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620章 搭架护穗,巧劲悟真

西游笑傲录

第620章 拆棚迎阳,顺时悟禅

归源境的新芽抽出发脆的茎秆时,晨露落在叶面上,折射出的光竟能映出众人的笑脸。孙女儿拎着小篮子蹲在田垄边,每天记录新芽的高度——她用木炭在木牌上画小横线,如今已画了七道,比刚发芽时高了近半尺。“该拆遮阳棚啦!”她举着木牌跑向众人,篮子里的归源果干晃出细碎的甜香,“芽芽长高了,能晒太阳啦!”

赫淮斯托斯最先响应,扛着木锯走向田垄旁的遮阳棚。之前用冰魄剑凝的薄冰早已化尽,只剩木头架子支在田上空,阳光被挡在外面,叶尖虽绿,却少了点“晒透”的精神。“拆架子要慢,别碰着芽。”他叮嘱道,锯子刚碰到木架,就特意往远离苗的方向偏了偏——以前他锯金块从不用在意角度,如今却连锯木头都要想着“别伤苗”,这“慢”里藏着的,是比造金器更细的心思。

敖丙跟着过来,指尖凝出层薄冰,轻轻敷在木架的连接处:“冰能让木头缝变松,拆起来不费劲,还不会弄出大动静吓着苗。”他的冰不再是寒荒境融冰时的“刚”,而是像春日的雪,软得能顺着木纹走。哪吒踩着风火轮在架子旁转圈,轮影的暖光扫过木架,帮着融化残留的冰碴:“小爷的火现在是‘暖手炉’!帮你把冰化干净,省得木头受潮!”

众人分工:赫淮斯托斯锯木架,敖丙化冰,悟空和八戒负责搬拆下来的木头——悟空把金箍棒横在肩上,木头放在棒上,像托着件易碎的珍宝,走得比在燥炎境挖井时还稳;八戒则用宽布把木头裹住,怕粗糙的木茬刮到路过的芽。“以前搬兵器哪用这么麻烦?”八戒小声嘀咕,却还是把布裹得更紧,“现在这木头比俺的九齿钉耙还金贵,碰坏了苗可不行。”

孙女儿也没闲着,她蹲在田垄边,用小手把被架子挡住的芽轻轻扶起来:“芽芽别怕,太阳马上就来啦!”兔子蹲在她身边,用鼻子蹭了蹭芽尖,像是在帮她一起“安抚”。阿佛洛狄忒走过来,从布包里掏出剪成细条的棉布,绕着芽的茎秆轻轻缠了圈:“太阳太烈时,棉布能挡点光,省得芽被晒伤——就像给芽穿了件小衣裳。”

拆到最后一根木架时,赫尔墨斯送信回来了,背上的布信袋还沾着邻村的泥土。他看见众人在拆棚,立马放下信袋跑过来帮忙:“俺来帮你们搬木头!邻村的王大叔说,他们拆棚时都用软绳捆木头,俺带了绳子来!”他从信袋里掏出根麻绳,绳子上还系着邻村孩子编的小纸鹤——这是他送信时,孩子塞给他的“谢礼”,如今却成了捆木头的“帮手”。

木架终于拆完,阳光“唰”地落在田垄上,叶尖瞬间亮了起来,像被撒了层碎金。孙女儿欢呼着跑向最矮的那株芽,蹲下来盯着它看:“芽芽好像笑了!你看,叶尖都翘起来啦!”众人围过来,看着阳光里的芽秆慢慢挺直,之前被挡着的嫩穗悄悄露出来,淡绿色的,像藏在叶间的小星星。

“‘顺时而为’,这就是禅。”唐僧轻声说,蹲在田垄旁,指尖碰了碰被阳光晒暖的泥土,“之前盖棚是护芽,现在拆棚是让芽生长,不是我们‘想怎样’,是芽‘该怎样’——就像寒荒境种麦要等暖,燥炎境挖井要等水,万物都有自己的‘时’,不抢时,不违时,就是最好的守护。”

阿瑞斯摸着田边的木牌,木牌上孙女儿画的横线还清晰,他突然说:“以前在战场,总想着‘抢时机’,早一步进攻就能赢;现在才懂,‘等时机’比‘抢时机’更难——等芽长高,等太阳晒透,等穗长出来,这‘等’不是浪费,是让因缘慢慢成熟,比急着求结果更实在。”

中午,阿婆煮了玉米粥,粥里加了刚晒好的归源果干,甜香混着玉米的暖,飘满了院子。王大叔带着邻村的孩子过来,手里捧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编好的竹筐:“俺们听说你们拆了棚,芽要长穗了,这竹筐用来装以后的穗正好!”孩子们围着孙女儿,把自己编的小稻草人递给她:“这个给你,插在田里能赶小鸟!”

孙女儿接过稻草人,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谢谢你们!俺们一起把稻草人插在田里吧!”孩子们跟着她跑到田垄旁,把稻草人插在每株芽的旁边——稻草人穿着孩子们的旧布衫,戴着用槐树叶编的小帽,风一吹,布衫飘起来,真像在“守护”着芽。

赫尔墨斯看着孩子们的笑脸,突然说:“以前送信时,总想着赶紧送完交差;现在却盼着多跑几趟,能带来邻村的消息,能帮上忙——这‘盼’比‘急’更让人心里暖。”阿佛洛狄忒点头,帮孩子们把稻草人固定好:“就像这稻草人,不是真能赶小鸟,是孩子们的心意让它有了‘守护’的意义——我们做的事,不管大小,只要带着心意,就是‘真’。”

下午,天突然阴了下来,远处传来雷声,像是要下春雨。众人赶紧往田垄跑,怕雨水太急冲倒刚晒透的芽。沙僧拎着木桶,往田垄边的水渠里倒水:“先把水渠疏通好,雨水多了能排出去,别淹了苗根。”阿瑞斯扛着战锤,在田垄周围敲出浅沟,沟里铺着阿佛洛狄忒带来的粗布:“布能吸水,还能防止泥土被冲散,芽根就不会露出来了。”

雨点果然落了下来,刚开始是细密的,后来越下越大,打在芽叶上“沙沙”响。孙女儿躲在屋檐下,着急地往田里看:“芽芽会不会被冲倒呀?”唐僧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别怕,‘春雨贵如油’,这雨是来帮芽长的,咱们已经疏通了水渠,铺了布,芽会好好的——就像咱们遇到事,提前做好准备,不慌不忙,就能顺顺利利。”

雨下了半个时辰才停,田垄里的泥土吸饱了水,芽秆挺得更直,嫩穗也更绿了。水渠里的水慢慢流走,粗布上沾着的泥土像给芽根盖了层“保护垫”。孩子们跑回田里,检查稻草人有没有被冲倒,孙女儿发现有个稻草人歪了,赶紧扶起来,还用布条把它的“帽子”重新系好:“你要站好哦,还要帮俺们护芽呢!”

王大叔蹲在田垄旁,看着吸饱水的芽,笑着说:“这雨下得好!芽喝够了水,过几天就能抽穗了!俺们村的芽也喝饱了雨,到时候咱们一起收穗,一起打谷,热闹得很!”阿婆笑着应:“好!收穗的时候,俺给大家做归源籽饭,再煮锅甜汤,让大家吃个饱!”

傍晚时,夕阳又出来了,彩虹挂在田垄上空,雨水落在叶面上,像颗颗小珍珠。众人坐在槐树下,喝着阿婆煮的姜茶,驱驱雨带来的寒气。任盈盈弹起《归源调》,琴音里混着雨后泥土的香、芽叶的轻响、孩子们的笑声,像一首关于“顺时”的禅曲。令狐冲坐在她身边,帮她把琴上的水珠擦干净:“雨后的琴音更清,像这芽一样,经了雨,更有精神。”

阿瑞斯喝着姜茶,看着田垄里的芽,突然说:“俺以前总觉得,‘勇’是能挡得住敌人;现在才懂,‘勇’是能等得住时机,能顺得了自然——等芽长高,等雨来,等穗长,不急躁,不慌乱,这才是最难的‘勇’。”唐僧点头:“‘勇’不是对抗,是顺应;不是强求,是等待——就像这芽,不跟阳光争,不跟雨水抢,顺着时节长,自然能长得好,这就是‘不执于力’的真。”

唐僧拿起经卷,在空白页上写下:“拆棚迎阳,是顺芽之时;疏渠防雨,是顺天之时;待人互助,是顺人之缘。修行不在刻意,在‘顺’——顺万物本性,顺因缘流转,不抢、不违、不慌,便是‘活在当下’的禅。”

夜深时,众人轮流去田里查看,赫淮斯托斯和敖丙守第一班,两人拿着油灯,照着田垄里的芽:“你看,芽秆更粗了,明天肯定能更精神。”敖丙轻声说,指尖凝出层薄冰,轻轻敷在被雨打弯的叶尖上,帮它恢复挺直。赫淮斯托斯点头:“以前造兵器,总想着‘硬’才好;现在才懂,‘软’也能护物——冰能融,布能吸,这些‘软’的东西,比战锤还能护着芽。”

第二天一早,孙女儿第一个跑到田里,惊喜地喊:“穗!芽芽长穗啦!”众人跑过去看,只见芽秆顶端抽出了淡绿色的穗,穗尖还沾着晨露,像刚睡醒的小娃娃。王大叔也赶过来,看着穗子,笑着说:“再过十几天,穗子就会变黄,到时候就能收了!”

大家围着穗子,笑着、说着,阳光照在穗上,暖得能闻到淡淡的麦香。八戒摸着肚子,笑着说:“俺已经开始想归源籽饭的味了!肯定比玉米粥还香!”悟空拍着他的肩:“你就知道吃!收穗的时候,俺们还要帮阿婆晒籽,帮王大叔打谷,忙得很!”

孙女儿蹲在穗旁,用手轻轻碰了碰穗尖,小声说:“穗穗要加油长,俺会天天来看你,给你带归源果干,还要让兔子陪你玩。”兔子像是听懂了,蹲在她身边,用鼻子蹭了蹭穗子,没有咬,只是轻轻碰了碰——它也懂,这穗子是大家一起守护的宝贝,不能伤害。

归源境的日子,就在这拆棚迎阳、疏渠防雨、盼穗生长的日常里,慢慢往前走。没有惊天动地的神迹,只有顺应时节的守护;没有高深的佛理宣讲,只有在搬木头、插稻草人、等雨停的行动里,悟到的“顺时”“因缘”“不执”。

经卷放在槐树下的石桌上,空白页上的字在阳光下泛着柔光,像在诉说着:归源境的禅,从来不是写在纸上的道理,是晒透阳光的芽,是吸饱雨水的穗,是众人手里的木锯、布绳、竹筐,是孩子们的稻草人,是邻村的竹篮,是每一个“顺时而为,用心守护”的当下——这些寻常的瞬间,凑在一起,就是最真的“归源”,是最暖的“禅”。

甜汤的香又飘了过来,阿婆喊大家回去喝甜汤,众人笑着往回走,孙女儿还在田垄旁,对着穗子小声说着话,兔子陪着她,阳光照着她们的身影,暖得像幅不会褪色的画。归源境的春天,就在这穗子的生长里,在这顺应的悟里,在这日常的暖里,慢慢铺展开来,美好得让人心安。

第620章 搭架护穗,巧劲悟真

归源境的穗子长到半尺高时,风也变得勤了起来。清晨的风裹着槐花香吹过田垄,穗子被吹得左右晃,有几株细弱的芽秆竟弯了腰,穗尖差点碰到泥土。孙女儿拎着小篮子跑过来,着急地喊:“芽芽要倒了!快救救它们!”

众人闻声赶来,只见几株穗子的茎秆被风吹得倾斜,叶尖沾着泥土,看着让人心疼。八戒立马撸起袖子:“俺去拿锄头把土堆高,把芽秆扶起来!”刚要转身,却被沙僧拦住。“不行,”沙僧蹲在倾斜的芽旁,用手轻轻扶了扶茎秆,“茎秆太嫩,堆土会压坏根;直接扶,风一吹还会倒——得搭支架,用软东西把芽秆固定住,既护得住,又不伤害。”

“俺去邻村借竹竿!”赫尔墨斯立马背上布信袋,刚跑两步又回头,“俺还问问王大叔,他们是怎么搭支架的,省得咱们搭错了!”阿佛洛狄忒赶紧跟上:“俺跟你一起去!俺带些布条,竹竿回来就能缠,软乎乎的不磨茎秆!”两人跑远的身影,像两道轻快的风,比送信时还急——如今的他们,早已把归源境的芽,当成了自己的“牵挂”。

赫淮斯托斯蹲在田垄旁,用手指量着芽秆的高度:“支架要比芽秆高半尺,才能挡住风。”他从工具屋拿出木锯,开始锯之前拆遮阳棚剩下的木头,打算做支架的底座:“底座要稳,不然风一吹支架倒了,反而会砸到芽。”阿瑞斯凑过来,学着他的样子锯木头,动作比之前拆棚时熟练多了:“俺帮你锯,你教俺怎么量高度,省得锯短了没用。”

“以前锯木头哪用这么麻烦?”阿瑞斯小声说,手里的锯子却跟着赫淮斯托斯的手势慢慢走,“现在觉得,锯短一寸都不行,这‘准头’比在战场挥锤还难。”赫淮斯托斯笑着点头:“以前造金器,追求的是‘好看’;现在做支架,追求的是‘有用’——‘好看’靠的是手艺,‘有用’靠的是心思,心思比手艺更重要。”

悟空和哪吒则负责清理田垄旁的杂物,怕风吹起石子砸到芽。悟空用金箍棒把石子拨到田外,动作轻得像扫落叶:“俺这棒以前能打妖怪,现在能拨石子,不管用来做啥,只要能护着芽,就是好棒。”哪吒踩着风火轮,在田垄周围转圈,轮影的暖光扫过地面,把隐藏的小石子都照了出来:“小爷的火以前能破幻境,现在能找石子,这‘用处’比赢了还开心!”

没过多久,赫尔墨斯和阿佛洛狄忒背着竹竿回来,还带了王大叔的儿子小远——小远是邻村最会搭支架的,特意来教大家。“搭支架要呈三角形,”小远蹲在田垄旁,用竹竿摆了个架子,“三角形最稳,风再大也吹不倒。”他拿起阿佛洛狄忒的布条,绕着竹竿和芽秆轻轻缠了圈:“布条要缠松点,别勒着茎秆,芽还会长大,太紧会影响生长。”

众人跟着学:赫淮斯托斯和阿瑞斯负责固定底座,把木头埋进土里,用战锤轻轻敲实,怕砸太紧震到根;悟空和八戒负责插竹竿,按照三角形的样子摆好,每根竹竿之间的距离都量得仔仔细细;阿佛洛狄忒则用布条缠竹竿和芽秆,缠的时候特意留了点空隙,像给芽秆“留了生长的空间”;孙女儿和小远则负责检查,把缠得太紧的布条松开点,把歪了的竹竿扶直。

“以前总觉得,‘护’就是‘用力’,”阿佛洛狄忒缠完一根芽,轻声说,“现在才懂,‘护’要‘巧劲’——布条缠松点,竹竿摆稳点,这些‘巧’比‘用力’更能护着芽。”小远笑着点头:“俺爹总说,种地靠的是‘顺’,不是‘强’——芽要长,你就给它留空间;风要吹,你就给它搭支架,顺着来,比硬挡着好。”

搭到最细弱的那株芽时,孙女儿蹲下来,轻轻扶着芽秆:“芽芽别怕,俺们给你搭最稳的支架,风再也吹不倒你了。”小远帮着她摆竹竿,阿佛洛狄忒用最软的布条缠,缠完后,孙女儿还在竹竿上系了个小纸鹤——是邻村孩子送的,现在成了芽的“小守护”。

风又吹来了,这次穗子被支架挡住,只轻轻晃了晃,再也不会倾斜。孙女儿欢呼着跑向田垄另一头,去看其他的芽:“都稳啦!芽芽都稳啦!”兔子也跟着她跑,用鼻子蹭了蹭支架,像是在“检查”够不够稳。

中午,阿婆煮了南瓜粥,还蒸了归源果糕,招待小远。小远吃着糕,笑着说:“这糕比俺娘做的还甜!等收穗的时候,俺还来帮你们,俺爹说,到时候要教你们用打谷机,快得很!”阿婆笑着应:“好!到时候俺给你装袋归源籽,带回家给你爹娘尝尝!”

赫尔墨斯坐在旁边,给小远讲他送信时遇到的趣事:“俺上次去山那边的村子,他们种的豆子长得可好了,还送了俺些豆种,等明年咱们也种点!”小远眼睛一亮:“真的吗?俺最喜欢吃豆子饭了!明年俺来帮你们种!”

唐僧看着孩子们的笑脸,又看了看田垄里的支架,轻声说:“‘巧劲非弱,是懂因缘’。搭支架不用蛮力,是懂芽秆嫩;缠布条留空隙,是懂芽要长——这‘懂’比‘力’更重要,就像佛学里的‘不执于相’,不是没有力量,是不用力量去对抗,而是用力量去顺应,去守护。”

阿瑞斯喝着粥,看着田垄里的支架,突然说:“以前在战场,总想着‘以力取胜’,觉得力气大就能赢;现在才懂,‘以巧取胜’比‘以力取胜’更难——巧劲要懂对方,懂时机,懂分寸,这些比蛮力更需要心思。”沙僧点头:“就像护芽,不是你力气大就能护好,要懂芽的嫩,懂风的方向,懂怎么搭支架,这些‘懂’,就是‘悟’。”

下午,众人又在支架旁种了些向日葵——是赫尔墨斯送信时带回来的种子。“向日葵长得高,能帮芽挡点风,”赫尔墨斯蹲在田里,把种子放进土里,“还能结瓜子,秋天咱们就能吃瓜子,喝甜汤,多好!”孙女儿帮着他盖土,还对着种子说:“向日葵快发芽,要长得高高的,帮芽芽挡风哦!”

敖丙和哪吒则负责给向日葵浇水,敖丙用冰魄剑凝出些小水滴,轻轻滴在种子上:“水滴小,不会冲散土,种子能慢慢吸水。”哪吒踩着风火轮,在向日葵周围转圈,轮影的暖光帮着土壤保持温度:“小爷的火能帮种子快点发芽,等它们长出来,咱们的田就更热闹了!”

傍晚时,夕阳照在支架上,布条在风里飘着,像给芽秆系了层彩色的纱;向日葵的种子埋在土里,等着发芽;穗子在支架下轻轻晃,像在和夕阳“打招呼”。众人坐在槐树下,喝着甜汤,吃着果糕,任盈盈弹着《归源调》,琴音里混着风的声、芽的响、众人的笑,像一首关于“巧劲”的禅曲。

令狐冲坐在任盈盈身边,看着田垄里的景象,轻声说:“以前觉得,‘侠’是用剑护人;现在才懂,‘侠’也能用支架护芽,用布条缠秆,用种子种向日葵——不管用什么,只要带着守护的心,就是‘侠’。”任盈盈点头,指尖划过琴弦:“就像琴音,不是弹得多快多响才好,是弹得让人暖,让人安才好——‘巧’在用心,不在用力。”

唐僧拿起经卷,在空白页上写下:“搭架护穗,是用巧劲破蛮力;留隙缠布,是用顺应代对抗。修行不在‘强为’,在‘巧为’——懂万物的本性,懂因缘的流转,用最小的力,做最暖的事,便是‘生活禅’的真。”

夜深时,阿瑞斯和沙僧守在田里,阿瑞斯披着厚棉衣,沙僧提着油灯,两人坐在支架旁,看着穗子在月光下的影子。“你说,秋天收穗的时候,这些支架还能用吗?”阿瑞斯轻声问。沙僧笑着说:“能用,明年种豆子还能搭,就算不能用了,也能劈了当柴烧,煮甜汤——万物都有自己的用处,不会浪费,这就是‘诸法空相,循环不息’。”

阿瑞斯点头,看着油灯下的支架,突然觉得:这些竹竿、布条、木头,比他的战锤还珍贵——战锤能伤人,而这些东西能护芽,能让穗子长大,能让日子变甜。原来“有用”的定义,从来不是“能赢”,是“能护”;“力量”的定义,从来不是“能毁”,是“能帮”。

第二天一早,孙女儿又跑到田里,蹲在向日葵种子旁,用手摸了摸土:“向日葵会不会已经发芽了呀?”唐僧笑着走过来,摸了摸她的头:“别急,种子要慢慢吸水,慢慢扎根,才能发芽——就像咱们的悟,要慢慢经历,慢慢感受,才能懂,不能急。”

归源境的日子,就在这搭支架、种向日葵、盼发芽的日常里,慢慢往前走。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只有用巧劲守护的暖;没有高深的佛理,只有在缠布条、种种子、等发芽的行动里,悟到的“顺应”“巧劲”“不执”。

甜汤的香又飘了过来,阿婆喊大家回去喝甜汤,众人笑着往回走,孙女儿还在田里,对着向日葵种子小声说着话,兔子陪着她,阳光照着她们的身影,暖得像幅不会褪色的画。归源境的春天,就在这支架的守护里,在这巧劲的悟里,在这日常的暖里,慢慢铺展开来,美好得让人心安。

上一章 第619章 护芽悟慈,顺应为真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21章 拆棚迎阳,顺时悟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