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一中的食堂
#地中海校长带头倒饭
#疑似发布了不平等条约
以下是黎许鑫从网上看到的食堂文章,和自己的总结
[在十三一中的校园深处,有一处地方如同一个小型的社会缩影,那便是学校的食堂。这里的故事,如同一部复杂的社会剧,充满了讽刺、无奈与抗争的气息。]
食堂的大门总是敞开着,但迎接学生的却不是美味佳肴,而是一盘盘令人望而却步的食物。这里的菜色单调得可怕,几乎每一道菜都以肥肉为主角。那些肥肉,在油锅里翻滚着,像是在嘲笑学生们对美食的渴望。一块块肥肉堆积在一起,油腻腻的表面反射着刺眼的光,让人食欲全无。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质量堪忧的食物,价格却高得离谱。普通的家常菜动辄十几元一份,对于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经济上的负担。他们本应在这个年纪无忧无虑地享受青春,却被食堂的高价食物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这片混乱之中,地中海校长的身影显得尤为突出。他是一位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子,总喜欢穿着笔挺的西装,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在校园里。然而,他的行为却常常让人感到困惑和愤怒。每天中午,当学生们涌入食堂,面对那些令人失望的食物时,地中海校长却带着一种优越感走进了食堂。他端着自己的餐盘,象征性地吃上几口,然后便大摇大摆地走向垃圾桶,将剩下的饭菜倒掉。这一幕,如同一场无声的嘲讽,深深刺痛了每一个学生的心。他们看着校长浪费食物的行为,心中的不满逐渐积累成了愤怒的火焰。
更加令人愤慨的是,学校似乎发布了一项不平等的条约。这项规定明确指出,只有主任和校长才有权利倒掉未吃完的食物,而普通的学生如果这样做,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这样的规定,无疑是将师生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食堂规则,更像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提醒着学生们他们的地位是多么的卑微。
随着这种不公平现象的持续,学生们心中的反抗情绪也在不断发酵。有人开始悄悄地在社交媒体上揭露食堂的问题,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那些令人作呕的食物和不合理的规定。渐渐地,这些信息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甚至有家长也开始介入,向学校提出质疑。然而,学校的回应却显得敷衍了事,他们只是简单地表示会改进,但却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的行动。
就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一群勇敢的学生决定站出来,用自己的方式对抗这种不公平。他们组织了一场名为“光盘行动”的活动,号召同学们珍惜粮食,拒绝浪费。同时,他们也通过各种渠道向教育部门反映情况,希望能够引起更高层的关注。这场运动迅速在学校内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其中,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不满。
然而,这场斗争并非一帆风顺。学校方面起初对此进行了打压,试图阻止活动的进行。但学生们并没有因此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宣传材料,举办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事情的真相。慢慢地,这场运动的影响超出了校园的范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最终,在各方压力之下,学校不得不做出改变。食堂的菜品得到了改善,价格也有所下调。更重要的是,那项不平等的条约被废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公平合理的制度。虽然这一切来的并不容易,但学生们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应有的尊重和平等。]
注:这只是一个日记
原因如下:1 食堂不让说话
2 真实的校园生活不需要文化来代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