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
白故自幼便静默如影,铭感于心,情绪像湖面的涟漪般易被搅动。他是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的孩子,童年时每每见到同学们的父母陪伴左右,欢声笑语充盈耳畔。
他心中总会涌起一阵难掩的羡慕。年少无知时,他以为父母的缺席是因为不爱、不想要他,于是自卑的种子悄然埋下,缺爱的土壤孕育出讨好型人格的荆棘。
后来,随着父母经济条件逐渐改善,足以承担两个孩子的开销,他们试图弥补这份缺失。然而,爱与陪伴不是金钱能够填补的距离。他们不懂如何表达爱,甚至未曾尝试展现。而白故呢?
他也因长期的分离,对亲情充满了偏见和误解。双方彼此隔阂,争吵如家常便饭。白故常在正午“离家出走”,躲进校园附近的零食店里。店主成了他无声的倾听者,关系也在一次次短暂的逃离中变得熟稔。
白故始终不解:为何父母不爱他,为何哥哥对他漠不关心?他觉得自己犹如一片漂浮的羽毛,轻飘飘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似乎谁都无需在意他的存在。这种深藏于心的情绪像藤蔓般缠绕着他的成长。
他第一次恋爱时,曾天真地以为那是救赎——至少在真相未明之前。可惜,等待他的不是黎明,而是深渊。池怀瑾的出现让他心底泛起涟漪,时间推移,那份期待渐渐化作执念,在岁月中愈发根深蒂固。
当他终于得知真相,那些他赖以生存的信念与价值观崩塌得如此彻底,仿佛整个世界都随之灰飞烟灭。也正是那一年,抑郁症开始在他内心悄然成型。池怀瑾或许只是催化剂。
加速了一场注定的风暴,但即便没有这一段纠葛,白故的身体与心灵也会走向另一条相似的岔路。他的休学、心理问题,不过是命运早已埋下的伏笔罢了。
这一切的一切,如同阴影一般,笼罩着他的青春与成长,让他再也无法轻松呼吸。
白故真正下定决心去了解,是在他看到那句话的那一刻:“你只需要考虑,是否愿意将自己的身体与心灵,毫无保留地交付给一个你一无所知的陌生人。”
那短短的一行字如同锋利的刃,直直刺入他的内心深处。陌生人的面孔在脑海中浮现,模糊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压迫感。他盯着屏幕,指尖微颤,仿佛那句话并非只是文字,而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而门外,等待他的究竟是救赎还是深渊,无人知晓。
他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翻涌的情绪。可越是思索,那句话的重量便越是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这不仅仅是选择,更像是一种对自我的审判。他闭上眼,耳边只剩下自己略显急促的呼吸声,心中隐隐作痛。或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他已经无法再逃避了。
正如许丞修所说,试着从黑暗里走出来,拯救自己。他的声音仿佛一道微光,穿透了厚重的阴霾,点燃了心底残存的希望,每一步都艰难而沉重。
未完待续,尽请期待。
作者宝宝们好,快来找我玩。期待与宝宝们相遇。
作者好期待下一章白故与耿秋的相遇。对于耿秋来说是重逢。
作者谢谢宝宝们的收藏。好开心,嘿嘿嘿。
作者动力满满。
作者25.08.14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