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953章 武当山巅承道韵 太极圆融悟无争

西游笑傲录

西游笑傲录·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当山巅承道韵 太极圆融悟无争

取经队伍离了衡山,西行六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清幽竹径变成了武当山的蜿蜒石阶,风里少了琴韵的清越,多了几分道乐的空灵与松香的沉静,远远能望见云雾间矗立的紫霄宫,宫前的太极图在日光下泛着柔和光晕,透着“武当派”特有的道韵与圆融。悟空踩着一块被香火熏染的青石板,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殿前练拳的道士:“师父,这山里的气场又柔又正,藏着道家的无为,也裹着点守护的坚韧,像是有人在殿后推演太极,气息里带着‘无争自安’的通透,倒有几分‘以道养心’的意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龙马踏过覆着松针的石阶,鼻息间呼出的白雾与山间云气交织。他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山门前“武当”二字的苍劲石刻上——石刻旁还留着“太极生两仪”的题字,是昔年张三丰真人留下的道韵印记。“武当乃笑傲江湖中道家武学的圣地,张三丰真人创太极剑法与太极拳,以‘以柔克刚’为要义,虽历经朝代更迭,却始终坚守‘道法自然,与世无争’的初心。如今武当派每岁举办‘太极会’,只为传承这份圆融无争的道韵。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入山一访,一来感受这道家圣地的沉静,二来若能在太极间悟得‘无争’真义,也是取经路上的一桩修行。”

八戒揉着被山风刮得发僵的脸颊,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武当的石阶比衡山还长,爬得俺老猪腰都酸了。要是观里有热乎的武当斋饭,再有点软糯的茯苓糕,俺倒也乐意陪师父多待几日——当然,能多歇会儿就更好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扶着唐僧的胳膊:“师父,这武当多陡坡,有些地方需扶着栏杆走,咱们慢些挪,莫要滑倒。”

众人循着道乐前行,越靠近紫霄宫,空气中的道韵越浓,伴着道士们的诵经声与太极推手的轻响,在山间回荡。行至“太极广场”前,只见一个身穿素色道袍的男子正带领弟子演练太极拳,他身形沉稳,动作圆融,每一招都似流水般自然,正是武当派现任掌门——张三丰的后人张玄清;而在他身旁,一个身穿青布道裙的女子手持拂尘,正为弟子们讲解“太极圆融”的奥义,她眉目淡然,语气平和,竟是笑傲江湖中“武当七侠”莫声谷的后人莫清瑶,她自幼在武当修行,精通太极剑法与道家典籍,是张玄清的得力助手,专司传承道韵。

“张掌门!莫道长!”悟空一眼认出莫清瑶手中的拂尘——拂尘柄上的“武当”二字与当年在华山见的道家器物同源,纵身跳到广场上,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武当遇到你们!这太极练得有股子‘圆融无争’的味道,比当年在嵩山见的权力争斗,可舒心多了!”

张玄清收拳而立,对着唐僧拱手道:“唐长老远道而来,张某有失远迎。近来总在广场传授太极,一来是为了承袭先祖道统,二来也是想让弟子们明白,武学并非争强好胜之术,而是以道养心、无争自安的法门。”

莫清瑶也收起拂尘,轻声道:“孙兄,唐长老,这武当的妙处,正在于‘无争’二字。先祖张三丰曾说,‘太极者,圆融也,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我与张掌门在此修行,也是想以道韵引导弟子,莫被名利困扰,莫让戾气遮了本心。”

唐僧合十道:“张施主与莫道长所言极是。所谓‘无争’,从来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在纷扰中守本心,在竞争中存圆融。就像这太极图,阴阳相生却不冲突,刚柔并济却不对立——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少走歧路。”

正说着,一个武当弟子匆忙从山下跑来,神色慌张:“掌门!不好了!山下‘黑虎帮’的人来了,说要搅乱咱们的‘太极会’,还说要是咱们不肯交出太极剑谱,就砸了紫霄宫的太极图,烧了观里的藏经阁!”

张玄清脸色微沉,却依旧平静:“这些人真是不解道韵!太极剑谱乃道家至宝,记载的是‘以柔克刚’的道理,岂是用来争强好胜的?只是他们若在宫前闹事,恐会惊扰香客,毁了圣地清净。”

莫清瑶也蹙起眉头:“这黑虎帮近来在武当山下劫掠香客,还强占百姓的田地,今日敢来挑衅,定是仗着新练的‘黑虎拳’,以为咱们道家弟子不愿动武。”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张掌门莫急!俺去会会他们!要是他们敢撒野,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兵器,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火眼金睛能辨招式破绽,定能帮着破了他们的黑虎拳,让这群宵小之辈知难而退!”

众人跟着张玄清下山,行至武当山麓的“遇真宫”前,果然见十几个身穿黑衣的汉子手持铁棍,气势汹汹地站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他腰间佩着一把大刀,正是黑虎帮帮主周熊。

“张玄清!别躲在观里装清高!今日我来,就是要你交出太极剑谱!要是你们输了,就给我磕三个头,再把观里的香火钱全交出来!”周熊厉声喝道,大刀在日光下泛着寒光,身后的帮众们也纷纷举起铁棍,对着遇真宫的宫门比划。

张玄清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周帮主,太极剑谱乃道家传承之物,你若真心想修心,张某愿为你讲解道家典籍;但你若只为掠夺而来,便请回吧——这武当的道韵,不是你能亵渎的,更不是你能用来威胁他人的工具。”

“回?”周熊眼中闪过一丝戾气,“你一个老道,也敢跟我谈道韵!兄弟们,给我上,先砸了这太极图,逼他们交出剑谱!”

黑衣汉子们举着铁棍冲上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汉子打飞,同时火眼金睛扫过他们的“黑虎拳”招式,厉声喝道:“这拳法刚猛有余却柔韧不足,腰间是破绽!敖丙,用水劲攻他们腰间!”

敖丙立刻引动山间的溪流,水流凝聚成柔劲,朝着冲上来的汉子腰间推去,汉子们顿时重心不稳,纷纷摔倒在地。哪吒趁机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射向周熊的大刀,刀身瞬间被烧得通红,周熊吓得连忙松手,大刀“哐当”一声落在地上。

张玄清也取出太极剑,动作圆融如流水,剑尖轻轻一点,便将一个汉子的铁棍挑飞,却不伤及要害;莫清瑶则手持拂尘,配合张玄清,拂尘丝划过汉子的手腕,让他们手中的铁棍纷纷落地,却不施加重创。

周熊见手下们纷纷被俘,兵器也被夺了,心中大怒,从怀中掏出一把毒粉,朝着张玄清撒去:“张玄清,给我去死!”

悟空眼疾手快,金箍棒一挥,将毒粉打落在地,同时纵身跃到周熊面前,金箍棒一挑,将他掀翻在地,然后一棒子压在他的背上:“还不赶紧认错!不然俺一棒子砸扁你!”

周熊趴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却依旧嘴硬:“我乃黑虎帮帮主,凭什么向你们这些老道认错!”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周熊,你还不认错!”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灰袍的老道拄着拐杖走来,竟是武当派的退隐长老——宋远桥的后人宋云鹤,他早年潜心修行太极,隐居武当后山,今日听闻黑虎帮闹事,特意赶来阻止。“张掌门以道韵传太极,守武当圣地,你竟敢在此撒毒粉、毁太极图,简直是逆天而行!快给张掌门和武当弟子道歉,不然我便以太极剑法废了你的武功,将你逐出武当山!”

周熊见宋云鹤出面,又听闻太极剑法的威名,终于服软,对着张玄清拱手道:“张掌门,是我不对,我不该冒犯武当,还请你原谅我。”

张玄清叹了口气:“罢了,只要你日后不再劫掠香客,归还百姓的田地,懂得‘圆融无争’的道理,今日之事我便不追究了。这道家的智慧,不是靠武力获取的,而是靠内心的沉静与对自然的敬畏——你若能静下心来修习太极基础,或许能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无争。”

周熊连忙点头,带着手下们狼狈离去,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对着张玄清拱手:“多谢张掌门宽宏大量,我周熊日后定改邪归正,不再作恶!”

宋云鹤对着取经队伍拱手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太极会’怕是要被搅乱,武当的太极图也难保。”

唐僧合十道:“宋长老不必客气。道家与佛家虽教义不同,却都讲求‘守本心、护众生’,咱们守护武当,也是守护这份道韵与无争。张施主与莫道长以太极传递无争之道,这份心意,值得守护。”

当晚,张玄清在武当派的“紫霄殿”摆下斋宴,款待取经队伍与前来参加“太极会”的道家同道。宴席间,张玄清取出张三丰当年用过的太极剑,剑身虽无锋芒,却依旧透着圆融的道韵:“这把剑是先祖张三丰传下来的,他当年用这把剑演练太极,以‘以柔克刚’化解无数纷争,却从未以剑伤人。他常说,‘剑为器,道为魂,魂正则器正,魂清则器清’。我与清瑶也想像他一样,以太极传递道韵,让江湖多几分圆融,少几分争斗。”

莫清瑶也取出一本《武当太极要义》,轻轻翻开,书页上还留着张三丰与武当七侠的批注:“这要义里记载的不只是太极招式,更是道家的无争智慧。就像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看似是武学技巧,实则讲究‘不与强者硬抗,不与弱者相争’,让人在修习中明白,无争不是懦弱,而是以智慧守护本心。”

唐僧拿起要义,指尖拂过书页上的批注,轻声道:“张施主与莫道长所言极是。所谓‘无争’,从来不是逃避纷争,而是以圆融之心化解矛盾,以智慧之道守护安宁。就像这武当的太极图,阴阳轮转却始终平衡,只因它遵循自然的规律——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

次日清晨,“太极会”如期举行,张玄清邀请悟空与唐僧作为“道韵见证者”。太极广场上,张玄清演练太极拳,莫清瑶配合演练太极剑,刚柔相济间满是圆融道韵;台下,宋云鹤与道家同道们静坐观礼,偶尔交流太极心得,气氛沉静而祥和。

太极会结束后,众人准备告别武当,继续西行。张玄清将一本《太极推手浅释》手抄本送给敖丙:“敖仙长精通水术,水之柔与太极之柔相通,这本浅释送给你。太极推手讲究‘以柔克刚’,或许能在你日后御敌时帮上忙。”

莫清瑶则给唐僧送了一块刻着“圆融”二字的玉佩:“长老,这玉佩是用武当的暖玉制成,能安神定气,也能提醒你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莫被争斗困住,莫忘无争初心。”

武当派的道士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武当斋点与清茶,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有你爱吃的茯苓糕和武当酥,要是下次再来武当,我们请你吃最地道的武当斋宴!”

众人谢过张玄清、莫清瑶、宋云鹤与武当道士们,继续西行。张玄清与莫清瑶站在紫霄宫前,以太极推手的圆融姿势为众人送行,道韵里满是祝福;宋云鹤与道士们也挥手告别,眼中满是不舍。朝阳从东方升起,将武当山巅染成金色,太极图在日光下泛着柔和光晕,道乐与松涛声在山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无争、道韵与圆融初心的故事,在这座道家圣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武当山下的古道上,指尖捻着刻有“圆融”二字的玉佩:“悟空,你看张掌门与莫道长,以太极传递无争之道,以道韵守护众生安宁,这份‘圆融无争’的心境,才是修行的真义。这世间的‘争斗’,大多源于执念与贪心,若能像武当太极般,以柔克刚,以圆融化解矛盾,便能在纷扰中守住安宁——就像咱们取经,也是在‘无争’中践行‘普渡众生’的初心,让这份善意传遍天下。”

悟空握紧手中的金箍棒,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能打跑妖怪、赢了对手就是厉害,现在才明白,像张掌门这样,用太极化解纷争,用道韵守护无争,才是真正的‘智慧’!俺老孙以后再也不随便跟人硬拼了,能以柔克刚就以柔克刚,能化解矛盾就化解矛盾,莫让争斗迷了眼!”

敖丙轻抚手中的《太极推手浅释》,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武当的太极图,阴阳轮转却始终平衡,只因它遵循自然之道;咱们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磨难,每一次化解纷争,也都是在‘无争’中传递善意。这世间的‘强大’,从来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内心的圆融与对自然的敬畏,在纷扰中守护众生。”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无争’大道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化解矛盾,不主动挑事,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武当道士送的茯苓糕,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茯苓糕真软糯!要是前面的地方都像武当这样,能让人心里平静,还有好吃的,俺就满足了!”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圆融无争、坚守初心,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更凶险的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更复杂的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武当的太极道韵般愈发圆融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在“无争”中守护安宁,在“道韵”中传递温暖——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

上一章 第952章 衡山竹舍传雅韵 琴剑和鸣悟初心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954章 日月坛前明大义 圣火灯下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