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秋收满仓,分享悟禅
    

归源境的穗子彻底变成金褐色时,晨风吹过田垄,卷起的麦浪里裹着浓郁的麦香,连空气都甜得像掺了归源果干。孙女儿拎着小镰刀跑向田垄,镰刀把上缠着她编的彩绳——这是阿佛洛狄忒教她编的,怕她握不住。“可以割穗啦!”她举着镰刀欢呼,声音里满是盼了许久的雀跃。
众人早已在田边集合,王大叔带着邻村的乡亲们也来了,推着打谷机,扛着麻袋,脸上的笑比阳光还暖。“俺们村的穗子昨天刚收完,今天特意来帮你们!”王大叔拍着阿瑞斯的肩,“你力气大,负责割穗;俺们村的后生力气足,负责把穗子运到晒场;女人们就负责捆穗,分工明确,保准一天收完!”
阿瑞斯早就磨亮了镰刀,刀刃在阳光下闪着光,却没像握战锤那样“紧绷”,而是放松了手腕:“俺会轻着点割,不浪费一粒籽。”他走到最壮实的那株穗前,弯腰、下刀、收穗,动作干脆却轻柔,割下的穗子整整齐齐,没有散落一粒籽——以前在战场挥刀是为了“伤人”,如今握镰是为了“收粮”,同样的力气,却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悟空和八戒负责运穗,悟空把金箍棒横在两个麻袋中间,像挑扁担那样把穗子往晒场运,脚步稳得没让穗子晃掉一粒;八戒则用宽布把穗子裹成捆,扛在肩上,走得比在高老庄扛庄稼时还认真:“俺这肩膀以前扛过妖怪,现在扛穗子,还是扛穗子更踏实,能闻到麦香!”
沙僧和敖丙在晒场忙活着,沙僧用木耙把穗子摊开,摊得均匀又薄,方便晒透;敖丙用冰魄剑在晒场周围划了圈浅沟,沟里注上山泉水:“这样能防老鼠来偷穗子,还能给晒场降温,不让穗子晒得太干掉粒。”哪吒则踩着风火轮在晒场周围巡逻,轮影的暖光扫过穗子,帮着加速干燥,却没让温度太高——他的火再也不是“破敌的利器”,而是“晒粮的帮手”。
阿佛洛狄忒和村里的女人们坐在田垄边捆穗,她的手指以前只戴金戒指、握针线,现在却熟练地用稻草捆着穗子,每捆都扎得松紧适中,既不会散,也不会勒坏穗粒。“以前觉得‘珍贵’是金玫瑰,”她笑着说,“现在才懂,手里的穗捆比金玫瑰珍贵——金玫瑰只能看,穗捆能填饱肚子,能让大家过暖日子,这才是‘真珍贵’。”
孙女儿跟着王大叔的孙女一起,在田垄里捡散落的穗粒,小篮子里很快就装满了。“奶奶说,‘颗粒归仓’,不能浪费一粒籽,”王大叔的孙女把捡来的穗粒倒进麻袋,“这些籽能磨成粉,做归源籽饼,可香了!”孙女儿点头,又跑回田里继续捡:“俺要多捡点,给兔子也尝尝归源籽饼!”
赫尔墨斯没去割穗,也没去运粮,而是背着布信袋跑前跑后,给大家递水递帕子,偶尔还帮着把散落的穗子归拢好。“俺以前送信是‘任务’,”他擦了擦汗,笑着说,“现在帮大家递水,比送信还开心——看着大家一起收穗,一起笑,心里暖得像喝了甜汤。”
中午,阿婆带着女人们在晒场旁支起了灶台,煮了大锅的归源籽粥,还蒸了归源果糕、烤了红薯,香味飘得满场都是。众人围坐在灶台旁,捧着粗瓷碗喝粥,粥里的归源籽软糯香甜,配着烤红薯的焦香,吃得每个人都眉开眼笑。王大叔喝了碗粥,抹了抹嘴:“这粥比去年俺们喝的还香!今年的穗子长得好,籽也饱满,熬出来的粥就是不一样!”
下午,打谷机“轰隆隆”地转了起来,金黄的归源籽从出粮口源源不断地流进麻袋,像流淌的黄金。孙女儿趴在麻袋旁,看着归源籽流进来,眼睛亮得像星星:“好多籽!能做好多归源籽饭、归源籽饼啦!”王大叔的孙子也凑过来,帮着把装满籽的麻袋缝好口:“俺们村的打谷机快吧?今年收的籽,够你们吃一冬天,还能留着明年当种!”
夕阳西下时,最后一袋归源籽也装好了,堆在晒场旁,像座小小的金山。众人坐在金山旁,喝着甜汤,吃着果糕,看着满场的空穗秆,脸上的笑藏都藏不住。阿瑞斯看着麻袋,突然说:“以前在战场,赢了会有战利品,却没像现在这样开心——这些归源籽,是大家一起种、一起护、一起收的,每一粒都藏着大家的心意,比任何战利品都珍贵。”
唐僧走过来,手里拿着个小布包,里面装着刚磨好的归源籽粉:“这是给王大叔和乡亲们的,谢谢你们来帮忙。‘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丰收的喜悦,要大家一起分享才甜;收获的粮食,要大家一起分享才暖——这就是‘分享’的真意,也是‘共生’的禅。”
王大叔接过布包,笑着说:“唐师父太客气了!邻里之间互相帮忙是应该的!俺们也给你们带了些豆子和玉米,放在车上了,以后你们想吃,就去俺们村拿!”乡亲们也纷纷把带来的东西拿出来:有腌菜,有晒干的野菜,还有孩子们编的花环——晒场旁的“分享堆”,很快就堆得像小山,比装满归源籽的麻袋还让人暖心。
孙女儿把自己捡的穗粒磨成的粉,分给了每个孩子:“这是俺捡的籽磨的粉,你们带回家,让娘做饼吃,可香了!”孩子们接过粉,也把自己带来的小玩意儿送给她:有弹弓,有小泥人,还有刚编好的草蚂蚱——孩子们的分享,简单又纯粹,像归源境的日子,没有算计,只有真心。
傍晚,乡亲们要回去了,众人帮着把豆子、玉米搬进屋,又给他们的车上装了些归源籽和归源果酥。“等明年春耕,俺们还来帮你们!”王大叔坐在车上喊,“到时候咱们一起种,一起护,一起等丰收!”赫尔墨斯跑过去,把刚写好的信递给王大叔:“这是给邻村药农的信,谢谢他之前给的草药,让俺们的穗子长得这么好!”
看着乡亲们的车走远,孙女儿突然说:“丰收真好,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比吃归源籽饼还开心!”唐僧摸了摸她的头:“‘分享非损失,是增益’——你分享了粉,得到了朋友的心意;我们分享了籽,得到了乡亲的帮忙;大家分享了喜悦,得到了比粮食更珍贵的‘情’——这就是‘分享’的禅,不是失去,是彼此成全,彼此温暖。”
夜幕降临时,众人把归源籽搬进粮仓,粮仓里很快就堆得满满当当,麦香飘满了整个屋子。八戒摸着鼓鼓的麻袋,笑着说:“今年冬天不用愁吃的了!俺要天天喝归源籽粥,吃归源果酥!”悟空拍着他的肩:“你就知道吃!明年咱们还要种更多的穗子,还要帮邻村收粮,让大家都能吃饱,都能过暖日子!”
唐僧拿起经卷,在空白页上写下:“秋收非仅收粮,是收‘情’;分享非仅予物,是予‘暖’。众人共耕,是‘共生’之缘;邻里互助,是‘慈悲’之真。修行不在‘独得’,在‘共享’——共享丰收的粮,共享喜悦的心,共享日子的暖,便是‘归源’的终极禅意。”
阿佛洛狄忒看着经卷上的字,轻声说:“以前觉得‘神的生活’是高高在上,是金玫瑰和银宫殿;现在才懂,‘真的生活’是和大家一起种粮、一起收粮、一起分享粮,是晒场旁的甜汤,是粮仓里的麦香,是孩子们的笑声——这些‘寻常’的暖,比任何神迹都更让人安心,更让人幸福。”
夜深了,归源境的灯还亮着,粮仓旁的屋子里,众人还在聊着秋收的事,聊着明年的计划,笑声飘出屋子,和着田垄里残留的麦香,暖了整个夜晚。孙女儿趴在阿婆腿上,听着大人们聊天,手里攥着颗归源籽——这是她今天捡的最大的一粒籽,她要留着当明年的种,种出更壮实的穗子,和大家一起分享更多的丰收。
归源境的秋天,在满仓的粮食里,在分享的喜悦里,在共生的暖里,慢慢走向冬天。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有寻常的耕耘与收获,只有简单的分享与互助,却在这些日常里,藏着最真的“禅”,藏着最暖的“归源”——原来,最好的修行,就是和爱的人一起,把日子过暖,把心意传远,让每一粒粮都带着温度,让每一段时光都满是欢喜。
甜汤的香又飘了过来,阿婆给每个人都盛了碗甜汤,甜汤里的归源果干,比往常更甜——因为这甜汤里,藏着丰收的喜悦,藏着分享的温暖,藏着归源境所有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