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941章 洛阳城中寻旧梦 琴箫和鸣忆江湖

西游笑傲录

西游笑傲录·第九百四十一章 洛阳城中寻旧梦 琴箫和鸣忆江湖

取经队伍离了华山思过崖,西行两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苍劲险峰变成了洛阳城的繁华街巷,风里少了剑刃的凛冽,多了几分市井的烟火与丝竹的悠扬,远远能望见朱漆门楼间悬挂的灯笼,街角的酒旗在微风中轻晃,透着“九朝古都”特有的厚重与温婉。悟空踩着一块被马蹄磨得光滑的青石板,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巷口说书人的茶桌:“师父,这城里的气场又暖又稠,藏着岁月的旧梦,却也裹着点怅然的意味,像是有人在酒楼里弹着旧曲,琴音里带着江湖的念想,倒有几分‘故人重逢’的盼头。”

唐僧勒住白龙马,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巷口一块斑驳的木牌上——木牌上“绿竹巷”三个字虽褪色,却依旧能辨出当年的雅致,正是昔年任盈盈隐居之地。“洛阳乃笑傲江湖的故事旧地,令狐冲与任盈盈曾在此以琴箫和鸣,定下终身之约。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入城寻访,一来感受这古都的烟火气,二来若能遇着懂琴箫、知江湖的人,听一段旧年故事,也是取经路上的闲趣。”

八戒嗅着空气中飘来的羊肉汤香气,咽了咽口水:“师父说得是!俺老猪早就听说洛阳的羊肉汤、牡丹饼有名,要是能找家老字号,喝碗热汤、吃块甜饼,再听段说书,那才叫舒坦——当然,要是有酱肘子就更好了,不过素的也成。”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拂去唐僧肩头的落尘:“师父,这洛阳城街巷纵横,咱们先找家客栈安顿下来,再慢慢寻访不迟,免得走散了。”

众人沿着街巷往里走,越往城深处,丝竹声越清晰,街角的胭脂铺、字画坊鳞次栉比,酒楼上的猜拳声与戏楼里的唱段交织在一起,满是人间烟火。行至绿竹巷口,只见巷内一间素雅的竹楼前,挂着一块“琴箫小筑”的木牌,楼前的石桌上放着一把古琴、一支玉箫,一个身穿素白长裙的女子正坐在桌前调弦,她眉眼温婉,指尖轻捻琴弦,正是任盈盈的后人——任疏影;而在她身旁,一个身穿青衫的男子手持玉箫,正轻声和着琴音,竟是令狐冲的传人——凌箫客,两人是江湖上闻名的“琴箫侠侣”,近年隐居洛阳,以琴箫会友。

“任姑娘!凌兄!”悟空一眼认出石桌上的琴箫,纵身跳到竹楼前,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绿竹巷遇到你们!这琴箫和鸣的声儿,比当年在黑木崖听的《笑傲江湖曲》还动人!”

任疏影停下调弦的手,抬头看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孙仙长,唐长老,你们怎么会来洛阳?我与凌郎在此隐居,许久没见过像你们这样带着江湖气的客人了。”

凌箫客也放下玉箫,笑着拱手:“长老与各位仙长西行取经,一路辛苦。今日能在此相遇,实乃缘分。快请进,我泡了洛阳特产的牡丹茶,正好与各位品品。”

众人跟着两人走进竹楼,楼内陈设雅致,墙上挂着一幅《笑傲江湖图》,画中令狐冲与任盈盈正于月下琴箫和鸣。任疏影为众人斟上牡丹茶,茶汤清亮,透着淡淡的花香:“这绿竹巷还是先祖任盈盈当年居住的地方,我与凌郎接手后,只是简单修葺,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每到月圆之夜,我们便会在此弹奏《笑傲江湖曲》,像是在与先祖对话。”

唐僧合十道:“姑娘与凌施主有心了。所谓‘江湖’,从来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像这样,将故人的念想、美好的故事,一代代传承下去。这琴箫声里,藏着的是江湖的温柔,是岁月的深情。”

正说着,巷口忽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小厮匆忙跑来:“任姑娘!不好了!城西‘金刀门’的人来了,说要请您去府上弹曲,若是不去,就要拆了这琴箫小筑!”

任疏影脸色微沉:“这金刀门的门主王虎,素来霸道,前几日就派人来请过,我以‘只与知己弹琴’为由拒绝了,没想到他们竟这么蛮横!”

凌箫客握紧手中的玉箫,眼中闪过一丝怒意:“他们是想借请琴之名,炫耀自己的权势,根本不懂琴箫中的江湖意。今日我定要让他们知道,不是什么人都配听《笑傲江湖曲》!”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晃了晃:“凌兄莫急!俺去会会他们!要是他们敢撒野,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金刀,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金箍棒正好试试他们的金刀硬不硬!”

众人跟着任疏影来到巷口,只见十几个身穿黑衣的汉子手持金刀,气势汹汹地站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他腰间佩着一把镶金的大刀,正是金刀门门主王虎。

“任姑娘,给你最后一次机会,跟我回府弹曲,不然我就拆了你的竹楼,让你在洛阳无立足之地!”王虎厉声喝道,金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任疏影上前一步,语气平静:“王门主,琴箫之道,讲究‘知音’二字。你不懂江湖意,不悟琴箫情,就算我去了,你也听不出其中滋味。不如就此作罢,免得伤了和气。”

“作罢?”王虎眼中闪过一丝戾气,“你一个小女子,竟敢给脸不要脸!兄弟们,给我上,拆了这竹楼!”

黑衣人们举着金刀冲上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黑衣人打飞;哪吒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朝着王虎射去,逼得他连连后退。敖丙则在巷口布下一道水阵,挡住了黑衣人的冲锋,防止他们靠近竹楼。

凌箫客也取出玉箫,指尖一弹,箫声陡然变得凌厉,如剑刃出鞘,直刺黑衣人的耳膜,让他们头晕目眩;任疏影则趁机拨动琴弦,琴音如流水般缠绕住黑衣人,让他们动作迟缓。

王虎见手下们纷纷中招,心中大怒,从怀中取出一把暗器,朝着任疏影射去。悟空眼疾手快,金箍棒一挥,将暗器打落在地:“卑鄙小人!竟敢用暗器伤人!”

说着,悟空纵身跃到王虎面前,金箍棒一挑,将他的金刀打飞,然后一棒子将他打倒在地:“还不赶紧认错,不然俺一棒子砸扁你!”

王虎趴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却依旧嘴硬:“我乃金刀门门主,凭什么向你们认错!”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王虎,你还不认错!”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锦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来,竟是洛阳城的乡绅柳先生——他早年曾受令狐冲与任盈盈的恩惠,一直感念江湖恩情,今日听闻金刀门闹事,特意赶来阻止。“任姑娘乃江湖侠女之后,你怎能如此无礼!快给任姑娘道歉,不然我便联合洛阳城的商户,让你金刀门在洛阳无法立足!”

王虎见柳先生出面,又听闻众人的厉害,终于服软,对着任疏影拱手道:“任姑娘,是我不对,我不该强人所难,还请你原谅我。”

任疏影叹了口气:“罢了,只要你日后不再仗势欺人,懂得尊重他人,今日之事我便不追究了。”

王虎连忙带着手下们狼狈逃窜。柳先生对着取经队伍拱手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任姑娘怕是要遭难了。”

唐僧合十道:“柳先生不必客气。江湖之事,本就该互相扶持。任姑娘与凌施主以琴箫传承江湖温柔,这份心意,值得守护。”

当晚,任疏影与凌箫客在竹楼摆下宴席,款待取经队伍。宴席间,任疏影弹奏了《笑傲江湖曲》,凌箫客则以玉箫相和,琴箫和鸣,声动洛阳,引得巷内邻居纷纷驻足倾听;柳先生也带来了洛阳的特产,如牡丹饼、羊肉汤,让众人品尝。

任疏影取出一本《笑傲江湖曲谱》手抄本,感慨道:“这曲谱是先祖任盈盈传下来的,上面还留着她与令狐冲前辈的批注。他们当年在洛阳定下终身,后来携手闯荡江湖,平定纷争,留下了许多佳话。我与凌郎也想像他们一样,以琴箫传递江湖的温柔,让更多人知道,江湖不只有打打杀杀,还有深情与善意。”

凌箫客也点头道:“长老说得对,所谓‘江湖’,从来不是权势与武力的较量,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对美好事物的守护。就像这《笑傲江湖曲》,无论过多少年,只要有人弹奏,就能让人想起那份洒脱与深情。”

唐僧点头道:“姑娘与凌施主所言极是。所谓‘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故人的善意、美好的品质,融入自己的生活,一代代传递下去。这琴箫声里,藏着的是江湖的魂,是人间的暖。”

次日清晨,众人准备告别洛阳,继续西行。任疏影将那本《笑傲江湖曲谱》手抄本送给唐僧:“长老,这曲谱送给你。取经路上若是疲惫了,便拿出来看看,或许能让你想起江湖的温柔,多几分洒脱与从容。”

凌箫客则给悟空送了一支玉箫:“孙仙长神通广大,却也有洒脱的性子,这支玉箫送给你。闲暇时吹吹,或许能让你更懂琴箫中的江湖意。”

柳先生与巷内邻居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牡丹饼、羊肉干,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要是下次再来洛阳,我们请你喝最地道的羊肉汤!”

众人谢过任疏影、凌箫客、柳先生与邻居们,继续西行。任疏影与凌箫客站在绿竹巷口,以琴箫和鸣为众人送行,琴箫声里满是祝福;柳先生与邻居们也挥手告别,眼中满是不舍。阳光洒在洛阳城的街巷上,将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琴箫声在巷内久久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江湖、深情与传承的故事,在这座九朝古都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洛阳城外的古道上,指尖捻着《笑傲江湖曲谱》:“悟空,你看任姑娘与凌施主,以琴箫传承江湖温柔,柳先生以善意守护故人之念,这份‘传承’的心意,才是江湖的真义。这世间的‘江湖’,从来不是打打杀杀的战场,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温暖,是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守护——就像咱们取经,也是在传承‘普渡众生’的善意,让这份温暖传遍天下。”

悟空握紧手中的玉箫,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能打跑妖怪、赢了对手就是江湖,现在才明白,像任姑娘他们这样,用琴箫传递深情,用善意温暖他人,才是真正的‘江湖’!俺老孙以后也要学学这玉箫,说不定能吹出不一样的调调!”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笑傲江湖曲》,历经岁月却依旧动人,只因它藏着人间的深情;咱们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相遇,每一次相助,也都是在传递这份深情。这世间的‘美好’,从来不是转瞬即逝的烟火,而是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中,慢慢变得更加温暖。”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琴箫江湖,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做善事,用善意温暖他人,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牡丹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牡丹饼真甜!要是前面的地方都像洛阳这样,有好吃的,有好听的,还有好人,俺就满足了!”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传承善意,传递温暖,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洛阳城的琴箫声般愈发温暖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传递“江湖的温柔”与“人间的深情”,让世间的每一个人、每一寸土地,都能沐浴在温暖与善意之中——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

上一章 第940章 思过崖前勘过往 剑冢石上悟初心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942章 武当山麓承道韵 太极剑下悟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