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322章:江湖岭迷雾续行岭

西游笑傲录

第322章:江湖岭迷雾续行岭

迷雾岭的瘴气总带着些虚实难辨的诡谲。当仲夏的晨雾漫过岭口的界碑,整道山岭便像被浸在砚台里,青灰色的雾气中浮着些淡紫的光斑,是瘴气与晨光相混的颜色。界碑上"迷雾岭"三字被水汽蚀得斑驳,笔画间藏着些细碎的剑痕——令狐冲曾在此劈开瘴气时留下的,至今每逢雾散,那些剑痕便会渗出淡淡的檀香,与瘴气的腥甜缠成股奇特的气息,像是江湖的侠气与佛国的禅意在此角力。

唐僧站在界碑旁的老松树下,经卷被雾珠浸得微潮,末页那截混天绫缠着根离尘渡的柳丝,是从渡头带来的,丝上还挂着片柳叶,与绫带的蓝红两色缠成个松结,在碑座上洇出浅浅的痕,倒像是把渡头的清寂与岭上的迷蒙都拓在了石头里。"这雾里,竟有檀香与剑油交织的余韵。"他指尖拂过界碑的裂痕,"是方证大师与风清扬在此论道,禅杖与剑鞘相碰的脆响里裹着'见雾见心'的调子,所以这碑旁的雾总散得快些,露着三分通透。"

"师父你看这瘴气。"悟空正蹲在界碑前,金箍棒往雾里一搅,棒尖带出些淡紫的光粒,光粒落在地上,竟化作个个小光圈,圈里浮出过往行人的影子,"是这岭的瘴气能显人心,你心里想什么,圈里就映什么。"他突然从雾里摸出个铜哨,哨身上刻着只蝙蝠,"是令狐冲那小子的'穿云哨',你吹一声,能把三里内的瘴气吹开个窟窿,比他的剑还管用。"他把哨子凑到嘴边,短促地吹了声,果然见前方的瘴气如潮水般退开,露出条青石板铺的山道,道旁的荆棘上还挂着片衣角,是任盈盈的素色裙裾碎片。

八戒早已被岭深处飘来的肉香勾得直咂嘴,九齿钉耙往老松树上一靠,耙齿间竟挂着点肉丝,凑在鼻尖一闻,是熏肉的咸香。"里面定有猎户的窝棚,"他吸着鼻子往岭里挪,"老猪的鼻子不会错,这是用山猪后腿熏的,还拌了岭上的野花椒——定是哪个汉子在给婆娘孩子备干粮!"他刚往山道迈了三步,脚下的瘴气突然涌起,在石板上凝成个"破"字,"嘿,连瘴气都来支招,可见这岭是个教人开窍的地方!"

沙僧的月牙铲斜倚在松旁的怪石上,铲头的沙粒顺着石缝往下淌,在地面堆出个小小的罗盘,盘面的指针是用鲨鱼骨做的,始终指着西方。"这沙图显的是昨日的景象,"他用指尖拨着沙粒,"冲虚道长在此辨向,说'雾有浓淡,如心有明晦,浓时不迷,淡时不骄'。"沙粒突然涌动,罗盘旁多出个采药的身影,正往竹篓里装着什么,"是任盈盈,她采的药草里有株'破雾草',叶子会随着瘴气变色,说是'给取经的师父们当个向导,雾再浓,也浓不过心里的光'。"

敖丙站在岭侧的寒潭边,冰魄剑轻贴着潭面,剑身上的冰纹与潭底的水晶相吸,竟连成幅雾流图,图上的箭头标着瘴气流动的轨迹。"这潭水的源头在昆仑的冰泉,"他指尖点着潭面的漩涡,"能冻结瘴气,露出底下的路径。"话音未落,潭面突然浮出幅图景:前日里,他与哪吒在潭边练招,冰魄剑冻住的雾霭与火尖枪烧出的光带在岭上织成网,网眼的形状,正是此刻混天绫的蓝红两色,被晨光一照,竟泛出金芒。

哪吒的风火轮在岭口的空地上转了个圈,火星落在湿润的石板上,竟烧出串小小的火莲,莲心的光与雾中的光斑相融,在松针上投下晃动的影,像是无数只眼睛在雾里眨动。"小爷在岭心的石窟里看见个怪铜镜!"他火尖枪往岭里一指,枪影里浮出面锈迹斑斑的铜镜,镜面的锈痕会随着雾流动,"那些锈痕能拼成字!刚才看见的是'明',这会子又变成了'心',看着倒像是哪个老道在说'明心见性'!"

正说着,岭深处突然传来阵铃铛声,混着女子的呼救,像是有人在雾里遇险。悟空掣出金箍棒,棒身转得像道金轮,"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在这儿撒野!"他刚往岭里冲了几步,就见道白影从雾里跌出来,怀里抱着个襁褓,裙角被荆棘勾破,露出的胳膊上有淤青,"救命!他们抢我的孩子!"

八戒忙扶住她,"莫怕莫怕,有老猪在,谁也伤不了你!"他往女子身后的雾里瞥了眼,隐约有几个黑影在晃动,手里还举着绳索,"这是......"

"是迷雾岭的山匪,"女子泣道,"他们专抢过路的妇人孩子,说要献给'雾神'......"她指着雾深处,"他们说......只要把孩子扔进'化雾池',就能让瘴气永远不散,困住所有过路的人......"

话音未落,黑影已从雾里扑出,为首的刀疤脸举着砍刀就往女子怀里的襁褓砍去,刀风裹挟着瘴气,竟化作条毒蛇的形状。"这瘴气被邪术炼化了!"敖丙的冰魄剑突然出鞘,冰光化作道冰墙挡在女子身前,"是血影门的余孽!他们竟躲在这儿练邪功!"

冰墙与刀风相撞的瞬间,刀疤脸突然惨叫一声,砍刀脱手飞出,在雾里化作道黑烟。"不可能......"他捂着手腕后退,"雾神说......只要用活人献祭......就能刀枪不入......"

哪吒的火尖枪率先飞出,红光扫过黑影,瘴气凝成的毒蛇顿时被烧得蜷缩,露出底下的匪徒原形。"小爷就恨你们这些装神弄鬼的杂碎!"他混天绫突然飞出,缠着个匪徒的脚踝往怪石上一撞,那人顿时被撞得晕头转向,"看看清楚,这世上哪有什么雾神,只有你们这些黑心肝的混蛋!"

悟空踩着金箍棒飞至半空,棒身转出的金光在雾里织成个金罩,将所有匪徒困在中间。"俺老孙最恨用邪术害人的!"他一棒往地上砸去,棒声震得岭上的松针簌簌落下,金光随着落针漫延,刺得匪徒睁不开眼,"你们看清楚了——这瘴气能遮人眼,却遮不住人心的恶;这迷雾能挡去路,却挡不住天道的罚!"

八戒举着钉耙护在女子身前,耙齿勾住个举着绳索的匪徒,往旁边一拧,绳索顿时缠在他自己身上。"老猪让你知道什么叫作茧自缚!"他突然发现匪徒腰间挂着块玉佩,上面刻着"李"字,"这玉佩......倒像是大户人家的物件,你莫不是拐来的?"

匪徒被问得一慌,"俺......俺本是镇上的秀才......被他们逼着入伙的......这玉佩是俺女儿的......"

沙僧的月牙铲在地上划出个圈,沙粒涌起将女子与襁褓护在中间,同时分出些细沙,顺着雾流漫延,在匪徒脚下凝成个个沙偶,沙偶的模样竟与他们年少时的样子一般无二。"这些沙偶是你们原本的模样,"沙僧的声音在雾里回荡,"是谁把你们变成了现在这副鬼样子?"

唐僧站在老松树下,经卷往空中一展,混天绫缠着的柳丝飘落在寒潭里,丝上的柳叶接触潭水的瞬间,竟化作无数道绿光,顺着潭水漫延,在雾里凝成个巨大的"佛"字,与悟空的金光相照,瘴气顿时退去不少。"这岭叫迷雾,原是要让人看清自己。"他吟诵起经文,经声与松涛、铃铛声混在一起,在岭上漫延开去,那些被金光困住的匪徒,身上突然冒出冷汗,眼神渐渐露出悔意,"方证大师说'心迷则雾迷,心明则雾散',你们看这松针上的雾珠,看着实,碰着空,正如你们追求的那些虚妄,得到了又能如何?"

奇异的事发生了,那个秀才匪徒突然跪倒在地,"是我糊涂......我女儿得了急病......他们说只要抢够十个孩子......就给我药......"他指着刀疤脸,"是他说'雾神最喜欢刚出生的婴儿,献祭一个,能换十年阳寿'......"

刀疤脸还想狡辩,却被突然散入雾中的檀香裹住,那香气正是令狐冲剑痕里渗出的,缠得他动弹不得。"是令狐公子的'降魔香'!"女子突然喊道,"我丈夫是恒山派的弟子,他说这香气专克邪祟!"

雾深处传来令狐冲的笑声:"李嫂子说得没错!这些杂碎,就该用点真东西治治!"他与任盈盈从松后跃出,长剑直指刀疤脸,"血影门的余孽,躲到这迷雾岭也没用!"

任盈盈走到女子身边,轻轻揭开襁褓,里面的婴儿正睡得香甜,小手里还攥着片破雾草的叶子。"这孩子有福气,"她往婴儿眉心点了点,"破雾草沾了他的气息,往后走到哪儿,雾都绕着走。"

岭深处的熏肉香越来越浓,原来是个猎户提着食袋往岭口走,袋里的熏山猪肉还冒着热气。"几位师父要不要尝尝?"猎户笑着递过块肉干,"这肉是用迷雾岭的柏枝熏的,能驱瘴气,垫垫肚子有力气赶路。"

八戒接过来就往嘴里塞,嚼得直咂嘴,"比离尘渡的葱油面还够味!"他突然指着雾散处的山景,"你们看那山尖,像不像个打坐的和尚?"

众人望去,果然见瘴气退去的地方,山脊的轮廓像个盘膝的僧人,晨光落在"僧袍"的褶皱里,竟显出"明心"二字。刀疤脸见状,突然瘫倒在地,"是我错了......那'化雾池'里的不是雾神......是血影教主的骨头......他说要借我的手......把这岭变成第二个诛仙崖......"

悟空一脚将他踹翻,"呸!死到临头还在胡说!"他金箍棒往地上一顿,棒尖带出的金光钻进地缝,竟从底下翻出个血红色的令牌,上面刻着"血影"二字,"这才是你们的真主子!"

令狐冲捡起令牌,往寒潭里一扔,令牌遇水顿时冒出黑烟,化作只蝙蝠飞走。"这是最后一块血影令牌了,"他望着西方,"从今往后,笑傲江湖的地界,再没这号祸害了。"

任盈盈往唐僧的经卷里夹了片破雾草的叶子,"这草能安神,前面的'落星坡'有陨石,磁场古怪,带着它,能定心神。"她拍了拍女子的肩膀,"我让恒山派的弟子送你回家,放心吧,往后没人敢欺负你们了。"

日头渐渐升高,瘴气散去大半,岭景愈发清晰:远处的山峰在阳光下泛着青辉,近处的寒潭像块碧绿的镜子,石窟的铜镜在光里闪闪发亮,老松的枝桠上还挂着些雾珠。悟空往猎户手里塞了块碎银子,"这点钱,买你的熏肉,再给我们指条近路。"

猎户笑着摆手,"不用不用,你们是除害的英雄,俺该谢你们才是!"他指着条被藤蔓遮住的小径,"从这儿走,能少绕二十里,就是要过个'一线天',窄得很,得侧着身子过。"

八戒早已扛着钉耙往小径挪,"窄怕什么?老猪能缩骨!"他突然回头,"令狐兄弟,不跟我们一块儿走?"

令狐冲望着雾散的山岭,"我们还有事要办,恒山派的弟子还在等我们回去呢。"他往悟空手里塞了个酒葫芦,"这是'破雾酒',喝了能提神,过一线天的时候别犯困。"

唐僧合上经卷,混天绫缠着的柳丝落在界碑上,丝上的柳叶在阳光下舒展,竟抽出嫩芽,芽尖的两片新叶在风里轻轻摇晃,像是在说"前路光明"。"走吧,"他轻声道,"落星坡的陨石,该等我们去映照本心了。"

队伍渐渐消失在小径的尽头,迷雾岭的瘴气还在零星飘散,寒潭的水声、松涛的呜咽、远处的鸟鸣,都随着风送了他们很远。界碑旁的老松树上,悟空刻下的"老孙到此一游"旁,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是任盈盈的笔迹:"雾散见山,山在心里;心明见路,路在脚下。"

而那蓝红相间的混天绫,还在经卷上轻轻飘动,穗子扫过令狐冲留下的铜哨,哨孔里便透出缕清风,与松涛、泉声、远处的风声混在一起,织成段明快的调子,引着他们,也引着所有心怀江湖与西天的人,慢慢往前走。正如方证大师曾说的那句话:"迷雾本非雾,是心障;破雾亦非破,是心明。"

一线天的石缝里,阳光像把利剑劈开黑暗,照在取经队伍的背影上,蓝红相间的混天绫在风里格外醒目,像是在告诉世界:无论雾多浓,路多险,只要心里有光,总能走出迷途。悟空的金箍棒在前开路,八戒的钉耙在后扫尾,沙僧的沙粒标出路径,敖丙的冰光冻结荆棘,哪吒的火焰驱散阴冷,唐僧的经声在石缝里回荡,与《笑傲江湖曲》的余韵相和,谱成段属于两个世界的传奇。

上一章 第321章:江湖渡离尘续行途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23章:江湖坡落星续行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