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红烛听到“百川院”三字,眸色骤冷,杀意如霜刃般凝结在眼底。她素来厌恶百川院的人,而这个方多病偏偏撞到刀尖上来了。
李莲花将她的神色尽收眼底,心底已有了几分揣测。他上前一步,拱手温声道:“在下李莲花,不知可否容在下替玉二小姐看看?”声音平和,却透着一股难以忽视的笃定。
玉红烛这才懒懒地扫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诮:“江湖第一神医,莲花楼楼主李莲花,能救活死人的那个?”
李莲花浅笑颔首,“正是在下。”
玉红烛上下打量着他,似是在审视一个虚伪的谎言。眼前这人不过一副文弱书生的模样,实在看不出半分能让死人复生的能耐。她冷哼一声,道:“你能把我家霜儿救活?”
她仿佛完全忘记了自己重伤的丈夫更需要救治,只一门心思牵挂自己的妹妹。那份偏执与冷漠令空气都显得沉闷了几分。
李莲花听罢,不急不躁,依旧维持着那副温和模样:“是否能回天,仍需看过才知道。毕竟刚亡之人与久逝之人不同,每个人的情况也都不尽相同。不知玉夫人可否让在下一试?”
玉红烛轻眯双目,嘴角扬起一抹危险的弧度:“我向来没耐心,但今天倒愿意给你一次机会。若你救不回霜儿,你们所有人都得陪葬。”话音未落,她转头吩咐身边侍卫,“把其他人都带回牢里去!”
司空千落立刻站了出来,斩钉截铁道:“我要留下!”声音脆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玉红烛对自己掌控局势的能力极为自信,闻言只是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可以。”
方多病几次朝李莲花递去眼刀,对方却装作视而不见。他只能被押着随护卫离开,脚步虽稳,却掩不住眉间的不甘。而司空千落直接跟了上去,一名护卫试图阻拦,却被她冷冽的目光逼退半步——那种震慑力,竟让她想起亓官姐姐教导时的威严。
司空千落见无人再阻拦自己,心中暗笑:果然啊,亓官姐姐的眼神杀绝了!
然而还没等李莲花等人被引至停放玉秋霜尸体之处,方多病竟又重新从门外走了进来。他脸上满是得意之色,“有人不愿意帮我,但我自己能找到帮手。”他说的是实话,还未踏出院门,刚好遇见丞相府公子宗正明珠。两家长辈同朝为官,彼此要给面子,自然顺水推舟放了他。
李莲花瞥了他一眼,唇角微扬,敷衍地夸赞道:“方少爷果然神通广大,在下佩服之至。”语调清淡得几近嘲弄。
他们一行来到停尸处,司空千落却没有进去,而是选择留在外面等待。方多病刚踏入房内,一股浓烈的腐臭扑鼻而来,刺得他胃里一阵翻涌。他慌忙抬手捂住口鼻,几乎要干呕出来。
李莲花见状,嗤笑一声,言语间毫不留情:“这才哪儿到哪儿你就扛不住了?还想当刑探?我看你还是趁早回家抱孩子吧。”
方多病闻言,不甘示弱地松开手,强忍住恶心,故作镇定道:“这点小场面算什么!不过……这味道怎么这么冲,是不是因为尸体被火烧过?”
李莲花稍加思索,答道:“确实有烧灼的气息,但也并非如此简单。奇怪的是,才一天时间,这尸体竟然腐烂得如此迅速。”
他继续检查,动作娴熟且精准,“瞧这脖子上的经络完好无损,没有压迫痕迹,也无外伤,显然不是被鬼手掐死的。”
他伸手按了按尸体的腹部,眉头微蹙:“这里有血块,看来那只‘鬼’掌力不错啊……”
方多病凑近细看,咽了咽口水,勉强压下翻腾的胃酸。
李莲花并未停下,手中的动作更加细致。突然,他取出一枚磁铁,在胸口位置轻轻一吸,竟拔出了一枚金针。“还有一处不易察觉的死因。”他晃了晃手中的金针,语气平静却暗藏玄机。
方多病眉头紧锁,迟疑道:“这金针和掌伤,难道不自相矛盾吗?”
“还算聪明。”李莲花淡淡附和一句,“不过,你不觉得这两处下手都太重了吗?”
“确实,传闻玉秋霜武艺平平,并不需要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杀害两次!”
李莲花点头,“如果玉红烛没有及时赶回来,玉秋霜的死因一定会被归咎于那所谓的‘鬼’身上。”
两人接着又在尸体脚下发现了红泥和桂花残瓣,小心翼翼记录下来。随后,他们结束检查,与守候在外的司空千落一同回到大厅。
面对玉红烛,李莲花询问关于金针的来历。玉红烛扫了一眼,漫不经心地回答:“这是宝库中的游丝夺魄针,据记录显示,最后取走它的人正是玉秋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