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江湖夜雨共此灯
无争镇的夜雨带着初冬的凉意,敲打着"佛剑居"的窗棂。唐僧坐在临窗的矮榻上,经卷在膝头泛着柔光,末页的灯影图被雨水浸得发胀,渐渐与窗外的景象重叠:试剑石旁的灯笼在风中摇晃,光透过雨幕,在青石板上投出细长的剑影,剑影里浮出《金刚经》的字句;忘忧泉的水面漂着盏盏莲灯,灯芯的光与泉底的珠光相和,在雨丝中织出半金半紫的网,网住无数细碎的往事。
"师父你听这雨声。"八戒捧着个烤得滚烫的红薯走进来,薯皮上的焦痕竟连成"佛"字的轮廓,九齿钉耙斜靠在门边,耙齿间挂着串淋湿的剑穗,穗子上的佛幡在炭火的暖光里渐渐舒展,"前半夜还打着《辟邪剑谱》的节奏,后半夜改《大悲咒》的调子了,连老天爷都学会在雨里讲经论剑,比雷音寺的老和尚有趣多了。"
沙僧的月牙铲往墙角一靠,沙粒漫延开去,在地面凝成个小小的火塘,塘边堆着些奇特的燃料:有从华山采的笛音草,有东海龙宫赠的龙涎香,还有片泛黄的《葵花宝典》残页,点燃时冒出的烟圈里,浮出岳不群与方证大师对坐的身影,一个用剑尖挑着茶壶,一个用念珠拨着火塘,两人的笑语混在雨声里,竟分不清谁在说禅,谁在论剑。
"是百年前的暖意在火塘里发芽了。"沙僧往塘里添了把经卷抄本的废纸,火苗突然窜高,映得墙上的影子活了过来:悟空在屋顶翻筋斗避雨,八戒抱着酒坛躲在廊下,敖丙与哪吒的混天绫缠在同一根廊柱上,雨水顺着绫带往下淌,在地面拼出"共"字,"岳先生当年总说,夜雨最适合藏故事,火塘最适合温旧情,如今看来,他把这话藏在雨丝里了,年年落,岁岁讲。"
敖丙正弯腰用冰魄剑接住窗檐的雨水,龙角的蓝光与火塘的暖光相和,剑刃上渐渐浮出东海的雨夜:新龙王的船队在浪涛中泊于无争镇外,每条船的桅杆上都挂着盏冰灯,灯里的灵珠火在雨里灼灼发亮,船板上刻着的《心经》被雨水浸得发胀,与"佛剑居"的灯火遥相呼应。"新龙王派人送了鲛绡来。"他回头看向哪吒,少年灵珠处的红光透过雨幕,往镇外的码头蔓延,腕间的混天绫结上,冰火珠渗出的细流在沙粒火塘边画出朵莲,"说能织成避雨的披风,一面绣着龙鲤驮经,一面绣着灵珠护剑,披在身上,走在雨里也像揣着团火。"
哪吒突然拽着他往码头跑,火尖枪在掌心转得飞快,枪头灵珠的光芒在雨地里划出长长的光带,光带落地处生出串串半透明的冰花,花瓣上都沾着小小的火星:"小爷在码头的石墩下藏了坛'夜雨酒'。"他指着雨中隐约可见的船影,桅杆上的冰灯在风里轻轻摇晃,"是去年从波斯回来时埋下的,用西域的葡萄、东海的海水、华山的松针、雷音寺的菩提叶酿的,刚才听见浪涛里有响动,准是被这夜雨催熟了。"
码头的石墩下果然藏着个陶坛,坛身上刻着"共饮"二字,字缝里嵌着的龙鳞与灵珠碎片在雨里泛着微光,与敖丙、哪吒腕间的同心结一模一样。悟空的金箍棒往坛口一挑,坛盖飞落,酒香混着海水的咸涩与松针的清苦在雨里弥漫,竟化作无数光蝶,翅上既刻着"江湖"二字,又嵌着佛印与剑穗,绕着船队与镇口飞舞。
"是当年陪令狐大哥在思过崖喝剩的那坛!"悟空的火眼金睛穿透雨雾,望见坛底沉着半支碧玉笛的碎片,上面还缠着段混天绫,"他说这酒得等场好雨才肯醒,等群对的人才肯醉,如今看来,这老小子比谁都懂缘分——你看那船上的灯,不早不晚,正好在今夜亮起来;这雨,不大不小,正好够咱们温酒叙旧。"
令狐冲的碧玉笛在雨声中响起,笛音与浪涛、火塘、檐滴相和,在码头的石墙上刻出新的乐谱。墙缝里突然钻出无数细藤,藤上结着的果实一半是经卷状,一半是剑形,熟透的果子坠落在雨里,裂开的果肉里浮出无数小字:"某年某月夜雨,与圣僧论经于无争镇""某夜观雨,见灵珠火与龙元冰相融于塘""雨落思过崖,笛音伴剑鸣,不知是禅是侠"......最后一行墨迹未干,写着"待续于今夜"。
"是岳先生的笔意在雨里生了根。"令狐冲将笛孔凑近陶坛,让笛音顺着酒液流淌,坛里的酒突然化作细小的溪流,顺着码头的石阶往"佛剑居"淌去,所过之处,雨丝都染上了暖意:穿蓑衣的船家哼起《笑傲江湖曲》,挑灯的脚夫念起《心经》的片段,最妙的是个避雨的孩童,用树枝在积水里画剑,画出的招式竟带着"阿弥陀佛"的笔锋,惹得躲雨的和尚与侠客齐声喝彩。
"佛剑居"里,火塘边渐渐围满了人。新龙王带着龙子龙女坐在左侧,他们的雨帽上都缀着剑形的珊瑚;镇里的百姓聚在右侧,手里捧着自家酿的酒、新烤的点心,还有孩子画的"佛剑同欢"图;最热闹的是火塘边的矮榻,唐僧的经卷摊在中央,悟空的金箍棒靠着榻边,八戒的红薯皮堆成小小的山,敖丙与哪吒的混天绫缠在同一根榻柱上,绫带浸了酒液,在炭火的映照下泛着半蓝半红的光。
"该添段新的了。"唐僧翻开经卷的末页,雨水从窗缝钻进来,落在空白处,立刻晕出片墨迹,墨迹里浮出今夜的景象:"佛剑居"的灯火与码头的船灯在雨里连成线,火塘的暖光裹着所有的人影,每个人的笑脸上都沾着雨珠,珠里映着彼此的模样——和尚的袈裟沾着剑穗的流苏,侠客的剑鞘缠着佛幡的边角,龙女的珊瑚簪上挂着经卷的残页,孩童的发间别着小小的混天绫结。
亥时的梆子敲响时,雨突然停了。月亮从云隙里钻出来,给无争镇镀上层银辉,镇外的码头与镇内的"佛剑居"都浸在月光里,火塘的烟柱与船桅的冰灯在月下交织成"和"字。悟空突然扛着金箍棒跳上屋顶,棒身往云端一指,棒身缠着的乐谱在夜风里发出清越的鸣响:"俺老孙悟出来了,这江湖夜雨啊,下的不是水,是缘分;这火塘温的不是酒,是人心!"
他的话被众人的笑声打断,笑声撞在"佛剑居"的梁上,溅起串串光点,落在唐僧的经卷上,末页的墨迹突然鲜活,浮现出最后一行字,是用所有人的笔迹共同写成的:"江湖夜雨共此灯,一盏能温万里情"。
夜渐深,火塘的暖意渐渐漫出"佛剑居",漫过码头的石阶,漫过无争镇的青石板,漫向东海的浪涛与西天的佛光。唐僧的经卷在火塘边轻轻合拢,封面上的奇树在月光里轻轻摇曳,仿佛在说:故事还长,夜雨未歇,只要这盏灯还亮着,江湖就永远有处可归,有暖可依。
而那卷《西游笑傲录》,早已化作这夜雨,这灯火,这火塘边的笑语,在岁月里流转,等着每个避雨的人,添上自己的一笔,续上自己的一段,让这共此灯的暖意,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