储之事不可操之过急。赢去非公子虽有才能,但毕竟年轻,阅历尚浅,恐难当大任。”
此言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支持赢去非的大臣们纷纷反驳,列举他的种种优点;而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则认为,应从长计议,再考察其他皇室子弟。
扶苏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眉头微皱。他深知,立储关乎国家未来,必须慎之又慎。这时,一直沉默的张良开口了:“陛下,臣以为,选立储君,不仅要看其才学能力,更要观其品德心性与治国理念。不妨让赢去非公子参与一些朝政事务,考察其处理政务的能力与为人处世之道,再做定夺。”
扶苏微微点头,觉得张良所言甚是。他扫视众人,缓缓说道:“张卿所言有理。朕决定,即日起,让赢去非参与朝政,跟随诸位爱卿学习处理政务。待时机成熟,再行立储之事。”
大臣们纷纷领命。退朝后,赢去非得知此事,心中既兴奋又忐忑。他深知,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也是一份沉重的责任。当晚,赢去非来到咸阳宫求见扶苏。
“陛下,臣定当不负所望,努力学习,为大秦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赢去非单膝跪地,神情坚定。
扶苏看着他,眼中满是期许:“去非,朕给你这个机会,是相信你的能力与品德。你要记住,未来若你成为太子,乃至登上皇位,心中必须装着天下百姓,以大秦的繁荣昌盛为己任。”
赢去非重重地点头:“臣铭记陛下教诲。”
此后,赢去非每日跟随大臣们处理政务,虚心求教。朝堂之上,众人依旧密切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这场立储的暗潮仍在悄然涌动 ,而大秦的命运,似乎也系在了这位年轻公子的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