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的伦敦飘着细雪。宋亚轩站在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厅的后台,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口袋里的玻璃瓶——第108号草莓牛奶,今早刚从国内寄到。瓶身上的标签写着"冬季限定配方",还画了个笨拙的雪人。
"五分钟后上场。"工作人员探头提醒。
宋亚轩点点头,目光扫过镜中的自己。三个月的时间足以改变许多事:他的指甲修剪得更加圆润,不再像从前那样为了弹琴留长;曾经因为过敏总是泛红的指尖,现在恢复了健康的粉色。
"宋!"林森急匆匆跑来,"观众席有个人你绝对猜不到......"
宋亚轩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这三个月来,刘耀文的包裹从未间断,但两人再没有直接联系。那些装在玻璃瓶里的草莓牛奶,那些手抄的乐谱,那些视频里欲言又止的眼神,都像是一场沉默的告白。
"是刘耀文?"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林森神秘地摇摇头:"更好玩。是那个叫苏雅瑶的女生,坐在第一排正中间。"
宋亚轩的手指猛地攥紧。玻璃瓶在口袋里发出轻微的碰撞声,冰凉的触感让他想起离开前那个雨天。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走向舞台。
聚光灯亮起的瞬间,他第一眼就看到了苏雅瑶。女孩穿着素白的连衣裙,右手腕上依稀可见淡淡的疤痕。但与记忆中不同的是,她的眼神不再带着挑衅,而是某种近乎愧疚的平静。
演奏开始前,宋亚轩习惯性扫视观众席。就在这时,音乐厅侧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熟悉的身影悄然入座最后一排——刘耀文穿着皱巴巴的西装,怀里抱着什么东西,发梢还挂着未化的雪花。
《草莓狂想曲》的第一个音符响起时,宋亚轩感觉有什么温热的东西从心底涌上来。这首曾经卡住的曲子,此刻像解冻的溪流般自然流淌。当弹到副歌部分时,他下意识看向观众席右角——那里空空如也,但最后一排的刘耀文突然举起一个荧光牌,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草莓图案。
演奏结束时,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宋亚轩鞠躬致谢,抬头时发现苏雅瑶正走向舞台。她将一束白色风信子放在钢琴上,轻声说:"我是来道歉的。"她的声音不再甜腻,带着成年人才有的沉稳,"在美国这半年,我终于明白有些伤害无法弥补。"
宋亚轩看着这个曾经让他心碎的少女,突然发现恨意早已消散。他接过花束,在如雷的掌声中低声问:"为什么坐第一排?"
"因为最后一排有人预定了。"苏雅瑶眨眨眼,"他说要给你一个惊喜。"
后台走廊挤满了祝贺的人,宋亚轩艰难地穿过人群,心跳随着脚步越来越快。拐角处的长椅上,刘耀文正低头摆弄着什么,身边放着熟悉的保温箱。
"第109号实验品。"刘耀文抬起头,举起一个冒着寒气的玻璃瓶,"加了薄荷,听说能缓解演出后的紧张。"
宋亚轩没有接。他盯着刘耀文冻得发红的手指,突然问:"为什么是109?"
"因为......"刘耀文的声音有些哑,"你离开的第108天,我才敢买机票。"
雪花在窗外静静飘落。宋亚轩接过玻璃瓶,冰凉的温度让他想起那个暴雨夜。但这次,瓶身上没有贴纸,只有用记号笔画的简陋笑脸——和他们初吻那天,他画在乐谱上的一模一样。
"尝过了吗?"宋亚轩晃了晃瓶子。
刘耀文摇头:"等你第一个试。"
液体滑过喉咙的瞬间,宋亚轩皱起眉。太酸了,酸得他眼眶发热。但回味时,却是前所未有的清甜。
"好喝吗?"刘耀文紧张地问。
宋亚轩没有回答。他俯身吻住对方,让这个吻带着草莓与薄荷的气息。当他们在掌声未散的走廊相拥时,宋亚轩终于明白——真正的草莓味不在牛奶里,而在那些共同经历的酸甜瞬间,在那些愿意为彼此改变的决心,在这个飘雪的圣诞节,两颗终于学会坦诚的心重新跳动的频率里。
玻璃瓶在长椅上泛着微光,映出两个依偎的身影。瓶身上的笑脸似乎变得更加鲜活,就像他们故事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