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九二零章 湘西苗寨驱蛊妖 侠骨丹心护苗人
季冬的湘西苗寨笼罩在薄雾之中,吊脚楼依山而建,廊檐下悬挂的五彩蜡染随风轻晃,苗女们捶打蓝靛的“咚咚”声与芦笙的悠扬旋律交织,火塘里的柴火噼啪作响,烤得腊肉泛着油光,偶有银饰碰撞的清脆声响从寨巷深处传来,一派充满民族风情的静谧景象。悟空等人踩着青石板走进苗寨,八戒望着吊脚楼外晾晒的糍粑,忍不住咂嘴:“这苗寨的糍粑看着就糯!要是能蘸点蜂蜜,再喝碗甜酒,那才叫舒坦!”
唐僧却望着寨后山泛着诡异绿光的蛊坛,神色渐渐凝重——近日,苗寨的“蛊婆谷”附近频频发生怪事:苗医配制的草药一夜之间变得腥臭腐烂,储存的蛊虫莫名暴毙;更有苗人在深夜祭祀时被“蛊影”缠绕,醒来后浑身无力,连最基础的蛊术都无法施展,已有数十名苗人因恐惧不敢靠近蛊婆谷,往日热闹的祭祀广场变得冷清起来。当地的老蛊婆传言,这是“千年蛊妖”在作祟,它以蛊虫的精气与苗人的灵力为食,借山谷的湿气兴风作浪,妄图独占整个苗寨的蛊术秘方,若不及时阻止,不仅苗人们将失去赖以生存的蛊医技艺,湘西传承数百年的苗族文化也将彻底断绝。
“八戒,苗寨的静谧背后藏着苗人的苦难,”唐僧的声音穿透薄雾,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此行不仅是为了领略苗族风情,更是为了查明怪事真相,铲除蛊妖,还苗人们一片安宁的生活之地。真经的慈悲,从来不是对异文化的漠视,而是在危难中守护族群的传承,让千年的苗韵不被妖邪玷污。”
敖丙周身萦绕的水汽与山谷的潮气相融,他望向蛊婆谷的方向,指尖凝结的水珠映出淡淡的妖气:“我已感知到,蛊婆谷深处的‘蛊魂洞’中蕴含着浓烈的妖气,与老蛊婆描述的蛊妖气息相符。那里蛊坛林立,阴气郁结,是蛊妖借蛊虫精气修炼的绝佳之地。另外,我还感知到洞中有微弱的人气,想必是被蛊妖困住的苗人,他们的灵力很可能已被蛊妖吸食大半。”
正说着,一位身穿绣花苗服、头戴银饰的老妇匆匆走来,她鬓发染霜,手中握着一只铜制蛊铃,见到众人便急切地抓住唐僧的衣袖:“各位可是从远方来的英雄?老身是这苗寨的蛊婆,姓石。寨里已有十多个后生被‘蛊影’缠上,连祖传的‘蛊经’都被妖气污染,再这样下去,我们湘西苗人就要断了传承!求各位英雄救救苗寨,救救这些靠蛊术为生的人!”
令狐冲上前扶住老蛊婆,温和道:“石婆婆放心,我们正是为此而来。你可知最近蛊婆谷附近可有什么异常?比如蛊虫的异动或是奇怪的声响?”
石婆婆回忆道:“有!每到子时,蛊婆谷就会传来‘嗡嗡’的虫鸣声,比万蛊齐鸣还吓人!有次我带着徒弟去查看,看到一只巨大的蛊虫从蛊坛中爬出,虫身化作利爪,一下就抓伤了徒弟的手臂!我们拼死将徒弟救下,可他醒来后,体内灵力尽失,连最简单的驱虫咒都念不出来了!”
众人商议妥当,由石婆婆带领苗人在苗寨外围搭建竹栅栏,将艾草、硫磺与驱蛊草药混合后点燃,借烟火暂时驱散妖气与毒虫;悟空、哪吒、敖丙潜入蛊魂洞,寻找蛊妖的踪迹;令狐冲与任盈盈则假扮拜访的中原客人,在苗寨中学习蛊术基础,引诱蛊妖现身,随时支援洞中的三人;程灵素留在苗寨的医舍,为浑身无力的苗人诊治,并研制能恢复灵力的草药;唐僧则在苗寨的祭祀广场诵经,用佛光净化蛊虫的灵气,为众人提供支援。
当日子夜,苗寨的雾气突然变得浓稠,蛊婆谷方向传来“嗡嗡”的虫鸣声,无数只泛着绿光的蛊虫从山谷中飞出,向苗寨蔓延。“蛊妖现身了!”悟空纵身跃起,金箍棒一挥,将袭来的蛊虫打散,落在地上的蛊虫竟瞬间化为黑水。蛊魂洞的入口被蛊坛封堵的石门突然打开,一只由无数蛊虫凝聚而成的怪物从洞中爬出——那便是千年蛊妖,它的本体是一只巨大的金蚕蛊,周身缠绕着无数细小的毒虫,虫身能喷射剧毒的汁液,口中能吐出黑色的蛊雾,胸口镶嵌着一颗暗绿色的“蛊核”,正是它储存蛊虫精气与妖力的核心。
“外来者,竟敢坏我的好事!”蛊妖的声音如同虫鸣交织,挥动虫爪向悟空砸去。悟空侧身躲避,金箍棒重重砸在蛊妖的虫身本体上,毒虫飞溅。哪吒火尖枪一挥,燃起熊熊烈火,火焰顺着毒虫蔓延,向蛊妖的蛊核烧去。烈火与毒虫碰撞,发出“滋滋”的声响,蛊妖身上的毒虫被烧得焦黑,动作渐渐迟缓下来。
敖丙周身水汽涌动,化作一道道带着驱蛊草药气息的水箭(水中融入程灵素提前配制的驱虫草药汁),射向蛊妖的蛊核:“用草药水削弱它的妖力,克制毒虫滋生!”蛊妖见状,急忙操控周围的毒虫形成虫盾,挡住了水箭,同时张开大嘴,向敖丙喷出一团黑色的蛊雾。令狐冲与任盈盈及时赶到,令狐冲手中锈剑出鞘,剑光劈开蛊雾,剑势中带着独孤九剑“破毒式”的精准,将袭来的毒虫尽数挑落;任盈盈则取出特制的“驱蛊符”,贴在蛊妖的虫身上,符纸金光一闪,蛊妖身上的毒虫瞬间消散大半。
程灵素从医舍赶来,提着一桶熬好的“解蛊汤”,向蛊妖泼去:“这汤能化解蛊毒,大家快趁机攻击!”解蛊汤落在蛊妖身上,黑色的蛊雾瞬间消散,剧毒的汁液也渐渐失去毒性。蛊妖接触到解蛊汤,身上的妖气渐渐消散,蛊核也开始出现裂痕。“该结束了!”悟空抓住机会,纵身跃起,金箍棒上缠绕着唐僧诵经的佛光,全力向蛊妖的蛊核砸去。“砰”的一声巨响,蛊核碎裂,蛊妖发出一阵凄厉的嘶吼,身体渐渐化作无数只普通的蛊虫,消散在山谷之中。
随着蛊妖的灭亡,腐烂的草药重新焕发生机,暴毙的蛊虫恢复活力,被困在蛊魂洞中的苗人也被成功解救。他们在程灵素的诊治下,浑身无力的症状渐渐消退,重新拿起了蛊铃与草药。石婆婆捧着修复完好的“蛊经”,激动得热泪盈眶:“多谢各位英雄!是你们守护了苗寨的蛊术,救了我们苗人的生计!以后你们就是苗寨的永久贵宾,永远欢迎你们回来!”
当晚,苗寨举办了热闹的庆功宴,苗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将刚烤好的腊肉、酿好的甜酒端到众人面前,香气与烟火的暖意交织。石婆婆为众人献上一套精致的银饰,银饰上刻着苗族图腾,银光闪闪如月光,高声道:“各位英雄,这套银饰代表着湘西苗人的心意!你们的侠义之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唐僧望着眼前灯下配制草药的苗人,轻声道:“蛊术本是守护族群的智慧,却被妖邪用来掠夺精气;苗医本是治愈病痛的仁术,却险些因魔障而蒙尘。佛法的智慧,江湖的侠义,最终都要回归到‘守护’二字——守护这片孕育文化的土地,守护这些心怀仁善的苗人,守护每一份独一无二的民族传承。”
程灵素点头道:“医者的使命,不仅是治疗身体的伤痛,更是治愈心灵的绝望。今日我们铲除了蛊妖,不仅让苗人们重获蛊术的能力,更让他们重拾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这比任何药物都更能滋养人心。”
令狐冲望着篝火旁吹奏芦笙的苗人,忽然笑道:“我曾以为江湖只有中原的刀光剑影,今日见这苗寨的蛊术与歌舞,才知天地间处处皆是江湖。若日后有机会,倒想再来苗寨,跟着石婆婆学些基础的驱虫术,也尝尝任姑娘亲手酿的甜酒。”任盈盈闻言,眼中泛起温柔的笑意,轻轻握住他的手:“好啊,下次来,我们一起跟着苗人学跳芦笙舞。”
次日清晨,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湘西苗寨,苗人们重新点燃火塘,捶打蓝靛的“咚咚”声与芦笙的旋律再次在苗寨回荡。众人辞别石婆婆与苗人们,准备继续西行。苗人们纷纷捧着自己制作的蜡染、银饰赶来送行,银饰碰撞的清脆声响在空气中回荡。悟空接过那套银饰,笑着说:“这银饰俺老孙收下了!等下次苗年节时,俺还要来这儿,跟你们比一比——你们用蛊术驱虫,俺用金箍棒赶虫,看谁的手段更厉害!”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风从湘西苗寨吹来,带着蜡染的清香与苗人的祝福,拂过每个人的脸颊。他们知道,这段守护苗寨的经历,将会成为取经传奇中一段独特的回忆。而前方的路,无论遇到多少挑战,只要坚守初心,同心协力,就能守护好每一片土地,每一个心怀传承的族群,让正义与慈悲的光芒,永远照耀着世间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