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男频同人小说 > 西游笑傲录
本书标签: 男频同人  佛道争灵珠劫江湖证禅 

第970章 衡山琴堂传雅韵 剑曲和鸣悟知音

西游笑傲录

第九百七十章 衡山琴堂传雅韵 剑曲和鸣悟知音

取经队伍离了黑木崖,西行五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陡峭崖壁变成了衡山的蜿蜒竹径,风里少了圣火的炽热,多了几分竹笛的清越与茶香的醇厚,远远能望见云雾间错落的琴堂竹舍,堂前石桌上的古琴与长剑相映成趣,檐角铜铃在风里轻响,透着“衡山派”特有的雅侠相融之风。悟空踩着一块被竹露浸润的青石,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堂内抚琴的弟子:“师父,这山里的气场又雅又正,藏着文人的风骨,也裹着点侠客的赤诚,像是有人在琴堂后以剑伴曲,韵律里带着‘知音相惜’的温润,倒有几分‘以韵养心’的意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龙马踏过铺着竹叶的小径,鼻息间呼出的气息与竹香相融。他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山门前“衡山”二字的清雅石刻上——石刻旁还刻着“琴剑双绝”的题字,是昔年刘正风与曲洋以琴剑刻下的知音印记。“衡山乃笑傲江湖中雅韵与侠义共生的门派,刘正风以‘笑傲江湖曲’结知音之谊,曲洋以音律传赤诚之心,虽遭嵩山派强权迫害,却让‘知音’二字成为衡山不灭的传承。如今衡山派每岁举办‘琴剑知音会’,只为让江湖人明白,侠义不止于刀光剑影,更在于心意相通。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入堂一访,一来感受这琴堂的清雅,二来若能在琴剑间悟得‘知音’真义,也是取经路上的一桩修行。”

八戒揉着被竹风刮得发痒的鼻子,嘟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衡山的竹蚊子比黑木崖还多,叮得俺老猪满腿包。要是琴堂里有热乎的衡山豆腐煲,再有点甜糯的糖油粑粑,俺倒也乐意陪师父多待几日——当然,能多点驱蚊草就更好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扶着唐僧的胳膊:“师父,这竹径多岔路,有些地方被藤蔓遮挡,咱们跟着琴堂的琴声走,莫要迷路。”

众人循着琴声前行,越靠近“知音琴堂”,空气中的茶香与琴韵越浓,伴着弟子们的抚琴声与剑刃破空的轻响,在山间回荡。行至琴堂前的竹林广场,只见一个身穿青布长衫的男子正坐在石桌前抚琴,他眉目俊朗,指尖灵动,《笑傲江湖曲》的清越旋律从琴弦间流淌而出,琴身震颤时,周围的竹叶竟随韵律轻轻颤动,正是衡山派现任掌门——刘正风的后人刘砚秋;而在他身旁,一个身穿素白裙衫的女子手持长剑,伴着琴声演练剑法,她身形轻盈,剑势与琴韵丝丝相合,剑光掠过竹枝时不损半片绿叶,竟是笑傲江湖中“曲非烟”的后人曲清弦,她自幼随刘砚秋研习琴剑,以“琴剑和鸣”传承衡山风骨,更从《笑傲江湖曲》中悟得“雅不违义,侠不丢情”的道理。

“刘掌门!曲姑娘!”悟空一眼认出石桌上的古琴——琴身上“知音”二字与当年在华山见的拓本同源,纵身跳到广场上,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衡山遇到你们!这琴剑和鸣有股子‘心意相通’的味道,比当年在嵩山见的权力争斗,可舒心多了!”

刘砚秋收琴而立,对着唐僧拱手道:“唐长老远道而来,刘某有失远迎。近来总在琴堂传授琴剑,一来是为了承袭先祖道统,二来也是想让弟子们明白,雅韵可养心性,侠义能护众生,二者相融方能寻得知音,守住本心。”

曲清弦也收剑浅笑,道:“孙兄,唐长老,这衡山的妙处,正在于‘知音’二字。先祖刘正风曾说,‘琴音可辨人心,剑势能显初心,若能遇一知音,纵是身死亦无憾’。我与刘掌门在此修行,也是想以琴剑传递‘雅不违义,侠不丢情’的道理,让江湖少几分戾气,多几分知音之谊。”

唐僧合十道:“刘施主与曲姑娘所言极是。所谓‘知音’,从来不是刻意寻觅,而是在纷扰中识得本心,在困境中见得赤诚。就像这琴剑和鸣,琴有雅韵却不柔弱,剑有锋芒却不暴戾,二者相契,方得真意——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少走歧路。”

正说着,一个衡山弟子匆忙从山下跑来,神色慌张:“师父!不好了!山下‘断魂帮’的人来了,说要搅乱咱们的‘琴剑知音会’,还说要是咱们不肯交出‘笑傲江湖曲’的曲谱,就砍了山上的竹林,烧了咱们的琴堂!”

刘砚秋脸色微沉,却依旧平静:“这些人真是不解雅意!‘笑傲江湖曲’乃知音之曲,记载的是心意相通的温暖,岂是他们能用来争强好胜的?只是他们若砍竹烧堂,恐会毁了衡山的清雅风骨,断了知音传承。”

曲清弦也蹙起眉头:“这断魂帮近来在衡山脚下劫掠商旅,还强占百姓的茶园,今日敢来挑衅,定是听说‘笑傲江湖曲’藏着‘武学玄机’,以为能从中习得绝世武功,满足他们的贪欲。”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刘掌门莫急!俺去会会他们!要是他们敢撒野,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兵器,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火眼金睛能辨人心善恶,定能帮着拆穿他们的贪心,让这群宵小之辈知难而退!”

众人跟着刘砚秋下山,行至衡山山麓的“竹茶亭”时,果然见十几个身穿黑衣的汉子手持砍刀,气势汹汹地站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汉子,他腰间佩着一把鬼头刀,正是断魂帮帮主厉无常。

“刘砚秋!别躲在琴堂里装文雅!今日我来,就是要你交出‘笑傲江湖曲’的曲谱!要是你们输了,就给我磕三个头,再把山上的茶园全交出来!”厉无常厉声喝道,鬼头刀在日光下泛着寒光,身后的帮众们也纷纷举起砍刀,对着身旁的青竹比划,几片竹叶簌簌落下。

刘砚秋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厉帮主,‘笑傲江湖曲’乃雅韵之作,无甚武学玄机,你若真心想听,刘某愿为你弹奏一曲,让你感受知音之暖;但你若只为掠夺而来,便请回吧——这衡山的竹林与雅韵,不是你能亵渎的,更不是你能用来威胁他人的工具。”

“回?”厉无常眼中闪过一丝戾气,“你一个酸秀才,也敢跟我谈雅韵!兄弟们,给我上,先砍了这竹林,逼他们交出曲谱!”

黑衣汉子们举着砍刀冲上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汉子打飞,同时火眼金睛扫过厉无常的神色,厉声喝道:“这老小子眼里满是贪欲,根本不懂琴韵!刘掌门,弹一曲‘笑傲江湖’,让他们听听什么是真正的初心!”

刘砚秋立刻取出古琴,指尖拨动琴弦,《笑傲江湖曲》的旋律在山间响起,初时清越如流泉,淌过青石;渐而豪迈如松涛,掠过竹梢;最后归于温润如月光,洒在众人肩头。冲上来的帮众们竟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眼中的戾气渐渐消散,有几个汉子甚至放下了手中的砍刀,露出茫然与向往之色——他们想起家中妻儿的笑脸,想起未被贪欲裹挟时的安稳日子。哪吒趁机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射向厉无常的鬼头刀,刀身瞬间被烧得通红,厉无常吓得连忙松手,鬼头刀“哐当”一声落在地上,震得竹叶纷纷飘落。

曲清弦也取出长剑,伴着琴声演练剑法,剑势如流云般洒脱,剑尖轻轻一点,便将一个汉子的砍刀挑飞,却不伤及要害——她的剑招随琴韵起伏,让中剑者只觉手腕一麻,无半分痛楚;沙僧则手持降妖宝杖,守在茶亭旁,防止帮众们偷袭,神色沉稳如岳;敖丙引动山间的竹露,凝成水珠落在帮众们的脸上,让他们更加清醒,戾气渐消。

厉无常见手下们被琴声感化,兵器也被夺了,心中大怒,从怀中掏出一把毒砂,朝着刘砚秋撒去:“刘砚秋,给我去死!”

悟空眼疾手快,金箍棒一挥,将毒砂打落在地,毒砂落在青石板上,泛起一层黑渍。悟空纵身跃到厉无常面前,金箍棒一挑,将他掀翻在地,然后一棒子压在他的背上:“还不赶紧认错!不然俺一棒子砸扁你!”

厉无常趴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却在琴声余韵中渐渐软化,声音沙哑道:“我……我不该劫掠商旅,不该强占百姓的茶园……”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厉无常,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灰袍的老者拄着竹杖走来,竟是衡山派的退隐长老——莫大先生的后人莫松云,他早年以“潇湘夜雨”剑法闻名江湖,晚年隐居衡山竹林,以琴为伴,琴剑双绝,今日听闻断魂帮闹事,特意赶来阻止。“刘掌门以琴剑传雅韵,守衡山知音传承,你若真心悔改,便随老朽回琴堂,帮着修补被你砍伤的青竹,照顾被你劫掠的百姓,以行动赎清罪孽。”

厉无常闻言,对着刘砚秋磕了三个头:“刘掌门,是我糊涂,我愿悔改,求您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

刘砚秋扶起厉无常,轻声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若真心悔改,衡山愿给你一个机会——日后便在竹林中打理茶园,以劳动感受自然之美,以琴音洗涤心中戾气,或许能寻得属于自己的‘知音’。”

厉无常连连点头,带着手下们跟着莫松云去劳作,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对着刘砚秋拱手:“多谢刘掌门慈悲,我厉无常日后定行善积德,不再作恶!”

莫松云对着取经队伍合十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琴剑知音会’怕是要被搅乱,琴堂与竹林也难保。”

唐僧合十道:“莫长老不必客气。知音之道,本就是心意相通、彼此守护。刘施主与曲姑娘以琴剑传递知音之暖,以雅韵化解戾气,这份心意,值得守护。”

当晚,刘砚秋在衡山派的“知音堂”摆下素宴,款待取经队伍与前来参加“琴剑知音会”的江湖知音。宴席间,刘砚秋取出刘正风当年用过的古琴,琴身虽有磨损,却依旧透着清雅的光泽,琴弦拨动时,余音绕梁不绝:“这把琴是先祖刘正风传下来的,他当年用这把琴弹奏《笑傲江湖曲》,与曲洋先生结为知音,虽遭迫害,却始终未丢‘雅不违义’的初心。我与清弦也想像他一样,以琴剑传递温暖,让江湖多几分知音之谊,少几分纷争。”

曲清弦也取出一本《衡山琴剑谱》,轻轻翻开,书页上还留着刘正风与曲非烟的批注:“这琴剑谱里记载的不只是琴曲与剑法,更是知音的道理。就像‘笑傲江湖曲’的旋律,看似洒脱,却藏着‘不被世俗困扰,不被贪心左右’的智慧;咱们练剑抚琴,也是在修炼本心,让初心不被岁月蒙尘,让知音之谊不被戾气玷污。”

唐僧拿起琴谱,指尖拂过书页上的批注,轻声道:“刘施主与曲姑娘所言极是。所谓‘知音’,从来不是靠琴剑为媒,而是靠本心的赤诚与对温暖的向往。就像这衡山的青竹,无论风雨如何肆虐,始终挺拔向上,只因它们彼此相依,互为知音——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寻得真正的心灵归宿。”

次日清晨,“琴剑知音会”如期举行,刘砚秋邀请悟空与唐僧作为“知音见证者”。知音堂前,刘砚秋抚琴,曲清弦舞剑,琴剑和鸣间满是雅韵与侠义;台下,莫松云与江湖知音们品茶赏曲,偶尔探讨琴剑心得,气氛温暖而坦荡。悟空一时兴起,也拿起一根竹笛,跟着刘砚秋学吹《笑傲江湖曲》的片段,他手指灵活,却总在转音处走调,引得众人发笑,满场暖意融融;八戒则坐在石桌旁,一边吃着糖油粑粑,一边听着琴曲,脸上满是惬意——那糖油粑粑甜而不腻,沾着芝麻的香气,让他暂时忘了竹蚊子的叮咬。

知音会结束后,众人准备告别衡山,继续西行。刘砚秋将一本《笑傲江湖曲谱》手抄本送给唐僧:“长老,这手抄本记载了‘笑傲江湖曲’的完整旋律与先祖的知音感悟,取经路上若是遇到纷争,或许能让你想起‘以雅养志,以心守义’的道理,多几分化解矛盾的温暖。”

曲清弦则给悟空送了一把衡山短剑:“孙仙长神通广大,且心怀侠义,这把短剑送给你。它虽不如金箍棒威力大,却能提醒你我,‘琴剑和鸣’的真谛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初心传递温暖,靠赤诚寻得知音。”

衡山派的弟子与江湖知音们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衡山小吃与清茶,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有你爱吃的衡山豆腐煲干料和糖油粑粑,要是下次再来衡山,我们请你吃最地道的衡山宴席!”

众人谢过刘砚秋、曲清弦、莫松云与衡山弟子们,继续西行。刘砚秋与曲清弦站在知音堂前,以琴剑和鸣为众人送行,琴韵剑声里满是祝福;莫松云与知音们也挥手告别,眼中满是不舍。朝阳从东方升起,将衡山的竹林染成金色,琴韵与竹香在山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知音、雅韵与坚守初心的故事,在这座雅侠相融的门派圣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衡山脚下的古道上,指尖捻着《笑傲江湖曲谱》手抄本:“悟空,你看刘掌门与曲姑娘,以琴剑传递知音之道,以温暖守护江湖初心,这份‘心意相通’的心境,才是修行的真义。这世间的‘孤独’,大多源于误解与戾气,若能像衡山的琴剑般,以雅韵消融隔阂,以赤诚寻得知音,便能在纷扰中守住温暖——就像咱们取经,也是在‘知音’中践行‘普渡众生’的初心,让这份善意传遍天下,让每个人都能寻得心灵的归宿。”

悟空握紧手中的衡山短剑,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能打跑妖怪、赢了对手就是厉害,现在才明白,像刘掌门这样,用琴曲传递温暖,用初心守护知音,才是真正的‘侠义’!俺老孙以后再也不随便跟人硬拼了,能以琴曲暖心就以琴曲暖心,能以剑守护就以剑守护,莫让贪心与戾气,断了知音之路!”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衡山的琴剑和鸣,无论江湖如何纷扰,始终传递着温暖与赤诚,只因它坚守知音之谊;咱们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磨难,每一次与人相遇,也都是在‘知音’中传递善意。这世间的‘强大’,从来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初心的温暖与对知音的坚守,在纷扰中守护众生,让孤独的心灵找到归宿。”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知音’大道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传温暖,不欺负弱小,就能遇到更多像咱们这样心意相通的人,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衡山弟子送的糖油粑粑,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糖油粑粑真甜!要是前面的地方都像衡山这样,能让人心里暖和,能遇到好人,还有好吃的,俺就满足了!”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心怀赤诚、坚守知音之道,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让天下人都能在温暖与善意中,寻得属于自己的心灵知音。”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更凶险的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更复杂的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衡山的琴剑和鸣般愈发温暖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在“知音”中传递温暖,在“雅侠”中守护初心,让世间的每一个人、每一段相遇,都能在赤诚与善意中,绽放出知音的光芒——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

白龙马似乎也感受到这份暖意,轻轻甩了甩马尾,蹄声踏在古道上,与远处衡山的琴韵隐隐相合。悟空将衡山短剑别在腰间,金箍棒斜扛在肩上,目光望向西方天际——那里云层流转,仿佛藏着西天的佛光。他忽然想起在衡山学吹的《笑傲江湖曲》,虽仍生涩,却记起了曲中那份“笑傲红尘,不改初心”的洒脱,忍不住哼出几句,粗犷的嗓音与山间的风声交织,竟也有几分自在。

敖丙指尖拂过袖中从衡山带的竹笛,笛身上还留着淡淡的竹香。他想起曲清弦说的“琴剑和鸣,重在心意”,忽然明白,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相助、每一次渡化,何尝不是一种“知音”?师徒几人目标一致,心意相通,哪怕前路艰险,也能彼此扶持,这便是最珍贵的“知音之谊”。

哪吒把玩着火尖枪上的红缨,想起厉无常悔改时的模样,又想起刘砚秋以琴音渡人的场景,摸了摸头笑道:“俺现在算懂了,不是所有事都要靠打解决,像刘掌门那样,用琴音让坏人变好,比打跑他们更厉害!”

八戒终于吃完了最后一块糖油粑粑,舔了舔手指,嘟囔道:“要是以后每到一处,都有这么好吃的,还有好听的曲子听,取经路上也不觉得累了。”话虽如此,他却悄悄将装着豆腐煲干料的布包系得更紧了——那是他特意留着,想等遇到贫苦百姓时,教他们做热乎的豆腐煲,也算尽一份心意。

沙僧依旧默默守在行囊旁,行囊里装着衡山弟子送的清茶与素饼,他仔细清点着,将易碎的茶罐小心裹好。他望着唐僧的背影,看着师父指尖始终捻着的《笑傲江湖曲谱》,心中愈发坚定:只要跟着师父,跟着师兄们,守住这份初心,定能顺利取回真经,不负这一路的相遇与守护。

唐僧停下脚步,回头望着身后的弟子们,眼中满是温和。他将《笑傲江湖曲谱》轻轻揣入怀中,指尖再次捻动佛珠,轻声道:“悟空,敖丙,哪吒,八戒,沙僧,前路虽远,却有知音相伴;道阻且长,却有初心为灯。咱们继续西行吧,让这份从衡山悟得的‘知音’之暖,传遍更多地方。”

“好!”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古道上回荡,引得林间的鸟儿振翅飞起,朝着西方飞去。

取经队伍的身影渐渐远去,融入夕阳的余晖中。衡山的琴韵仍在山间缭绕,青竹依旧挺拔,仿佛在目送他们,也在守护着那份“知音”的传承。而他们的身后,古道上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每一步都印着赤诚与善意,每一步都朝着西天的方向,朝着“普渡众生”的初心,坚定前行。

上一章 第969章 黑木崖畔观风云 日月星火悟忠肝 西游笑傲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971章 恒山古刹听梵音 慈悲剑影悟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