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八百一十五章 雁门关外忆忠魂 金戈铁马释侠肠
取经队伍离了绝情谷,西行一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腐叶小径变成了黄土古道,风里少了情花的甜腻,多了几分边关的凛冽,连天空都显得格外高远。悟空踩着一块被风蚀的界碑,金箍棒斜倚肩头,火眼金睛扫过远方隐约的关隘:“师父,前面那关看着气派,城墙上的旗帜绣着‘雁门’二字,只是关下人影稀疏,像是刚经历过战事。”
唐僧勒住白龙马,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古道旁散落的箭镞上:“雁门关乃中原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咱们既到了此处,便去关下看看,若有百姓受难,也好尽一份力。取经之路,本就是救苦救难之路,不必急于赶路。”
八戒裹紧了身上的僧袍,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风太硬,吹得俺老猪耳朵都疼。要是关里有客栈,能喝碗热汤,吃块酱肉,就再好不过了——哦不对,师父要吃素,那吃碗素面也行。”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腰间,伸手拂去唐僧肩头的尘土:“二师兄莫急,这关下气氛凝重,咱们还是小心些,先探明情况再入关。”
众人走近关隘,才发现城门紧闭,城墙上的守军手持弓箭,神色警惕。悟空走上前,对着守军拱手道:“俺们是往西天取经的和尚,路过贵关,想入关歇息几日,还望行个方便。”
守军头目探出头,上下打量了悟空一番,又看了看唐僧与身后的哪吒、敖丙,叹了口气:“不是俺们不让你们进,实在是关里不太平。三日前,一群契丹骑兵来犯,虽被打退,却留下不少伤兵,城里的药材都快用完了,百姓们也吓得不敢出门。你们还是快些离开吧,免得遭殃。”
“契丹骑兵?”唐僧眉头微蹙,“施主,那伤兵与百姓们如今如何了?可有地方安置?”
正说着,关里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城门缓缓打开,一个身穿铠甲的将军骑马而出,他面容刚毅,身上还带着血迹,正是镇守雁门关的杨业。看到取经队伍,杨业勒住马,抱拳道:“在下杨业,乃雁门关守将。听闻各位是往西天取经的高僧,若不嫌弃,便随我入关,只是城里条件简陋,还望海涵。”
众人跟着杨业入关,只见城内街道冷清,不少房屋的屋顶被烧得焦黑,几个医官正忙着给伤兵包扎伤口,空气中弥漫着草药与血腥的气味。杨业叹了口气:“契丹骑兵来势汹汹,若不是城中百姓与士兵同心协力,这雁门关怕是早已失守。只是如今药材短缺,伤兵们的伤势难以好转,我正为此发愁。”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晃了晃:“不就是药材吗?俺去山里找找,说不定能找到些止血的草药!”
敖丙也点头道:“我曾在东海龙宫见过不少医书,略懂些医术,或许能帮上忙。”
悟空摸了摸耳朵里的金箍棒:“俺也去!俺的火眼金睛能辨草药,还能帮你们守着关,防止契丹人再来偷袭!”
杨业大喜过望,对着众人拱手道:“多谢各位相助!若是能缓解伤兵的伤势,杨某感激不尽!”
当日午后,悟空与哪吒去山里采药,敖丙则留在城里为伤兵诊治,唐僧与沙僧则帮忙安抚百姓,分发粮食。八戒本想帮忙,却被伤口的血腥气熏得头晕,只好留在杨业的府中,帮忙劈柴挑水。
傍晚时分,悟空与哪吒扛着满满两筐草药回来,敖丙也已为大部分伤兵处理好了伤口。杨业看着忙碌的众人,心中感激,摆下素斋款待他们。席间,杨业说起了雁门关的过往:“这雁门关,历来是中原的屏障,多少将士为了守护这里,埋骨沙场。我杨家世代镇守此处,不求功名,只求能保一方百姓平安。”
唐僧合十道:“将军忠义,贫僧佩服。佛曰‘舍生取义,功德无量’,将军与将士们守护百姓,便是最大的善举。只是战争无情,若能以和为贵,避免生灵涂炭,便是再好不过了。”
杨业点头道:“长老说得是。只是契丹与中原积怨已久,想要和平,谈何容易。我只愿能多守一日,便让百姓多一日安宁。”
正说着,城外忽然传来一阵号角声,守军匆忙来报:“将军!契丹骑兵又来了,这次人数更多,还带着攻城器械!”
杨业脸色一变,起身道:“各位,杨某要去守城,不能再陪各位了!”
悟空纵身跃起,金箍棒一挥:“将军莫急!俺老孙与你一同去!定要让那些契丹人知道,这雁门关不是好惹的!”
哪吒也站起身,火尖枪上的火焰熊熊燃烧:“俺也去!俺的火尖枪,正想尝尝契丹骑兵的厉害!”
众人跟着杨业来到城墙上,只见城外的契丹骑兵黑压压一片,为首的将领手持大刀,厉声喝道:“杨业!今日我定要攻破雁门关,踏平中原!识相的就赶紧投降,不然我屠了全城!”
杨业怒喝一声:“休想!我杨业在一日,就守雁门关一日,绝不投降!”
契丹将领冷笑一声,挥刀下令:“攻城!”
一时间,箭如雨下,攻城锤朝着城门撞去。悟空纵身跃起,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箭雨挡在城外;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朝着攻城锤射去,将攻城锤烧得焦黑;敖丙则抽出长剑,指尖泛着蓝光,一道水墙从城墙上升起,挡住了契丹骑兵的冲锋。
杨业与将士们见状,士气大振,纷纷放箭反击。城内的百姓也拿起武器,涌上城墙,与将士们一同守城。契丹骑兵见久攻不下,士气渐衰,悟空趁机纵身跃到契丹将领面前,金箍棒一挥,将他的大刀打飞,厉声喝道:“还不赶紧退兵,不然俺一棒子砸扁你!”
契丹将领见悟空神通广大,吓得魂飞魄散,连忙下令:“退兵!快退兵!”
契丹骑兵纷纷调转马头,狼狈逃窜。众人见击退了敌军,纷纷欢呼起来。杨业走到悟空面前,抱拳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雁门关今日怕是难保!”
唐僧合十道:“将军不必客气。守护百姓安宁,本是贫僧应做之事。只是契丹骑兵虽退,难保不会再来,咱们还需做好防备。”
杨业点头道:“长老说得是。我已让人加强防守,还派人去附近城池求援,相信很快就能得到支援。”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告别杨业,继续西行。杨业将一把镶嵌着宝石的弯刀送给悟空:“仙长,这把刀乃西域所产,锋利无比,你带着路上用,也好防身。”
城内的百姓也纷纷赶来送行,有的送粮食,有的送草药,将取经队伍的行囊塞得满满当当。唐僧合十道:“多谢将军与各位百姓。贫僧与弟子们定当早日取回真经,普渡众生,不辜负各位的期望。”
悟空、哪吒、敖丙与沙僧也对着众人挥手告别。八戒则一边走一边回头,对着杨业喊道:“杨将军,下次俺老猪再来,你可得给俺准备好酒好菜,让俺好好尝尝中原的美味!”
杨业笑着点头:“一定!一定!”
取经队伍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古道尽头,杨业与百姓们站在雁门关前,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与祝福。风依旧凛冽,却吹不散空气中的暖意;太阳渐渐升起,将雁门关镀上一层金色,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忠义、守护与温暖的故事,在边关的土地上久久流传。而取经队伍的西行之路,也在这金色的阳光中,继续朝着远方延伸,前方或许还有更多的艰难险阻,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雁门关的城墙一般,愈发坚固——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心怀善念,同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抵达不了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