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江湖有梦自悠长
无争镇的秋夜带着桂花香,漫过奇树的枝桠,在青石板上织出半透明的网。唐僧坐在"忆江湖"亭的石凳上,经卷在膝头摊开,末页的天地长卷正随晚风舒展,卷上的字迹渐渐与镇中的灯火相融:亭柱的刻痕化作"梦"字的竖钩,桂树的落英凝成"长"字的点画,远处的戏台传来新编的《佛剑缘》,唱词里既有"苦海无边"的禅语,又有"侠骨丹心"的豪情,最后在卷尾留出片空白,边缘沾着混天绫的流苏,像被夜露打湿的,带着点朦胧的诗意。
"师父你看这桂花糕。"八戒捧着碟刚蒸的糕点凑过来,糕模是用辟邪剑的剑鞘改的,糕面上的花纹一半是莲花,一半是剑穗,桂花的甜香里混着淡淡的酒香,"是镇西头李婶新创的'双意糕',说要往甜里掺点江湖的烈,刚才有个老剑客吃了,说这糕比当年在黑木崖吃的蜈蚣糖更有滋味,梦里竟回到了华山思过崖,看见个毛脸雷公嘴的猴子在跟令狐冲比棒法,醒来才想起那猴子就是大师兄。"
沙僧的月牙铲斜靠在亭柱上,沙粒顺着柱身往下淌,在地面凝成个小小的灯盏,盏里的油灯正随檐角的铜铃摇晃,渐渐显出张流动的梦境图谱:从最初的取经队伍,到那穿粗布衫的青年,再到此刻镇里的睡人,每个人的梦境边缘都长着株小小的奇树,树影里浮出不同的景象:悟空的梦里有花果山的桃林,八戒的梦里映着高老庄的灶台,敖丙与哪吒的梦里,都漂着片龙鳞与颗灵珠,连那刚会说话的孩童,梦里都在念"佛剑同存",小手抓着片奇树叶不放。
"是岁月把现实织进了梦里。"沙僧往灯盏里添了勺灵珠火油,火苗突然窜高,映得亭外的桂树影活了过来:悟空在树顶摘桂花酿酒,八戒抱着酒坛躲在树荫下,敖丙与哪吒的混天绫缠在同一根枝桠上,露水顺着绫带往下滴,在地面拼出"念"字,"咱们当年总说要往西天去,如今才明白,所谓西天,不过是能安心做梦的地方,梦里有过往,也有将来。"
敖丙正弯腰用冰魄剑收集桂树的落英,龙角的蓝光与月光相和,剑刃上渐渐浮出东海的秋景:新龙王的来孙正带着龙鲤往无争镇游,每条鱼的背鳍上都托着盏莲花灯,灯芯是用灵珠火做的,灯影在水面拼出"同梦"二字,与亭里的灯火遥相呼应。"新龙王说要在忘忧泉边放千盏灯。"他回头看向哪吒,少年灵珠处的红光透过桂花香,往戏台的方向蔓延,腕间的混天绫结上,冰火珠渗出的细流在地面画出朵桂花,"每盏灯里都藏着段往事,有的是咱们初遇时的浪涛,有的是华山论剑的笛音,新龙王让龙鲤把灯往镇里送,说要让无争镇的梦也沾点东海的潮,让江湖的夜也带着龙宫的暖。"
哪吒突然拽着他往戏台跑,火尖枪在掌心转得飞快,枪头灵珠的光芒在桂花瓣上划出长长的光痕,光痕落地处生出串串半金半紫的花,花瓣上都沾着露水,露水里映着不同的笑脸:有岳不群在教孩童写字,有方证大师在给老人念经,最动人的是令狐冲与岳灵珊并坐的身影,一人吹笛,一人唱和,笛音与歌声里,浮出取经队伍的身影,像在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宴。
"小爷在戏台的后台埋了坛'忆旧酒'。"他指着戏台的帷幕,上面绣的《取经图》正随晚风飘动,图上的人影与台下睡人的梦境渐渐重合,"是用三年前的桂花、去年的秋雨、今秋的晨露泡的,刚才龙鲤说后台有光,准是酒坛醒了,要跟着戏文往梦里去,让每个做梦的人都尝尝当年的滋味。"
戏台的后台,果然有坛酒正往外冒光。悟空的金箍棒往台板上轻轻一敲,坛盖"啵"地弹开,酒香混着桂花香在戏台周围弥漫,竟化作无数光蝶,翅上既刻着"往"字,又写着"今"字,绕着睡人的窗棂飞舞,渐渐与梦影融为一体。
"是咱们每年秋夜埋的念想混在一起了!"悟空的火眼金睛穿透酒雾,望见坛底沉着串铜钱,是历年中秋时镇里的孩童塞进去的,每枚铜钱上都刻着个小小的"忆"字,与当年他在雷音寺求的平安符上的字一模一样,"老猪当年总怕这酒搁久了会馊,如今看来,这岁月比任何酒窖都管用,把每年的欢笑愁绪都酿在酒里,开坛时竟化作了梦里的景象,比瑶池的仙乐还动人。"
令狐冲的碧玉笛在酒雾中响起,笛音与风声、桂落、远处的戏文相和,在戏台的台板上刻出新的乐谱。板缝里突然钻出无数细藤,藤上结着两种果实:金色的佛印果里裹着《心经》的字句,紫色的剑穗果里藏着"独孤九剑"的破式,果实坠落的声音,竟与戏文的唱词连成调子,像首没有歌词的夜歌。
亭里的石凳旁,渐渐围满了人。那穿粗布衫的青年坐在唐僧对面,从行囊里取出他的《续江湖新篇》,书页上的字迹与唐僧经卷上的字迹在月光里相融,生出半金半紫的光带:青年写的是"梦里藏真意",唐僧写的是"往事即前路",光带相碰处,长出株小小的奇树苗,苗尖顶着朵桂花,花瓣上写着"续"字。
戏台上的《佛剑缘》正演到高潮,扮演悟空的演员挥舞着金箍棒,与扮演令狐冲的演员斗在一处,棒影与剑影在月光里交织,生出串串光蝶,落在亭里的经卷上,末页的空白处突然浮现出无数行小字,都是这夜收集的梦话:老剑客梦见华山论剑,孩童梦见奇树结果,连那刚会走路的婴儿,梦里都在抓光蝶,小手攥着片奇树叶不放,树叶上的佛印露珠里,映着取经队伍的身影。
亥时的梆子敲响时,戏散了场,光蝶渐渐往奇树的方向飞去,落在树桠上化作小小的灯笼,照亮了树影里的景象:新龙王的来孙带着龙鲤在忘忧泉边放灯,灯影里浮出取经队伍年轻时的模样,正围着灯盏说笑,悟空的金箍棒上缠着桂花枝,八戒的手里捧着酒坛,敖丙与哪吒的混天绫缠在同一盏灯上,灯芯的光在绫带上流转,一半蓝,一半红,像颗跳动的心脏。
悟空突然扛着金箍棒跳上奇树的树梢,棒身往云端一指,棒身缠着的乐谱与月光相和,在天地间回荡:"俺老孙总算明白了,最厉害的不是七十二变,是能把梦做进现实里;最珍贵的不是取到真经,是让后来人在梦里都能遇见咱们,笑着把故事往下讲!"他火眼金睛扫过满镇的灯火,突然大笑,"你们看那青年的《续江湖新篇》,书页上的空白处,竟自己长出了新的字迹,写着'未完待续',这才是故事该有的样子——永远有念想,永远有盼头!"
唐僧站在亭下,看着光蝶往奇树的方向飞去,经卷在掌心泛着温润的光。末页的空白处自动浮现出最后一行字,是用所有人的笔迹共同写成的:"江湖有梦自悠长,一缕桂香续华章。"
夜渐深,桂香的暖意渐渐漫出亭子,漫过戏台的台板,漫向东海的浪涛与西天的佛光。取经队伍的身影与镇里的睡人渐渐融合,悟空在梦里与花果山的猴子们分桂花糕,八戒在梦里给高老庄的乡亲们酿新酒,敖丙与哪吒的混天绫在梦里缠着同一颗星星,星星的光在绫带上流转,像条永远走不完的路,却处处是归宿。
他们知道,这不是结束。就像秋去冬来,就像花开花落,就像奇树永远在生长,他们的故事还会继续:或许明天会去东海看龙鲤戏浪,或许下月会往华山听新的笛音,或许来年还会在这"忆江湖"亭里,看着那青年的《续江湖新篇》又添了新的章节,书页上的字迹,带着桂花的香,混着酒的烈,藏着佛的慈悲与侠的滚烫,在岁月里慢慢发酵,酿成更醇厚的故事。
而那卷《西游笑傲录》,早已不是纸页上的文字,它化作了"忆江湖"亭的灯火,化作了奇树的桂香,化作了每个在此停留过的人心里那点温暖的、绵长的、既像佛又像侠的念想,在岁月里流转,在梦境里蔓延,告诉每个做梦的人:所谓西天,不过是心里那点慈悲;所谓江湖,不过是梦里那寸土地;所谓永恒,不过是把瞬间的相遇,写成无尽的梦境,在秋夜的桂香里,轻轻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