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九百五十一章 嵩山绝顶辨忠奸 古刹钟声醒迷魂
取经队伍离了华山,西行四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险峻峰峦变成了嵩山的苍茫山道,风里少了剑气的清越,多了几分古刹的肃穆与权谋的沉郁,远远能望见云雾间矗立的嵩阳书院,书院外的旗杆上飘着“嵩山派”的旗帜,透着几分威严,却也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凝滞。悟空踩着一块被岁月磨平的石阶,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书院方向:“师父,这山里的气场又沉又杂,藏着忠直的正气,也裹着点私欲的阴霾,像是有人在殿内争论权柄,言语里带着‘忠奸难辨’的纠结,倒有几分‘以心明志’的意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龙马踏过沾着落叶的山道,温顺地低嘶一声。他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山门前“嵩山”二字的古朴石刻上——石刻旁还留着“嵩岳雄峙”的题字,是昔年嵩山派掌门左冷禅主持刻下,如今却蒙着一层灰。“嵩山乃笑傲江湖中五岳剑派的盟主之地,昔年左冷禅曾欲以权谋掌控五岳,却终因私欲败露;而陆柏、费彬等长老虽助纣为虐,却也有弟子坚守正道。如今嵩山派内部分为‘守正’与‘循旧’两派,正为掌门之位争论不休。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入山一访,一来感受这古刹的肃穆,二来若能在纷争中悟得‘辨忠’真义,也是取经路上的一桩修行。”
八戒揉着被山风刮得发紧的脸颊,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嵩山的山道比华山还绕,走得俺老猪头晕。要是寺里有热乎的胡辣汤,再有点油香的葱油饼,俺倒也乐意陪师父多待几日——当然,能少听点吵架声就更好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扶着唐僧的胳膊:“师父,这嵩山多岔路,有些地方还藏着暗哨,咱们跟着山道上的佛灯标记走,莫要误入禁地。”
众人沿着佛灯标记往上走,越靠近嵩阳书院,空气中的肃杀之气越浓,伴着弟子们的争执声与兵器碰撞的闷响,在山间回荡。行至书院前的广场,只见一个身穿青灰长袍的男子正挡在殿门前,他手持长剑,神色坚定,眉宇间透着一股忠直之气,正是嵩山派“守正”派的领头人——陆柏的后人陆清垣,他自幼受先辈教训,立志洗清家族污点,坚守正道;而在他身旁,一个身穿素白长衫的女子手持账簿,正与“循旧”派弟子争论,她眉目清明,语气沉稳,竟是笑傲江湖中“衡山派”刘正风的后人刘轻烟,她早年受陆清垣所邀,来嵩山协助整理门派账目,揭露“循旧”派的贪腐之举。
“陆兄!刘姑娘!”悟空一眼认出刘轻烟手中的账簿——封面上的“嵩山收支”四字盖着衡山派的印章,纵身跳到广场上,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嵩山遇到你们!这护殿的架势有股子‘忠直不屈’的味道,比当年在黑木崖见的权力争斗,可坦荡多了!”
陆清垣收剑而立,对着唐僧拱手道:“唐长老远道而来,陆某有失远迎。近来总在殿门守护,一来是为了阻止‘循旧’派夺权,二来也是想让弟子们明白,门派传承靠的不是权谋,而是忠直与正义。”
刘轻烟也收起账簿,笑着道:“孙兄,唐长老,这嵩山的妙处,正在于‘辨忠’二字。先祖刘正风曾说,‘人心难测,却可从行事辨忠奸;权位诱人,却能以初心定方向’。我与陆兄在此坚守,也是想以事实引导弟子,莫被私欲蒙蔽,莫让权欲毁了门派。”
唐僧合十道:“陆施主与刘姑娘所言极是。所谓‘辨忠’,从来不是靠言语标榜,而是在纷争中看行事,在诱惑中看本心。就像这嵩阳书院,虽曾被权谋玷污,却依旧有忠直之人守护——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少走弯路。”
正说着,一个“守正”派弟子匆忙从殿内跑来,神色慌张:“陆师兄!不好了!‘循旧’派的赵长老带着人来了,说要强行接管掌门印,还说要是你们不肯退让,就烧了书院的藏经阁,诬陷咱们勾结魔教!”
陆清垣脸色微沉,却依旧平静:“这些人真是执迷不悟!掌门印乃门派信物,理当传给心怀正义之人,岂是他们能靠胁迫夺取的?只是他们若烧了藏经阁,嵩山派的百年传承怕是要断了。”
刘轻烟也蹙起眉头:“这赵长老本是左冷禅的余党,一直觊觎掌门之位,暗中侵吞门派财产,今日敢明火执仗,定是仗着拉拢了几个外门长老,以为咱们势单力薄。”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陆兄莫急!俺去会会他们!要是他们敢撒野,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兵器,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火眼金睛能辨谎言,定能帮着揭穿他们的阴谋,让这群宵小之辈无处遁形!”
众人跟着陆清垣来到藏经阁前,果然见十几个身穿黑色长袍的弟子手持火把,气势汹汹地站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满脸皱纹的老者,他手持拐杖,眼神阴鸷,正是“循旧”派的赵长老赵鹤龄。
“陆清垣!识相的就把掌门印交出来!不然我就烧了这藏经阁,再奏请五岳剑派,说你勾结魔教,背叛师门!”赵鹤龄厉声喝道,拐杖在地上一顿,身后的弟子们纷纷举起火把,对着藏经阁的木门。
陆清垣上前一步,语气坚定:“赵长老,掌门印需经全派弟子公选,岂是你能私夺的?你暗中侵吞门派财产的账目,刘姑娘已整理清楚,若你肯收手,我便不追究你的过错;但你若敢烧藏经阁,便是与整个嵩山派为敌!”
“与我为敌?”赵鹤龄眼中闪过一丝戾气,“你一个毛头小子,也配跟我谈规矩!兄弟们,给我上,先烧了藏经阁,再把这小子抓起来!”
黑衣弟子们举着火把冲上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弟子打飞,同时火眼金睛扫过赵鹤龄的神色,厉声喝道:“这老东西眼神闪烁,定是怕账目曝光!刘姑娘,快把账目拿出来,让大家看看他的真面目!”
刘轻烟立刻举起账簿,高声念道:“去年三月,赵鹤龄私吞门派赈灾银五百两;五月,挪用修缮藏经阁的款项三百两,用于购置私宅……”
弟子们闻言纷纷哗然,几个原本跟着赵鹤龄的外门长老也面露犹豫,悄悄退到一旁。哪吒趁机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射向弟子们手中的火把,火把瞬间被烧断,火星落在地上,被沙僧用降妖宝杖轻轻一压,便熄了。
陆清垣也取出长剑,动作沉稳如岳,剑尖轻轻一点,便将一个黑衣弟子的手腕挑伤,却不伤及要害;刘轻烟则手持账簿,配合陆清垣,将账目扔给围观的弟子,让他们传阅,真相渐渐清晰。
赵鹤龄见手下们纷纷动摇,阴谋败露,心中大怒,从怀中掏出一把毒针,朝着陆清垣射去:“陆清垣,给我去死!”
悟空眼疾手快,金箍棒一挥,将毒针打落在地,同时纵身跃到赵鹤龄面前,金箍棒一挑,将他掀翻在地,然后一棒子压在他的背上:“还不赶紧认错!不然俺一棒子砸扁你!”
赵鹤龄趴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却依旧嘴硬:“我乃嵩山长老,凭什么向你一个外人认错!”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赵鹤龄,你还不认错!”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灰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来,竟是嵩山派的退隐长老——左冷禅的师弟左明远,他早年因不满左冷禅的权谋,隐居后山,今日听闻门派内乱,特意赶来阻止。“清垣心怀正义,以守正为念,你却以权谋私,欲毁藏经阁,简直是嵩山派的叛徒!快给清垣和全派弟子道歉,不然我便以门规废了你的武功,将你逐出山门!”
赵鹤龄见左明远出面,又听闻众弟子的指责,终于服软,对着陆清垣与众人拱手道:“陆贤侄,各位弟子,是我不对,我不该贪赃枉法,争夺权位,还请你们原谅我。”
陆清垣叹了口气:“罢了,只要你日后归还侵吞的财产,协助修缮藏经阁,懂得‘忠直守正’的道理,今日之事我便不追究了。嵩山派的传承,靠的不是权位,而是每一个弟子的初心——你若能改过,依旧是嵩山的一份子。”
赵鹤龄连忙点头,带着手下们狼狈离去,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对着陆清垣拱手:“多谢陆贤侄宽宏大量,我赵鹤龄日后定痛改前非,守护门派。”
左明远对着取经队伍拱手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嵩山派怕是要陷入内乱,藏经阁也难保。”
唐僧合十道:“左长老不必客气。所谓‘辨忠’,便是守护正义,明辨是非,咱们守护嵩山,也是守护这份忠直与传承。陆施主与刘姑娘以行动传递辨忠之道,这份心意,值得守护。”
当晚,陆清垣在嵩阳书院的“守正堂”摆下宴席,款待取经队伍与“守正”派弟子。宴席间,陆清垣取出陆柏当年用过的长剑,剑身虽有锈迹,却依旧透着一丝悔悟的意味:“这把剑是先祖陆柏传下来的,他当年助左冷禅作恶,晚年却悔恨不已,将剑留给后人,叮嘱‘莫学我之糊涂,要守本心之忠直’。我与刘姑娘也想像先祖悔悟般,以行动洗清污点,让嵩山派回归‘以剑济世’的初心。”
刘轻烟也取出一本《嵩山派规补注》,轻轻翻开,书页上还留着刘正风与陆清垣的批注:“这派规里补注的不只是条款,更是辨忠的道理。就像‘不贪赃、不弄权’这一条,看似简单,却需在每一次诱惑中坚守——人心如镜,蒙尘易,擦亮难,唯有常省己身,才能明辨忠奸。”
唐僧拿起派规,指尖拂过书页上的批注,轻声道:“陆施主与刘姑娘所言极是。所谓‘辨忠’,从来不是靠他人评判,而是靠自己的行动证明。就像这嵩山的古刹,无论历经多少风雨,始终以钟声警醒世人,只因它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
次日清晨,陆清垣召集全派弟子,举行掌门公选,他以“守正”之心与“辨忠”之能,全票当选嵩山派新掌门。当选后,他第一件事便是将刘轻烟整理的账目公之于众,归还侵吞的财产,着手修缮藏经阁,嵩山派渐渐恢复了往日的肃穆与正气。
众人准备告别嵩山,继续西行。陆清垣将一本《嵩山守正要义》手抄本送给唐僧:“长老,这手抄本记载了先祖的悔悟与弟子们的守正心得,取经路上若是遇到忠奸难辨的纷争,或许能让你想起‘以行动辨忠奸’的道理,多几分明辨是非的智慧。”
刘轻烟则给悟空送了一把嵩山短剑:“孙仙长神通广大,且心怀正义,这把短剑送给你。它虽不如金箍棒威力大,却能提醒你我,‘辨忠’的真谛不是靠武力分辨,而是靠本心明悟。”
嵩山派的弟子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嵩山小吃与清茶,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有你爱吃的胡辣汤料包和葱油饼,要是下次再来嵩山,我们请你吃最地道的嵩山宴席!”
众人谢过陆清垣、刘轻烟、左明远与嵩山弟子们,继续西行。陆清垣与刘轻烟站在嵩阳书院前,望着他们的背影,手中的长剑与短剑轻轻颤动。朝阳从东方升起,将嵩山的峰峦染成金色,古刹的钟声在山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辨忠、守正与明悟本心的故事,在这座五岳盟主之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嵩山脚下的古道上,指尖捻着《嵩山守正要义》手抄本:“悟空,你看陆施主与刘姑娘,以行动传递辨忠之道,以忠直守护门派传承,这份‘明辨忠奸’的心境,才是修行的真义。这世间的‘迷障’,大多源于私欲与谎言,若能像嵩山古刹的钟声般,常警醒、常省己,便能在纷扰中明辨是非——就像咱们取经,也是在‘辨忠’中践行‘普渡众生’的初心,让这份善意传遍天下。”
悟空握紧手中的嵩山短剑,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看着凶的就是坏人,看着善的就是好人,现在才明白,像陆施主这样,用行动守正,用真心辨忠,才是真正的‘明悟’!俺老孙以后再也不随便给人贴标签了,多看看行事,多想想本心,莫让表象迷了眼!”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嵩山的古刹钟声,无论风雨如何阻隔,始终能警醒世人,只因它坚守自己的使命;咱们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磨难,每一次明辨是非,也都是在‘辨忠’中传递善意。这世间的‘智慧’,从来不是靠神通获取,而是靠本心的明悟与对正义的坚守,在纷扰中守护众生。”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辨忠’大道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拆阴谋,不被谎言骗到,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嵩山弟子送的葱油饼,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葱油饼真够味!要是前面的地方都像嵩山这样,能让人分清好坏,还有好吃的,俺就满足了!”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明辨忠奸、坚守正义,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更凶险的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更复杂的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嵩山的古刹钟声般愈发清晰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在“辨忠”中明悟本心,在“守正”中传递温暖——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