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余韵:源起即归处


归源台的风停了半盏茶,混天绫的米白色流苏却还凝着归一光,像把取经路上所有的晨露、晚霞都裹在了丝绦里。唐僧将经卷放在真源石上,封面的"归一"二字竟慢慢晕开,透出长安城外那棵老槐树的影子——正是他当年出发时,系过行囊的那棵。
悟空突然跳上树桠,却没像往常那样晃枝桠,只伸手摸了摸树皮,指尖沾的不是木屑,是归真境石圭的岩粉。"师父,"他笑着往下扔了片叶子,叶子落在经卷上,显出行小字:"返璞归真,原是返璞即真。"原来当年在归真亭捡的岩香,早是老槐树的根须味。
八戒蹲在归源泉旁,看着水里自己的影子——不是肥头大耳的模样,是初遇师父时,还带着几分拘谨的猪悟能。"这水竟能照见初心,"他挠挠头,指尖碰了碰水面,涟漪里浮出高老庄的灶台,"原来老猪护的不是粥,是有人一起吃饭的暖。"
沙僧蹲在新土堆旁,指尖拨了拨土粒,竟找出颗当年在通天河捞的木牌碎片——上面"去妄"二字的边角,与归源台木牌的"归"字刚好契合。"不是路铺成了闭环,"他轻声说,"是咱们走的每一步,都在往起点的初心靠。"
敖丙的冰魄剑突然轻颤,剑面映出的不再是亭台,是东海的浪——正是他初遇哪吒时,翻涌的那片。"冰与火的合,"他抚过剑脊,"原是从见第一面起,就藏在浪里了。"剑上的菱角根须,竟顺着剑纹,长成了东海龙宫的轮廓。
哪吒的风火轮落在地上,没再转,只映出个小身影:是他刚闹完海,攥着红绫找师父时的模样。"原来闹海不是要赢,"他踢了踢轮子,"是想有人跟我一起,看浪退了后的沙滩。"轮子旁的木盒里,菩提子竟发了芽,芽尖顶着颗晨露,是长安城外的味。
令狐冲将酒壶放在经卷旁,酒液洒在归源籽上,籽壳裂开,长出的不是草,是思过崖的剑穗——穗子飘起来,缠上任盈盈的琴,琴弦自动拨出个音,正是他们初遇时,任盈盈弹的《笑傲江湖曲》开篇。"某家的剑,"他笑着收剑入鞘,"原是护着能一起听琴的人。"
任盈盈的琴上,水珠顺着弦滑到琴身,竟在木头上显出行字:"侠骨柔情,原是骨里藏柔。"她抬头望向归源台深处,那里竟飘来片桃花——是黑木崖上,她曾为令狐冲折过的那株。
唐僧伸手摸了摸经卷,封面的老槐树影子里,竟走出个小沙弥:是他当年在长安寺庙里,刚剃度的模样。"取经不是去远方,"他轻声说,指尖划过经卷上的闭环纹路,"是把初心,从起点,护到终点。"
风又起了,混天绫的流苏飘起来,缠着经卷、剑穗、琴、金箍棒,绕成个圆。归源台的所有光,都聚在圆心里,凝成颗小石子——正是剑穗尖那颗,从无妄境晃到永恒境,如今终于停在唐僧掌心,没了细碎响,只余温温的,初心的温度。
远处传来声钟响,不是雷音寺的,是长安城外那座小庙的晨钟。所有人回头望,归源台的路竟慢慢淡了,只留下经卷在真源石上,封面的"归一"二字,渐渐变成了"初心"。
原来所有的"终",都是"始"的模样;所有的"归一",都是把初心,好好护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