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宁静而美好的时代,林鸢的母亲白婉清诞生在了一个充满浓厚文化氛围的书香世家中。这个家族以其渊博的学识和高雅的品味闻名于世,而白婉清就如同这颗璀璨明珠中的一颗闪耀之星。
白婉清的父母堪称天作之合,他们不仅门当户对,更是彼此深爱着对方。这份深厚的感情让整个家庭都弥漫着温馨与幸福的气息。婚后不久,爱情的结晶——白婉清呱呱坠地,给这个美满的家庭带来了更多的欢乐。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炎热的六月盛夏。此时的白婉清已经年满三岁,正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年纪。这一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一丝凉爽。小花园里的亭子显得格外清幽宜人,年幼的白婉清正乖巧地坐在那里,手中摆弄着一支精致的毛笔,仿佛想要用它描绘出心中那五彩斑斓的世界。
就在这时,白婉清的父亲面带微笑,轻轻地牵起她母亲的手,缓缓走到亭子旁坐下。他们静静地注视着正在专注玩耍的女儿,眼神中流露出无尽的慈爱和温柔。母亲微微侧身,将头轻靠在父亲的肩膀上,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静谧时光。一家三口就这样沉浸在夏日的温暖与宁静之中,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美好画面。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细碎的光影,微风轻拂着庭院中的花草树木,一切显得那样宁静而温馨。不知不觉间,时间已悄然流逝,转眼便到了晌午时分。
就在这时,一名仆人匆匆赶来,告知她的爷爷派人前来寻找她们一家人。听闻此讯,她与父母对视一眼后,便一同起身前往前院。
她的父亲乃是家中长子,其下还有个排行第二的伯伯。多年以来,这两家人常常因究竟该由谁家去接管世家之事争论不休,甚至有时会闹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当她们一家三口来到前院时,果不其然,只见那位二伯早已在此等候多时。此刻,老爷子正端坐在主位之上,神情严肃地环视着四周,在他身旁还围坐着众多亲戚,现场气氛略显凝重。
老爷子清了清嗓子,然后郑重其事地开口说道:“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从今往后,由老大一家接管咱们这个家族。”话音未落,二伯立刻跳出来表示强烈反对:“大哥家里可就只有这么一个女娃娃呀!等她长大后,总归是要嫁人的,那将来又如何接替大哥的位置管理家族事务呢?依我看,此事万万不妥!”
老爷子闻言顿时怒发冲冠,猛地举起手中的拐杖,狠狠地往地上一砸,并大声呵斥道:“女娃娃又怎样?谁说女子就不能当家做主了?更何况现在老大尚在人世,轮得到你来操心这些吗?倘若你们对此安排心有不满,大不了就此分家,各过各的日子!”
听到老爷子这番狠话,二伯瞬间哑口无言。他心里清楚得很,如果真离开了世家的庇佑和支持,仅凭自己这点能耐,恐怕很难在外面立足。思及此处,二伯纵然心中仍有万般不情愿,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勉强应承下来。
年仅三岁的白婉清宛如一张纯净无瑕的白纸,对周围世界的认知尚浅,自然也无法理解那件事情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在她小小的心灵里,母亲温柔如水、父亲慈爱如山,他们依旧如往昔般陪伴着自己慢慢成长。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从这时候起,每日白婉清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那些繁杂多样的礼仪知识。
时光荏苒,转眼间白婉清迎来了她的四岁生日。那一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门前的小径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就在这时,白婉清不经意间瞥见门口站着一个浑身脏兮兮的小男孩。彼时正值战乱时期,烽火连天、硝烟弥漫,这样的场景几乎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可年幼无知的白婉清并不懂得这些,她那颗善良纯真的心驱使着她毫不犹豫地走上前去,紧紧拉住小男孩的手,并将他领进了家门。
当白婉清的父母见到这个突然闯入家中的陌生小男孩时,起初感到有些诧异。但经过一番耐心询问后,他们终于了解到小男孩悲惨的身世:原来他的双亲皆已在残酷的战争中不幸丧生,而家族中的其他人则视他为沉重的负担,根本不愿意收留抚养他。面对如此令人心酸的遭遇,白婉清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于是,她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望向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恳求和撒娇。最终,在白婉清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小男孩得以留在白家,成为了她亲密无间的弟弟。而这位小男孩,便是日后林鸢的舅舅。
那个小男孩迈着轻快而又有些踉跄的步伐,紧紧地跟在白婉清的身后。他就像是一条可爱的小尾巴似的,怎么甩也甩不掉。只见小男孩那圆溜溜的大眼睛一直盯着前方的白婉清,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跟丢婉清,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跟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