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八四八章 天竺边境遇梵僧 古刹暗破摄魂咒
天竺边境的晨雾总带着股檀香的清润,当悟空等人踏着露水滴落的草地走出葱岭时,眼前的景致骤然换了模样——成片的菩提树林立在山道两侧,枝叶间挂着经幡,风一吹便发出“哗啦啦”的声响,远处的村落里传来梵音唱诵,混着牛铃的叮当声,透着几分祥和。八戒深吸一口带着草木气息的空气,忍不住感慨:“这地方可比葱岭舒服多了!俺老猪的骨头都快酥了!”
唐僧勒住白龙马,目光落在前方一座古朴的石塔上,塔身上刻满了梵文,塔顶的鎏金在晨光下泛着微光。“那是天竺的‘阿育王塔’,传说塔下藏着佛陀的舍利。我们且去塔旁的古刹歇脚,顺便向寺中僧人打探真经的下落。”
刚走到古刹门口,就见一个身披红色袈裟的梵僧站在台阶上,他手持锡杖,额间点着朱砂痣,眼神平和而深邃。梵僧见到众人,双手合十,用流利的汉话说道:“远方的取经人,贫僧鸠摩智,在此等候多时了。”
“鸠摩智?”令狐冲心中一动,他曾听任盈盈提起过,这位吐蕃高僧武功高强,尤擅“火焰刀”与“小无相功”,只是早年过于执着武学,曾在中原江湖引起不少风波。
悟空火眼金睛在鸠摩智身上扫了一圈,见他周身气息平和,没有半分戾气,便笑道:“原来是鸠摩智大师!俺老孙听说你武功高强,今日得见,倒想切磋切磋!”
鸠摩智笑着摇头:“孙上仙神通广大,贫僧自愧不如。此次前来,是想提醒各位,前方的‘枯荣古刹’近日不太平,寺中僧人被一股邪术所困,恐怕会对取经人不利。”
唐僧合十道:“多谢大师提醒。我等取经途中,遇困必解,遇难必救,这枯荣古刹的危难,我们定当相助。”
鸠摩智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唐大师心怀慈悲,实乃苍生之福。那枯荣古刹的主持与贫僧有旧,贫僧愿与各位同行,助各位一臂之力。”
众人欣然应允,跟着鸠摩智向枯荣古刹走去。古刹坐落在一座山坳中,山门紧闭,门上的铜环生了锈,门前的石阶上落满了枯叶,透着几分荒凉。悟空上前推了推山门,却发现门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挡住,根本推不开。“这门后有古怪!”他眉头一皱,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就要砸向山门。
“不可!”鸠摩智急忙拦住他,“这山门被‘摄魂咒’所封,强行破解会伤及寺内被困的僧人。此咒需用梵音心经化解,贫僧与唐大师一同诵经,或许能破了这咒语。”
唐僧点点头,与鸠摩智并肩站在山门前,两人同时闭上双眼,口中默念梵音心经。随着经文的念诵,一道金色的光芒从两人身上散发出来,缓缓融入山门。片刻后,山门“吱呀”一声打开,一股阴冷的气息从寺内扑面而来,与外面的祥和截然不同。
走进寺内,只见庭院中的菩提树叶都已枯萎,地上散落着法器的碎片,几个僧人倒在廊下,双目紧闭,面色苍白,仿佛失去了魂魄。鸠摩智蹲下身,手指搭在一个僧人的脉搏上,眉头渐渐皱起:“他们的魂魄被人用‘摄魂咒’抽离,困在了寺后的‘万魂窟’中。若不及时解救,三日之后,他们便会魂飞魄散。”
悟空闻言,怒火中烧:“是谁这么大胆,竟敢在佛门圣地施展邪术!俺老孙这就去万魂窟,把那妖人揪出来!”
“孙上仙且慢!”鸠摩智道,“那万魂窟内布满了咒符,需先找到咒符的阵眼才能进入。据贫僧所知,阵眼藏在古刹的‘藏经阁’中,由一个身穿黑袍的妖人看守。”
众人来到藏经阁前,果然见一个黑袍人坐在阁内的蒲团上,他手中拿着一串骷髅头念珠,口中念念有词,周身缠绕着黑色的雾气。黑袍人听到脚步声,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中闪烁着诡异的红光:“没想到竟有不怕死的,敢闯我的地盘!”
“你这妖人,竟敢用摄魂咒残害僧人,今日俺老孙定要废了你!”悟空怒喝一声,纵身跃起,金箍棒向黑袍人砸去。黑袍人却不慌不忙,手中念珠一挥,一道黑色的气墙挡住了金箍棒,气墙上的骷髅头发出凄厉的尖叫,听得人心头发麻。
鸠摩智见状,锡杖一点地面,口中默念咒语,一道金色的“火焰刀”从指尖射出,向黑袍人劈去。黑袍人侧身避开,手中念珠再次挥动,无数黑色的锁链从气墙中飞出,向众人缠绕而去。
令狐冲手持锈剑,独孤九剑的“破索式”使出,剑光一闪,将锁链斩断。“这锁链带着邪气,被缠住会被吸走内力!”他提醒道。
敖丙周身水汽涌动,化作一道水墙挡在众人身前,黑色锁链碰到水墙,顿时发出“滋滋”的声响,渐渐融化。哪吒则燃起一团烈火,向黑袍人烧去,烈火穿过气墙,将黑袍人的衣角点燃。
黑袍人见势不妙,从怀中取出一个黑色的陶罐,打开罐盖,一股浓郁的黑气从中涌出,化作一个巨大的骷髅头,向众人扑来。“这是我的‘万魂煞’,今日就让你们尝尝魂魄被吞噬的滋味!”
唐僧急忙取出念珠,口中念诵《大悲咒》,念珠发出一道强烈的金光,照亮了整个藏经阁。金光落在骷髅头上,骷髅头发出一阵凄厉的惨叫,渐渐消散。“妖人,你的邪术在佛光面前,不堪一击!”唐僧沉声道。
悟空趁机纵身跃起,金箍棒全力向黑袍人砸去,“砰”的一声巨响,黑袍人被砸倒在地,口中喷出一口黑血。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鸠摩智用锡杖抵住了咽喉:“说!万魂窟的阵眼在哪里?你为何要残害寺中僧人?”
黑袍人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断断续续地说道:“我……我是‘黑教’的弟子,奉命在此修炼‘摄魂大法’,需要用僧人的魂魄来提升功力……阵眼就在藏经阁的佛像底座下……”
众人按照黑袍人所说,在佛像底座下找到了阵眼——一块刻满咒符的黑色石头。鸠摩智取出一把桃木剑,蘸着朱砂,在石头上刻下梵文符咒,随着符咒的完成,阵眼发出一阵白光,寺内的阴冷气息渐渐消散。
“快走!万魂窟的咒符已破,我们去解救僧人的魂魄!”鸠摩智说着,带领众人向寺后走去。万魂窟位于一座山洞中,洞内布满了发光的苔藓,无数透明的魂魄被困在一个个水晶罩中,正虚弱地闪烁着光芒。
鸠摩智与唐僧并肩站在洞窟中央,两人同时念诵《往生咒》,金色的佛光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笼罩住所有水晶罩。随着经文的念诵,水晶罩渐渐融化,魂魄化作一道道白光,向古刹的方向飞去。
当众人走出万魂窟时,夕阳正缓缓落下,将菩提树叶染成了金色。古刹内的僧人都已苏醒,他们围在众人身边,双手合十,口中念着“阿弥陀佛”。枯荣古刹的主持走到唐僧面前,递给他一本用梵文写就的经书:“唐大师,这是贫僧珍藏的《金刚经》梵文版,或许对各位求取真经有所帮助。”
唐僧接过经书,郑重地道:“多谢主持大师。我等取经归来,定会将真经传阅天下,普度众生。”
次日清晨,众人与鸠摩智、寺内僧人告别后,继续向西而行。走在菩提树林间,风穿过枝叶,将经幡吹得猎猎作响。八戒一边走,一边摸着肚子:“不知道前面有没有好吃的,俺老猪还没尝过天竺的美食呢!”
沙僧道:“二师兄,我们是来取经的,不是来寻食的。不过听说天竺的‘咖喱饭’很有特色,或许我们能有机会尝尝。”
令狐冲望着远处的雪山,若有所思:“这一路过来,我们遇到了不少江湖侠士和佛门高人,也见识了各种各样的邪术与阴谋。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总能化险为夷。”
唐僧轻声道:“令狐施主说得极是。取经之路,亦是修心之路。每一次化解危难,都是对我们本心的考验;每一次帮助他人,都是对慈悲的践行。就像这菩提树叶,虽历经风雨,却始终保持着翠绿,因为它的根深深扎在土壤中,正如我们的信仰,深深扎根在心中。”
鸠摩智的话语忽然在众人耳边响起(他昨日以传音入密留下赠言):“武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而取经的最高境界,是‘不困于难,风霜雨雪皆可为道’。各位心怀信仰,前路虽远,终可抵达。”
悟空扛着金箍棒,走在最前,忽然回头笑道:“前面就是天竺的都城了!俺老孙已经能看到大雷音寺的金顶了!”
众人闻言,都露出了笑容。他们知道,这段在天竺边境与枯荣古刹的经历,将会成为取经之路中又一段难忘的回忆。而前方的路,虽然依旧有未知的挑战,但他们心中的信仰愈发坚定——因为他们明白,取经不仅是为了求取真经,更是为了在途中坚守本心,传递慈悲,让每一步都走得有意义。
菩提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为他们送行。众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道尽头,只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在天竺的土地上,见证着这段跨越仙、人、侠、僧的取经传奇,也向着心中的大雷音寺,向着最终的信仰,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