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八百二十一章 华山之巅忆风骨 剑气箫声续侠魂
取经队伍离了西湖,西行三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江南水巷变成了秦岭余脉的险峻山道,风里少了桂香与柔波,多了几分华山的凛冽与苍劲,远远能望见华山论剑台的残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悟空踩着一块突出的崖石,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山间纵横的剑痕:“师父,这山里的剑气相当盛,还藏着股子悲壮劲儿,像是有江湖人在缅怀旧事,崖壁上的剑痕都带着当年的风骨。”
唐僧勒住白龙马,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山道旁“华山”二字的摩崖石刻上:“华山乃武林圣地,昔年五绝论剑便在此处,藏着江湖的根与魂。咱们既到了此处,便去山顶看看,或许能遇着知晓江湖往事的同道,也听听这华山的侠义传说。”
八戒揉着被山风刮得发干的嘴唇,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山路太陡,俺老猪的腿都快打颤了。要是山顶有道观,能喝碗热姜汤,吃块芝麻烧饼,就再好不过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扶住唐僧的胳膊:“师父慢些,这石阶上有积雪,小心滑倒。”
众人沿着“千尺幢”往上攀,越往上走,剑痕越密集,有的深嵌崖壁,有的划碎岩石,仿佛还能听见当年论剑的铮鸣。行至北峰,忽然听到一阵清越的箫声,伴着“唰”的剑响,箫声悲壮,剑气苍凉,竟是《笑傲江湖曲》的调子。循声望去,只见论剑台旁,一个身穿青衫的老者正吹着箫,他须发皆白,眼神却透着几分洒脱,正是华山派的风清扬;而在他身前,一个身穿白衣的青年手持长剑,伴着箫声起舞,剑光如孤鸿,正是令狐冲。
“风老前辈!令狐兄弟!”悟空纵身跳到论剑台,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这儿遇到你们!这《笑傲江湖曲》吹得真够味儿!”
风清扬停下吹箫,对着唐僧合十道:“唐长老远道而来,老夫有失远迎。今日携冲儿来此,是想让他看看当年五绝论剑的痕迹,也悟一悟‘剑在心中,不在手中’的道理。”
令狐冲收了剑,笑着道:“孙兄,唐长老,别来无恙。近来华山派弟子们潜心修行,只是有几个年轻弟子总想着争强好胜,我正愁没法教他们,倒是想请长老给他们讲讲‘不争’的禅理。”
唐僧合十道:“施主客气了。剑理与禅理本是相通,‘不争’并非怯懦,而是明白何为真正的所求。就像这论剑台,当年五绝论剑,争的不是天下第一的名头,而是守护江湖的道义;如今风老前辈与令狐施主在此演剑,传的也不是杀人的技法,而是洒脱的心境。”
正说着,山下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华山派弟子匆忙跑来:“师父!风太师叔!不好了!嵩山派的残余弟子带着一群江湖败类来闹事,说要夺了华山派的掌门之位!”
令狐冲脸色一变:“这些人真是不知悔改!当年嵩山派作恶,已被江湖同道唾弃,如今还敢来华山撒野!”
风清扬眉头微蹙:“冲儿莫急。华山派的剑,从来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守护正义。今日便让他们看看,华山剑法的真谛,不是招式的凌厉,而是心境的坦荡。”
悟空摸了摸耳朵里的金箍棒:“风老前辈放心!俺老孙帮你们收拾他们!让他们知道,华山派不是好惹的!”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晃了晃:“俺也帮你们!俺的火尖枪正想尝尝这些败类的骨头硬不硬!”
众人跟着令狐冲来到华山脚下,只见一群身穿黑衣的人正围在山门前,为首的汉子手持大刀,正是嵩山派的残余头目费彬。费彬见众人到来,冷笑道:“令狐冲!风清扬!今日我便夺了华山派的掌门之位,让你们华山派从此在江湖上除名!”
令狐冲怒喝一声:“费彬!你作恶多端,还不知悔改!今日我便用华山剑法,替江湖同道清理门户!”
说着,他手持长剑,朝着费彬攻去。费彬挥刀抵挡,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风清扬在一旁指点:“冲儿,记住‘无招胜有招’,剑随心动,不要被招式束缚!”
令狐冲闻言,心中顿悟,长剑忽然变得洒脱起来,每一招都透着“行云流水”的意境,很快就将费彬的刀势压制。悟空与哪吒见状,也纵身加入战局,悟空金箍棒一挥,将几个黑衣弟子打飞;哪吒火尖枪一挑,刺穿了一个弟子的刀鞘,将刀挑飞。敖丙则抽出长剑,站在风清扬身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防止有人偷袭。
费彬见大势已去,心中大怒,从怀中取出一把毒镖,朝着令狐冲射去。风清扬眼疾手快,手中的箫一挥,将毒镖打落在地:“费彬,你连下毒的伎俩都用上,也配谈江湖道义?”
费彬脸色惨白,转身就要逃走,却被悟空一棒子打倒在地:“想跑?没那么容易!”
黑衣弟子们见头目被打败,纷纷跪地求饶:“我们再也不敢了!求各位饶了我们!”
令狐冲走到费彬面前,厉声喝道:“今日饶你们一命,若再敢作恶,定不饶你们!”
众人将黑衣弟子们赶走,回到论剑台。风清扬对着取经队伍拱手道:“多谢各位相助。今日若不是你们,华山派怕是要遭一场灾祸。”
唐僧合十道:“风老前辈不必客气。守护正义,不分僧俗,不分仙凡。华山派坚守道义,传递洒脱心境,本就该得到江湖同道的支持。”
当晚,风清扬在华山派的正气堂摆下素宴,款待取经队伍。席间,风清扬与唐僧谈论剑理与禅理,令狐冲则与悟空、哪吒切磋武艺,气氛热闹非凡。风清扬还亲自演示了“独孤九剑”的招式,悟空看得兴起,也舞了一套金箍棒法,两人越谈越投机,竟有相见恨晚之意。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告别华山,继续西行。风清扬将一本《独孤九剑》的剑谱手抄本送给令狐冲,又对着悟空道:“孙仙长神通广大,老夫没有什么能送你的,只是想告诉你,‘力’能破万法,‘心’能胜万物,日后若遇难题,不妨静下心来,或许能找到更好的解决之道。”
令狐冲则将一把“华山玉女剑”送给敖丙:“仙长剑法精妙,这把剑乃华山派的宝物,锋利无比,你带着路上用,也好防身。”
众人谢过风清扬与令狐冲,继续西行。风清扬与令狐冲站在论剑台旁,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与祝福。箫声再次响起,《笑傲江湖曲》的调子在华山山间回荡,伴着剑光的残影,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洒脱、正义与传承的故事,在武林圣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最前,指尖佛珠缓缓转动:“悟空,你看风老前辈与令狐施主,他们手中有剑,心中却无执念;身处江湖,却能保持洒脱。这便是‘侠’的最高境界——不被名利束缚,不被仇恨困扰,只凭本心做事,只凭道义前行。”
悟空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金箍棒越重,神通越大,就越厉害;现在才明白,像风老前辈这样,心中无剑,却能胜过有剑,才是真正的厉害!”
敖丙轻抚手中的华山玉女剑,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论剑台,历经千年风雨,却依旧能映照出江湖的道义;这华山剑法,传了一代又一代,传的不仅是招式,更是心境。咱们取经,也是为了传递这份‘洒脱’与‘正义’,让天下苍生都能不被执念困扰,不被苦难束缚,过上真正安宁的生活。”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剑理禅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打坏人,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华山派送的芝麻烧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烧饼真好吃!要是前面还有这样的武林圣地,俺还想多讨些烧饼呢!”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一定会顺利抵达西天,取回真经的。”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愈发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传递“洒脱”与“正义”的侠魂,让世间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都能沐浴在自由与温暖之中,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