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八三八章 荒漠迷途逢故人 破庙智斗夺魂幡
出华山地界时,风渐渐带上了沙砾的粗粝,原本葱郁的林木换成了稀疏的骆驼刺,脚下的青石路也被黄沙覆盖,一脚踩下去便陷出半寸深的坑。悟空眯起眼睛,火眼金睛穿透漫天黄沙,只见远处天地相接处隐约有一道黑线,却辨不清是城镇还是沙丘。“师父,这荒漠怕是比流沙河还难熬。”他转身道,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俺老孙去前面探探路,你们在此等候。”
唐僧勒住白龙马,僧袍已沾了不少沙尘,却仍面色平静:“悟空小心,此地名曰‘鸣沙荒漠’,我曾在经书中见过记载,据说常有风沙迷途,还需留意。”八戒早没了之前的兴致,耷拉着耳朵坐在行李上:“这鬼地方连棵遮阴的树都没有,俺老猪的皮都快被晒裂了!要是能有口井水喝就好了。”沙僧默默取出水袋,递到八戒面前:“二师兄,省着点喝,后面还不知要走多久。”
哪吒把玩着火尖枪,枪尖火星在风沙中明明灭灭:“这点风沙算什么?当年我在东海闹海,巨浪比这凶险百倍。只是这荒漠太过空旷,若有妖精偷袭,倒不好防备。”敖丙则望着远处的黑线,银甲上的沙尘被他周身淡淡的水汽拂去:“那黑线或许是商队留下的痕迹,我们跟着走,或许能找到水源。”
悟空驾着筋斗云向前飞去,不过半柱香的功夫便折返回来,脸上却带着几分讶异:“前面十里处有座破庙,庙里竟有炊烟,还隐约能闻到酒肉香。只是那地方妖气不重,倒像是有凡人在此歇脚。”
“有庙?”唐僧眼中闪过一丝喜色,“既是庙宇,想必有善信供奉,我们且去看看,也好借宿一晚,避开夜间风沙。”
众人跟着悟空向破庙走去,越靠近庙门,酒肉香便越浓,还夹杂着丝竹之声。走到庙前才发现,这庙名为“伏龙庙”,匾额早已腐朽不堪,庙门半掩着,里面隐约传来男女嬉笑之声。令狐冲眉头一皱:“寻常庙宇皆是清净之地,怎会如此喧闹?怕是有蹊跷。”
悟空推开门,只见庙院内摆着几张桌椅,几个身穿锦袍的汉子正搂着女子饮酒作乐,桌上还放着不少金银珠宝。为首的汉子见有人进来,顿时沉下脸:“哪来的野和尚?敢闯爷爷的地盘!”
“你这汉子倒蛮横。”悟空冷笑一声,“此乃佛门之地,你竟敢在此饮酒作乐,亵渎神明,就不怕遭天谴吗?”
汉子闻言大笑:“天谴?爷爷我就是天!这鸣沙荒漠里,还没人敢管我的闲事!我乃‘夺魂帮’帮主史松,识相的就赶紧滚,否则别怪爷爷不客气!”
“史松?”令狐冲忽然开口,“我曾听盈盈说过,这夺魂帮在鸣沙荒漠中作恶多端,专门劫掠商队,还掳掠女子,没想到今日竟在这里遇到了。”
史松见令狐冲认识自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既然知道爷爷的名号,还不赶紧跪下求饶?否则我让你们尝尝‘夺魂幡’的厉害!”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面黑色的幡旗,幡面上画着狰狞的鬼面,还隐约有黑气缭绕。
悟空火眼金睛一扫,发现那幡旗上附着不少冤魂,正是被史松害死的商队之人。“好个歹毒的妖物!竟敢用冤魂修炼邪术!”悟空怒喝一声,金箍棒向史松砸去。史松急忙举起夺魂幡,幡面上黑气涌动,化作一只鬼爪向悟空抓去。
“雕虫小技!”悟空金箍棒一挥,打散鬼爪,纵身跃起,一棒向史松头顶砸去。史松哪里是悟空的对手,只一招便被打倒在地,夺魂幡也掉落在地。其他汉子见状,纷纷抽出兵器冲上来,却被哪吒和敖丙拦住。哪吒火尖枪一挥,烈火瞬间将两个汉子的衣服点燃,吓得他们连连惨叫。敖丙则手持三尖两刃刀,身形如电,转眼间就将剩下的汉子制服。
那些女子见恶人被擒,纷纷跪地求饶:“各位英雄饶命!我们都是被史松掳来的,并非自愿!”
唐僧走上前,温声道:“施主不必害怕,我们乃东土大唐取经僧人,定会救你们脱离苦海。只是不知,你们可知这鸣沙荒漠中哪里有水源?我们的水已所剩无几。”
其中一个女子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回大师的话,向西走五十里有一处‘月牙泉’,那里的水清甜可口,只是泉边常有马贼出没,还需小心。”
史松趴在地上,忽然狞笑起来:“你们别得意!我大哥‘翻江鼠’吴天正在月牙泉等着商队,他手里有十面夺魂幡,比我厉害百倍!你们去了也是送死!”
悟空一脚踩在史松背上:“你这泼贼,还敢威胁俺老孙!今日若不废了你的修为,难解心头之恨!”他说着,手中用力,史松顿时惨叫一声,体内真气消散,再也无法作恶。
令狐冲道:“那吴天我也有所耳闻,据说他的夺魂幡能操控冤魂,寻常武林人士根本不是对手。我们若要去月牙泉,还需多加小心。”
唐僧合十道:“冤魂皆是可怜之人,我们既要取水,也该超度他们,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悟空,你且将史松关押起来,我们休整片刻,便向月牙泉出发。”
众人在破庙中歇了半个时辰,给白龙马添了些草料,又给那些女子分发了干粮和水,便带着史松向月牙泉走去。刚走了约莫三十里,天色忽然暗了下来,狂风卷着黄沙呼啸而至,能见度不足三尺。“不好,是黑沙暴!”敖丙脸色一变,“快找地方躲避!”
众人四处张望,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山洞,急忙躲了进去。山洞不大,却也能遮风挡雨。悟空点燃火把,只见洞壁上刻着不少壁画,画的竟是当年大禹治水的场景。“这洞倒有些来历。”悟空摸着壁画,“说不定是上古时期留下的。”
唐僧望着壁画,忽然轻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只为救万民于水火。我们取经之路虽难,却也不及他当年艰辛。若能早日取得真经,普度众生,也算不负此行。”
令狐冲点点头:“大师说得是。以前我总觉得江湖恩怨最大,如今才明白,比起天下苍生的福祉,个人的恩怨情仇实在微不足道。”
哪吒把玩着火尖枪,若有所思:“我当年闹海,只知逞一时之快,却没想过会给百姓带来灾难。如今跟着你们取经,才算明白‘责任’二字的分量。”
黑沙暴足足刮了一个时辰才停歇,众人走出山洞,只见外面黄沙遍地,原本的脚印早已被掩埋。敖丙走到洞外,闭目感应片刻:“月牙泉在西南方向,我们跟着我走。”
又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看到了月牙泉——那泉形似月牙,水色清澈,周围长满了芦苇,与周围的荒漠形成鲜明对比。泉边果然有几顶帐篷,几个手持兵器的汉子正守在帐篷外,正是吴天的手下。
“看来史松没说谎。”悟空道,“俺老孙去会会那吴天,你们在此等候。”
“等等。”令狐冲拦住悟空,“那夺魂幡能操控冤魂,硬拼怕是会伤及无辜。不如我们用计,先将他的夺魂幡毁掉。”
众人商议片刻,决定由八戒假扮成商队首领,带着沙僧和几个被救的女子去见吴天,假意投降,趁机夺取夺魂幡;悟空、哪吒、敖丙和令狐冲则埋伏在帐篷周围,伺机而动。
八戒换上锦袍,故意装出一副谄媚的样子,带着沙僧和女子们来到帐篷前:“兄弟们,俺乃‘通海商队’的首领,听说吴帮主在此,特来献上薄礼,希望能借路通行。”
守在帐篷外的汉子见八戒出手阔绰,便将他们领进帐篷。帐篷内,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正坐在虎皮椅上饮酒,正是吴天。吴天见八戒送来不少金银珠宝,顿时眉开眼笑:“还是你识相!不过要借路,还需留下这几个女子,再交出一半货物!”
八戒心中暗骂,脸上却依旧堆着笑:“吴帮主说得是!只是俺有一事相求,听说帮主的夺魂幡威力无穷,俺想见识见识,也好开开眼界。”
吴天闻言,顿时得意起来:“既然你想看,爷爷就让你开开眼!”他从怀中取出十面夺魂幡,刚要挥舞,忽然觉得后颈一凉——沙僧的降妖宝杖已抵住了他的咽喉。
“吴帮主,别动!”沙僧冷声道,“若是敢耍花样,别怪我不客气!”
吴天顿时慌了神:“你们……你们是何人?竟敢算计爷爷!”
“我们是来取你狗命的人!”悟空等人从帐篷外走了进来,悟空金箍棒一挥,将桌上的酒杯砸得粉碎,“你这恶贼,用冤魂修炼邪术,害死了多少无辜百姓,今日俺老孙定要为他们报仇!”
吴天见状,忽然从怀中取出一枚信号弹,向空中一抛。片刻后,帐篷外传来一阵马蹄声,数百个手持兵器的马贼冲了进来,将众人团团围住。“想杀爷爷?没那么容易!”吴天狞笑道,“今日就让你们尝尝被冤魂吞噬的滋味!”他说着,挥舞起夺魂幡,幡面上黑气涌动,无数冤魂从幡中飞出,向众人扑去。
“不好!”令狐冲急忙拔出锈剑,独孤九剑的“破气式”使出,剑光一闪,将迎面而来的冤魂打散。哪吒火尖枪一挥,烈火熊熊燃烧,将冤魂烧得惨叫连连。敖丙则周身水汽涌动,化作一道水墙,将冤魂挡在外面。
悟空纵身跃起,金箍棒向吴天砸去。吴天急忙举起夺魂幡抵挡,却哪里是悟空的对手,只听“咔嚓”一声,夺魂幡被金箍棒砸断,幡面上的黑气瞬间消散,冤魂也化作点点白光,向空中飘去。
“我的幡!”吴天惨叫一声,想要逃跑,却被悟空一棒打倒在地。马贼们见首领被擒,夺魂幡也被毁掉,顿时乱作一团,纷纷扔下兵器跪地求饶。
悟空走到吴天面前,金箍棒抵住他的咽喉:“你这恶贼,可知罪?”
吴天吓得连连磕头:“上仙饶命!我知错了!我再也不敢作恶了!”
唐僧走上前,合十道:“悟空,他虽作恶多端,却也罪不至死。不如废了他的武功,将他交给当地官府处置,也好让他改过自新。”
悟空点点头,手中金箍棒一挥,吴天顿时惨叫一声,体内真气消散。众人将马贼们捆绑起来,又将被掳掠的女子和商队财物归还,商队众人纷纷跪地道谢。
夕阳西下,月牙泉边的芦苇被染成了金色。众人坐在泉边,喝着清甜的泉水,疲惫顿时消散了不少。八戒捧着水瓢,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这水比高老庄的井水还好喝!俺老猪能喝三大瓢!”
令狐冲望着泉水,忽然笑道:“今日能除了吴天,也算为民除害。只是这鸣沙荒漠依旧凶险,我们明日还需早些出发,争取早日走出荒漠。”
唐僧道:“今日之事,也让我明白了‘人心之恶,甚于妖魔’。那史松、吴天本是凡人,却因贪念而作恶,比那些妖精更难对付。我们取经之路,不仅要降妖除魔,更要度化人心,方能真正普度众生。”
哪吒若有所思:“大师说得是。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打败强大的对手,就是英雄。如今才明白,能化解人心的恶念,才是真正的功德。”
敖丙也点头道:“就像这月牙泉,虽身处荒漠,却能保持清澈,不为黄沙所染。人心若是能如这泉水一般,坚守本心,便不会被贪念所惑。”
夜色渐深,鸣沙荒漠的星空格外璀璨,银河清晰可见。众人在泉边搭起帐篷,八戒倒头就睡,很快就打起了呼噜。悟空靠在帐篷边,望着星空,忽然想起了花果山的猴子猴孙,嘴角露出一丝微笑。令狐冲则坐在泉边,取出锈剑,借着月光轻轻擦拭,剑身上的寒光映着他的眼眸,满是坚定。
第二天一早,众人收拾好行李,与商队告别后,便继续向西而行。走在鸣沙荒漠中,阳光虽依旧刺眼,却没人再抱怨。因为他们知道,每走出一步,就离西天更近一步;每化解一次危难,就离普度众生的目标更近一步。
悟空走在最前,金箍棒扛在肩上,忽然回头笑道:“前面就是荒漠的尽头了!过了前面的山口,就是‘河西走廊’,那里有不少城镇,我们可以好好休整一番!”
众人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加快了脚步。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将身影拉得很长,在鸣沙荒漠中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渐渐被风沙掩埋,却也成为了这段取经之路中,又一段难忘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