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图书馆的那次邂逅后,林晗与魏栀之间逐渐熟络起来。尽管林晗性格高冷,话极少,甚至有些疏离,但魏栀的热情和主动让他们的相处变得简单而纯粹,就像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友谊,自然而又真挚。
随着数学竞赛的日子一天天逼近,林晗作为竞赛带队负责人,深知此次责任重大。他平日里总是独来独往,几乎不与旁人交流,但在竞赛的准备上却一丝不苟。魏栀虽身为文科生,却对数学竞赛满怀热忱,他的积极主动,让林晗对这个新朋友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欣赏。
为了帮助大家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林晗决定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专项补习。第一次补习定在周六的下午,地点就在学校的空教室。林晗提前到达,在黑板上写下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和典型例题,每一个公式、每一道步骤,他都写得格外认真,力求清晰明了。
魏栀来得也很早,手里还提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他特地去买的文具和一些小零食。看到林晗在黑板前忙碌,他立刻放下东西,主动帮忙整理桌椅,还热情地和陆续到来的同学们打招呼。
同学们到齐后,补习正式开始。林晗站在讲台上,声音低沉而冷静,他详细地讲解着每一个知识点,从基础概念到复杂的解题思路,都分析得深入浅出。遇到重点和难点,他会放慢语速,反复强调,偶尔会用简洁的语言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大家理解。
魏栀一开始还听得认真,可没过一会儿,他的注意力就开始不集中了。他的眼神在教室里四处游离,一会儿看看窗外树枝上跳跃的飞鸟,一会儿瞅瞅手中转着的笔,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形在他眼里渐渐变成了模糊的影子。
“魏栀。”林晗的声音突然响起,冷淡而简短,瞬间打破了魏栀的走神。他猛地回过神,有些慌乱地站起身,眼睛快速扫向黑板。那是一道关于函数极值的难题,刚才林晗讲解的时候他确实没怎么听进去。
然而,魏栀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瞬间被激发出来。他盯着题目,大脑飞速运转,凭借着自己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竟然找到了一条与林晗讲解时截然不同的解题思路。
“这道题,我们可以先对函数进行求导,然后利用导数的性质,找到导数为零的点,再通过二阶导数判断这些点是极大值还是极小值……”魏栀条理清晰地说出自己的解题步骤,思路简洁明了,甚至比林晗原本的方法还要简便。
林晗微微抬眼,目光在魏栀身上停留了一瞬,随即点了点头:“不错。”他的语气依旧冷淡,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同学们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魏栀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坐下后暗暗提醒自己,下次可不能再走神了。
课间休息时,同学们围在一起讨论问题,魏栀也拉着林晗走到窗边。“林晗,真不好意思,刚才走神了,还好没答错。”他有些尴尬地说。
“嗯。”林晗只是淡淡应了一声,目光依旧落在窗外,似乎并不在意。
“下次我一定认真听。”魏栀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讨好的意味。
“好。”林晗依旧简短地回答,语气平静得听不出情绪。
休息结束后,补习继续进行。接下来的时间里,林晗又讲解了几道历年竞赛真题,分析了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同学们都听得很入神,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声音和偶尔的翻书声。
不知不觉,一下午的补习就结束了。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林晗和魏栀留下来整理黑板和桌椅。“今天辛苦你了,讲了这么久,嗓子一定很疼吧。”魏栀关心地说,“我买了润喉糖,你吃一颗。”
“谢谢。”林晗接过润喉糖,放进嘴里一颗,动作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话语。
“下周末我们再进行一次补习,把剩下的知识点和题型再过一遍。”林晗一边整理资料,一边说道,语气依旧冷淡。
“好,我一定提前做好准备。”魏栀干劲十足地说。
离开学校后,林晗和魏栀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两人并肩而行,魏栀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今天补习的内容,偶尔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林晗则只是偶尔点头,或简短地回应一两个字,目光始终直视前方,神情淡漠。
“林晗,你以后想考哪所大学?”魏栀突然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理工科。”林晗的回答依旧简短,没有多余的解释。
“我喜欢文学,想考一所文科强校,学中文或者历史。”魏栀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以后我还想成为一名作家,把我经历的人和事都写成故事。”
“嗯。”林晗点了点头,语气平淡,但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不管以后我们在哪里,都要保持联系,互相分享彼此的生活。”魏栀笑着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
“好。”林晗依旧简短地回答,但语气中多了一丝坚定。
回到家后,林晗简单吃过晚饭,就开始整理今天补习的资料,准备为下一次补习做更充分的准备。他将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和难点一一记录下来,又在参考书中寻找更多相关的例题和解析,反复研究,以便在下次补习时能够更全面、更深入地讲解。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晗和魏栀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一起学习。清晨,他们会在校园的长椅上背诵数学公式和定理;课间,两人聚在一起讨论难题,魏栀总是能提出一些新奇有趣的想法,让林晗也深受启发;放学后,他们一同前往图书馆,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各自复习着自己的学科知识,遇到不懂的地方,便相互交流探讨。
又一个周六的下午,第二次补习如期举行。林晗早早来到教室,将准备好的模拟试卷和针对性练习题整齐地放在讲台上。他还精心制作了一份思维导图,将本次补习的重点知识串联起来,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魏栀也提前到达,帮忙分发试卷和学习资料。他一边发,一边和同学们交流着自己这一周的学习心得,分享一些独特的解题技巧。同学们围在他身边,听得津津有味,被他的热情和活力所感染。
补习开始,林晗先对上次补习的内容进行了简单回顾,着重强调了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接着,他开始讲解模拟试卷,每一道题都从不同角度进行剖析,引导同学们思考多种解题方法。魏栀这次听得格外认真,眼睛紧紧盯着黑板,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重点内容。他还不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与林晗和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
在一次小组讨论中,魏栀和几个同学为了一道立体几何题的解法争论得面红耳赤。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在草稿纸上画出详细的图形,用所学的定理和公式进行论证。其他同学也不甘示弱,纷纷阐述自己的思路。林晗走过去,认真倾听他们的讨论,不时地给出一些引导和提示,帮助他们拓宽思路。他指出同学们解法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大家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终于找到了更优的解法,也对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随着竞赛日期的临近,同学们的学习氛围越来越紧张。教室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浓厚的学习气息,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复习。林晗和魏栀也不例外,他们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每天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学习。早上,他们会早起背诵公式和概念;晚上,在完成作业后,会一起做模拟试卷,互相批改,总结错题。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林晗和魏栀更加刻苦地学习。他们互相鼓励,互相监督,成为彼此前进的动力。每当魏栀感到疲惫想要放弃时,林晗总会用简短的话语给他加油打气,提醒他坚持下去;而当林晗遇到难题陷入困境时,魏栀也会用他的乐观和幽默为林晗缓解压力,帮助他重新找回思路。
终于,数学竞赛的那一天到来了。林晗和魏栀早早地来到考场,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走进考场前,两人对视一眼,互相击掌加油:“加油。”
考场上,他们专注地答题,将平日里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遇到难题时,他们不慌不忙,冷静思考,运用所学的方法逐一攻克。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他们放下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知道,这段一起努力的时光,将成为他们青春岁月中最宝贵的回忆。
竞赛结束后,林晗和魏栀一起走出考场。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微风轻拂,带来一丝清凉。魏栀伸了个懒腰,笑着说道:“终于结束了,感觉怎么样?”
“还行。”林晗淡淡地回答,语气依旧平静。
“那就好,我们一起去庆祝一下吧!”魏栀提议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嗯。”林晗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
两人来到学校附近的一家小公园,坐在长椅上。魏栀兴致勃勃地谈论着考试中的趣事,林晗则静静地听着,偶尔点头或简短地回应一两个字。虽然他的话不多,但魏栀能感觉到他的心情也很愉快。
“林晗,你知道吗?其实我一直很佩服你。”魏栀突然认真地说道。
“为什么?”林晗抬眼看了他一眼,语气依旧冷淡。
“因为你总是那么冷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从容应对。而且你虽然话不多,但每次说的话都很有分量。”魏栀笑着说道。
“你也是。”林晗简短地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哈哈,那我们就是互补了!”魏栀开心地说道。
“嗯。”林晗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
两人继续聊着天,享受着这难得的轻松时光。他们知道,无论竞赛的结果如何,这段并肩逐光的日子,都将成为他们青春中最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