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711章 雅砻江畔遇陶翁,理塘古村解陶忧

西游笑傲录

第711章 雅砻江畔遇陶翁,理塘古村解陶忧

雅砻江的冬水带着高原的清冽,在晨光里泛着淡蓝,江畔的青稞田早已收割完毕,只剩下枯黄的麦茬,在寒风中轻轻摇曳。取经队伍踏着结了薄霜的田埂前行,阿牛骑着战马走在中间,怀里揣着石鼓古镇渔人们送的鱼干,鱼干的咸香混着高原的冷空气,倒让他精神了不少。林小羽则跟在敖丙身边,手里捧着苏老送的棋谱,偶尔停下脚步,借着晨光翻看几页,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缠着敖丙讲解,敖丙也耐心地一一解答,两人的对话在空旷的田埂上轻轻回荡。

“前面怎么有陶窑的烟?”唐僧忽然停下脚步,望向远方。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雅砻江对岸的山脚下,一缕青烟正从几间土坯房里升起,烟色带着几分焦糊,不似寻常烧窑的烟火。

孙悟空纵身跃到一棵枯树上,极目远眺,只见土坯房前围着几个村民,个个面色焦急,还有一个身穿粗布衣裳的老者,正蹲在窑口,不停地叹气,手里还拿着一块开裂的陶坯。“那边有个陶窑,好像出了问题,俺们去看看!”他说着,从树上跃下,率先朝着江边的木桥走去。

众人过了木桥,走近土坯房,才发现这里是理塘古村。老者见到他们,先是一愣,随即站起身,拱手道:“各位施主是远道而来的吧?我叫扎西,是这村里的陶翁。我们世代靠制陶为生,可最近烧窑总是出问题,陶坯要么开裂,要么烧不透,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没法过日子了。”

“烧窑出问题?”胡青牛走上前,拿起地上的陶坯仔细查看,“这陶坯的泥料很细腻,做工也扎实,按理说不该开裂才是。”

扎西叹了口气,领着众人走进陶窑。窑内还有余热,地上散落着不少开裂的陶器,有的甚至已经碎成了片。“我们用的泥料是雅砻江的河泥,烧窑的柴火是山上的松木,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法子,以前从来没出过问题,可这半个月来,不管怎么试,都烧不好陶器。”

林小羽蹲在地上,拿起一片碎陶片,轻轻摸了摸:“扎西爷爷,会不会是柴火的问题?或者是窑的温度没控制好?”

扎西摇头:“柴火和温度都跟以前一样,没什么变化。村里的人都说,是我们得罪了山神,山神在惩罚我们,可我们每天都去山神庙祭拜,还是没用。”

孙悟空挠了挠头:“什么山神惩罚,都是瞎扯!俺看肯定是有别的原因,俺们帮你一起找找,说不定能发现问题!”

众人跟着扎西在村里查看。村里有十几户人家,大多以制陶为生,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堆着陶坯和柴火,却没人干活,村民们要么蹲在院子里叹气,要么聚在一起议论,脸上满是愁容。一个中年妇女见到扎西,忍不住哭了:“扎西大叔,要是再烧不好陶器,我家娃的学费就凑不齐了,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扎西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着急,这些大师是来帮我们的,肯定能找到问题的。”

众人来到雅砻江边,扎西指着江边的一处泥坑:“这就是我们取泥的地方,河泥细腻,黏性也好,以前烧出来的陶器又结实又好看。”

胡青牛蹲在泥坑边,用手指沾了点河泥,放在鼻尖闻了闻,又尝了尝:“这河泥里好像多了点别的东西,味道有点咸,可能是最近江水的水质变了,影响了泥料的黏性。”

敖丙走到江边,掬起一捧江水,仔细查看:“雅砻江的水源来自雪山,平时水质很干净,可最近可能是雪山上的融水带着矿物质流下来,让江水的盐分增加了,河泥吸收了盐分,烧窑时就容易开裂。”

扎西闻言,脸色一变:“那可怎么办?我们只会用这种河泥制陶,要是不能用了,我们就真的没活路了。”

“别着急,”胡青牛笑着说,“我们可以在泥料里加些草木灰,草木灰能中和河泥里的盐分,还能增加陶坯的韧性,说不定能解决开裂的问题。”

扎西半信半疑:“草木灰真的有用吗?我们以前从来没试过。”

“试试就知道了!”孙悟空自告奋勇,“俺去山上砍些柴,烧些草木灰来!”

哪吒也跟着说:“我跟你一起去,多砍些柴,还能用来烧窑。”

两人拿着斧头,朝着山上走去。敖丙和左冷禅则帮着村民们收集陶坯,准备重新制陶;唐僧和林小羽则留在扎西家,帮着扎西的老伴揉面做饭,安慰焦虑的村民。

孙悟空和哪吒很快就砍了不少柴火回来,在院子里点燃。柴火燃烧后,留下了一堆灰白色的草木灰。胡青牛将草木灰筛细,按照比例加入河泥中,和村民们一起揉泥。揉好的泥料果然比之前更有韧性,捏起来也更顺手。

扎西拿起揉好的泥料,熟练地捏了一个陶罐,放在阳光下晾晒。“要是这次能烧好,我一定好好谢谢你们!”他的眼里满是期待。

次日一早,陶坯已经晾干。众人跟着扎西将陶坯搬进陶窑,用松木点燃柴火。扎西守在窑口,时不时添加柴火,控制着窑内的温度,村民们也都围在窑外,紧张地等待着。

时间一点点过去,窑内的温度越来越高,窑口的烟也从白色变成了青色。到了傍晚,扎西终于熄灭了柴火,让陶窑自然冷却。村民们都不敢离开,坐在窑外,聊着天,盼着明天能有好结果。

唐僧望着满天的繁星,轻声道:“制陶就像人生,需要耐心和细心,一步都不能错。泥料是根基,柴火是助力,温度是关键,少了哪一样,都成不了好陶器。我们西行取经,也像制陶一样,信念是根基,勇气是助力,智慧是关键,只有三者兼备,才能克服困难,到达西天。”

村民们都纷纷点头,一个老人说:“大师说得是!我们以前总想着靠老法子过日子,遇到问题就慌了神,忘了要变通。这次要是能烧好陶器,我们以后也要多尝试新法子,不能再守着老规矩不变了。”

次日一早,陶窑终于冷却。扎西深吸一口气,打开窑门。窑内的陶器个个色泽光亮,没有一丝开裂,比以前烧的还要好。村民们见了,都欢呼起来,围着扎西和众人连连道谢。扎西拿起一个陶罐,激动得热泪盈眶:“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多谢各位大师,要是没有你们,我们就真的没活路了!”

众人跟着村民们在村里庆祝。扎西杀了自家养的鸡,村民们也纷纷拿出家里的好酒好肉,在村里的空地上摆起了宴席。八戒吃得满嘴流油,还拿着一个小陶罐把玩:“这陶罐真好看,要是用来装酒,肯定特别香!”

扎西笑着说:“要是八戒施主喜欢,我就送你一个,以后你可以用它装酒喝。”

八戒高兴得合不拢嘴,赶紧道谢。林小羽则跟着扎西学做陶坯,虽然做得歪歪扭扭,却学得很认真。扎西耐心地教他揉泥、塑形,还说:“小友要是喜欢,以后可以常来,我把所有的制陶手艺都教给你。”

林小羽点点头,眼里满是期待:“谢谢扎西爷爷,以后我一定会来的!”

夜色渐深,雅砻江的流水声在村外回荡,空地上的篝火依旧明亮。敖丙坐在篝火旁,望着远处的雪山,轻声道:“这高原的夜晚真安静,让人心里很平静。”

唐僧点头:“是啊,这世间的美好,往往藏在这些平凡的事物里。村民们靠制陶为生,虽然辛苦,却很快乐;我们西行取经,虽然艰难,却也在过程中收获了温暖和成长。只要我们心怀善念,用心感受,就能发现世间的美好。”

次日一早,众人收拾好行装,准备继续西行。村民们都来送行,扎西送给每人一个亲手制作的陶器,有的是碗,有的是罐,上面还刻着精美的花纹。“这些陶器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希望能陪伴各位大师一路平安。”

众人接过陶器,连连道谢。林小羽抱着扎西送的小陶罐,舍不得放手:“扎西爷爷,我一定会回来学制陶的!”

扎西笑着点头:“好,我等你回来!”

众人挥手告别,渐渐远去。雅砻江的冬水依旧泛着淡蓝,理塘古村的土坯房渐渐消失在视线里。路上,阿牛捧着扎西送的陶罐,笑着说:“这陶罐真结实,等咱们取到真经,我要把它带回家,放在家里当摆设,让乡亲们也看看高原的陶器。”

唐僧望着前方的路,轻声道:“这西行的路,就像制陶的过程,有困难,有挫折,却也有收获和成长。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像制陶时添加的草木灰,看似微小,却能让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坚定。只要我们坚守初心,用心走好每一步,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这世间的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次坚持,都能收获美好。”

众人都沉默着,细细品味着唐僧的话。风一吹,路边的青稞茬轻轻摇曳,像是在为他们送行。取经的队伍继续前行,身影渐渐消失在高原的晨光里,只留下一串脚印,印在结了薄霜的田埂上,朝着西方,朝着希望,一直延伸下去。

上一章 第710章 金沙江畔遇渔人,石鼓古镇解鱼争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712章 怒江支流遇猎户,丙中洛寨解兽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