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九百八十六章 嵩山古刹悟禅意 权欲尘嚣见本真
取经队伍离了衡山竹舍,西行四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青竹山道变成了嵩山的青石台阶,风里少了竹雨的清润,多了几分古刹的檀香与权欲的沉郁,远远能望见云雾缭绕的嵩山之巅,峰间的“嵩阳寺”隐现于苍松翠柏间,寺前的石碑刻满历代掌门名录,崖边的古柏枝桠遒劲,透着“嵩山派”特有的威严与沧桑。悟空踩着一块被岁月磨平的石阶,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寺内往来的弟子:“师父,这山上的气场又沉又杂,藏着佛门的清净,也裹着点权欲的浑浊,像是有人在古刹中以禅叩心,气息里带着‘尘嚣辨真’的挣扎,倒有几分‘以戒守心’的意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龙马踏过覆着薄尘的台阶,四蹄落下时沉稳庄重,鼻息间呼出的白雾与山间的香火烟气相融。他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寺门前“嵩阳寺”三字的匾额上——匾额旁还挂着一块木牌,刻着“正邪之辨,在己不在人”,是昔年方证大师路过嵩山时留下的手迹,虽历经风雨侵蚀,却因后人的擦拭,多了几分“明辨是非”的通透。“嵩山乃笑傲江湖中权欲与禅意交织之地,左冷禅曾以‘五岳剑派盟主’为志,设下阴谋诡计,最终却因‘寒冰真气’反噬而亡;后来嵩山弟子痛定思痛,迎佛门高僧入寺,以‘禅意化权欲,以戒律守本心’为宗,每年举办‘戒心会’,只为让世人明白,权不是立身的根基,是蚀心的毒药;戒不是束缚的枷锁,是护心的铠甲。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入寺一访,一来感受这古刹的禅意,二来若能在权欲尘嚣中悟得‘本真’真义,也是取经路上的一桩修行。”
八戒扶着台阶旁的石栏,喘着粗气道:“师父说得是,就是这嵩山的台阶比衡山还陡,爬得俺老猪腰都酸了。要是寺里有热乎的素斋面,再有点甜脆的糖糕,俺倒也乐意陪师父多待几日——当然,能有个蒲团歇脚就更好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托了托八戒的胳膊:“二师兄,慢些走,这台阶长,莫要急。”
众人循着檀香前行,越靠近“嵩阳寺”,空气中的香火味与书卷气越浓,伴着僧人的诵经声与弟子们的练剑声,在山间回荡。行至寺前的“戒心坪”,只见一个身穿灰色僧袍的和尚正带领弟子打坐参禅,他眉目慈悲,声音沉稳,每一句经文都似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让周围的空气都跟着沉静几分,正是嵩山派现任住持——曾受方证大师点化的慧能禅师;而在他身旁,一个身穿蓝色劲装的男子正为弟子们讲解“嵩山剑法”的新义,他眉目坦荡,剑势刚劲却不失收敛,每一招挥出都似在克制心中的欲念,正是左冷禅的后人左清渊,他自幼在嵩阳寺长大,亲眼见宗门因权欲衰败,后随慧能禅师修习禅理,以“剑戒合一,戒除贪念”化解外界对嵩山派的旧有偏见。
“慧能大师!左施主!”悟空一眼认出左清渊手中的长剑——剑身上“戒欲”二字与当年在恒山见的佛经批注同源,纵身跳到戒心坪中央,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嵩山遇到你们!这剑法练得有股子‘克制坦荡’的味道,比当年听闻的左冷禅权欲纷争,可清净多了!”
慧能禅师睁开眼,对着唐僧合十道:“唐长老远道而来,慧能有失远迎。近来总在寺中传授禅理,一来是为了让弟子们明白,‘权欲如尘,沾身易染’;二来也是想让众人知晓,真正的强大,不是掌控他人,而是掌控自己的内心。昔年左冷禅因贪权而败,让嵩山蒙羞,我等今日在此修行,便是要以他为戒,常记‘戒心为上,无欲则刚’的训诫,这便是咱们嵩阳寺的初心。”
左清渊也收剑而立,对着唐僧拱手道:“孙仙长,唐长老,我自幼听慧能大师讲禅,最明白‘权欲’二字的害人之处。先祖左冷禅一生追求盟主之位,算计他人,最终却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他的经历让我明白,‘人心不足蛇吞象’,权欲越大,枷锁越重。我们在此练剑参禅,也是想以剑戒心,以禅化欲,让江湖多几分清净,少几分纷争。”
唐僧合十道:“慧能大师与左施主所言极是。所谓‘本真’,从来不是靠权位标榜,而是在欲念间守清明,在尘嚣中辨是非。就像这寺前的古柏,无论周围如何喧嚣,始终挺拔沉稳,只因它从未忘记自己的扎根之道——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少走歧路,寻得真正的立身之基。”
正说着,一个嵩山弟子匆忙从山下跑来,神色慌张:“师父!左师兄!不好了!山下‘夺盟会’的人来了,说要抢占嵩阳寺,还说要是咱们不肯交出‘嵩山剑谱’,就砸了寺里的佛像,烧了咱们的藏经阁!”
慧能禅师脸色微沉,却依旧平静:“这些人真是执迷不悟!‘嵩山剑谱’记载的是‘以戒制剑,以心御剑’的心得,不是称霸江湖的秘籍,岂是他们能随意掠夺的?只是他们若在寺前闹事,恐会毁了嵩山的禅剑传承,断了这份‘以戒守心’的初心。”
左清渊也蹙起眉头:“这夺盟会近来在嵩山附近挑唆门派争斗,还抢夺各家武学秘籍,上个月竟在山下的城镇里冒充嵩山弟子欺压百姓,今日敢来挑衅,定是听说‘嵩山剑谱’藏着‘掌控五岳’的秘法,以为能从中习得邪术,满足他们的夺盟之心。”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慧能大师莫急!俺去会会他们!要是他们敢撒野,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兵器,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火眼金睛能辨他们的欲念根源,还能看出他们的本心是否被权欲蒙蔽,定能帮着破了他们的阴谋,让这群宵小之辈知难而退!”
众人跟着慧能禅师与左清渊下山,行至嵩山山麓的“静心亭”时,果然见十几个身穿黑衣的汉子手持钢刀,气势汹汹地站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面色阴鸷的汉子,他手中握着一把“霸岳刀”,正是夺盟会盟主赵霸天。
“慧能!左清渊!别躲在寺里装清高!今日我来,就是要你交出‘嵩山剑谱’!要是你们输了,就归顺我夺盟会,推举我为五岳剑派盟主!”赵霸天厉声喝道,霸岳刀在日光下泛着冷光,身后的帮众们也纷纷举起钢刀,对着亭旁的古柏比划,刀风刮得柏叶簌簌落下。
慧能禅师上前一步,语气坚定:“赵施主,‘嵩山剑谱’乃戒心之典,你若真心想修剑艺,老衲愿为你讲解禅理剑心;但你若只为夺盟而来,便请回吧——这嵩山的本真,不是你能亵渎的,更不是你能用来满足权欲的工具。”
“回?”赵霸天眼中闪过一丝贪欲,“你一个老和尚,也敢跟我谈本真!兄弟们,给我上,先砸了这静心亭,逼他们交出谱子!”
黑衣汉子们举着钢刀冲上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汉子打飞,同时火眼金睛扫过他们的神情,厉声喝道:“这伙人靠权欲催动,招式浮躁,心口不一,破绽在手腕!敖丙,用水劲柔化他们的刀势,莫伤其性命!”
敖丙立刻引动山间的溪流,水流凝聚成柔劲,朝着冲上来的汉子手腕轻轻一绕,汉子们顿时刀势滞涩,手中的钢刀纷纷脱手,有几个甚至被水流带得失去平衡,摔在地上——他们想起自己曾是普通农户,却因赵霸天许诺的“权力富贵”加入夺盟会的过往。哪吒趁机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绕着赵霸天的霸岳刀转了一圈,刀身上的“霸岳”二字瞬间被烧得模糊,赵霸天吓得连忙松手,霸岳刀“哐当”一声落在地上,刃口卷起。
左清渊也取出腰间的长剑,剑法如禅意般沉稳,剑尖轻轻一点,便将一个汉子的手腕挑麻,让他手中的钢刀落地,却不伤及皮肉——他的剑招看似缓慢,却带着戒心的坚定,让中剑者只觉心口一震,贪欲渐消;慧能禅师则手持念珠,配合左清渊,念珠轻轻一弹,便将汉子们的钢刀打偏,同时高声喊道:“禅心可化权欲,戒行能守本真!你们若肯放下兵器,嵩阳寺愿为你们讲解禅理,以戒制心,以心守正,莫再被权欲蒙蔽!”
几个被点醒的汉子望着自己手中的钢刀,眼中泛起悔意,对着慧能禅师磕头:“大师,求您原谅我们,我们再也不跟着赵霸天作恶了!”
赵霸天见手下们纷纷倒戈,兵器也被夺了,心中大怒,从怀中掏出一把“毒砂”,朝着慧能禅师撒去:“慧能,给我去死!”
悟空眼疾手快,金箍棒一挥,将毒砂打落在地,毒砂落在青石板上,泛起一层黑色的泡沫。悟空纵身跃到赵霸天面前,金箍棒一挑,将他掀翻在地,然后一棒子轻轻压在他的背上——这次他收了九成力道,只让赵霸天动弹不得,却不伤及他:“还不赶紧认错!不然俺就让你尝尝被嵩山的香火烟熏个够的滋味!”
赵霸天趴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却在慧能禅师的诵经声中渐渐软化——那诵经声里没有指责,只有悲悯,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因家境贫寒被人轻视,便立志“掌权”,却渐渐在权欲中迷失本心的模样。他声音沙哑道:“我……我不该挑唆争斗,不该被权欲蒙蔽……”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赵霸天,知错能改,尚可救药。”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红色僧袍的老和尚拄着锡杖走来,竟是当年方证大师的师弟方智长老,他早年云游四方,以“禅心渡人”为志,今日听闻夺盟会闹事,特意赶来阻止。“慧能与清渊以禅剑传戒心,守嵩山本真之基,你若真心悔改,便随老衲回寺,帮着化解被你挑唆的门派恩怨,赔偿被你欺压的百姓,以行动赎清罪孽。”
赵霸天闻言,对着慧能禅师磕了三个头:“大师,是我糊涂,我愿悔改,求您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
慧能禅师扶起赵霸天,轻声道:“权欲本是空,只在一念间。你若真心悔改,嵩阳寺便给你一个机会——日后便在寺中打理香火,跟着弟子们修习禅理,以香火洗涤贪欲,以禅心克制权欲,或许能明白‘戒心守真’的真义。”
赵霸天连连点头,带着手下们跟着方智长老去劳作,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对着慧能禅师拱手:“多谢大师慈悲,我赵霸天日后定弃恶从善,不再作恶!”
方智长老对着取经队伍合十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戒心会’怕是要被搅乱,古刹与藏经阁也难保。”
唐僧合十道:“方智长老不必客气。戒心之道,本就是彼此唤醒,相互救赎。慧能大师与左施主以禅理传递戒心之暖,以剑艺化解权欲,这份心意,值得守护。”
当晚,慧能禅师在嵩阳寺的“戒心堂”摆下素宴,款待取经队伍与前来参加“戒心会”的江湖人士。宴席间,左清渊取出一把古朴的长剑,剑鞘上刻着“嵩阳”二字,却被一道“戒欲”的铭文覆盖,他轻轻拔剑,剑刃虽锋利,却透着平和的光泽:“这把剑是先祖左冷禅留下的,当年他用这把剑争夺盟主之位,算计他人,最终却死在自己的权欲之下。我留下它,不是为了传承剑法,而是为了警醒后人——剑本无错,错在持剑人的贪念;权本无过,过在掌权者的私心。真正的嵩山剑艺,从不是追求‘霸权’,而是追求‘自律’。”
慧能禅师也取出一本《嵩山禅剑要旨》,轻轻翻开,书页上还留着方证大师与方智长老的批注:“这要旨里记载的不只是剑招与禅理,更是‘戒心’的道理。就像‘嵩山剑法’的‘守戒式’,看似是防御之招,实则讲究‘先戒己欲,再护他人’;咱们练剑参禅,也是在修炼本心,让每一次挥剑都能克制贪欲,让每一次诵经都能守护本真。”
唐僧拿起禅剑要旨,指尖拂过书页上的批注,轻声道:“慧能大师与左施主所言极是。所谓‘本真’,从来不是靠禅剑彰显,而是靠日常的戒行与对贪欲的克制。就像这寺中的古佛,无论香客如何喧嚣,始终慈悲端坐,只因它从未忘记自己的渡人之道——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寻得真正的立身之本。”
次日清晨,“戒心会”如期举行,慧能禅师邀请悟空与唐僧作为“本真见证者”。嵩阳寺前的戒心坪上,左清渊与弟子们演练“嵩山禅剑”,剑势沉稳,禅意尽显;慧能禅师则在一旁讲解“戒心守真”的真谛,让众人明白,剑艺的高低不在招式,而在心境。悟空一时兴起,也拿起一把木剑,跟着左清玄学了几招“嵩山剑法”的基础式,他收起往日的刚猛,动作渐渐变得沉稳,剑风掠过戒心坪时竟引得周围的香火烟气渐渐平和,引得众人连连叫好;八戒则坐在一旁,一边吃着糖糕,一边听着禅理,脸上满是惬意——那糖糕甜脆可口,带着芝麻的香气,让他暂时忘了登山的疲惫。
戒心会结束后,众人准备告别嵩山,继续西行。慧能禅师将一本《嵩山禅心浅释》手抄本送给唐僧:“长老,这手抄本记载了老衲的禅心感悟与戒心之理,取经路上若是遇到被权欲迷惑之人,或许能让你想起‘以禅化欲,以戒守真’的道理,多几分对众生的悲悯。”
左清渊则给悟空送了一串檀木念珠:“孙仙长神通广大,却也易被急躁左右,这串念珠送给你。闲暇时可捻动念珠,平复心绪,或许能在你日后降妖时帮上忙,让你更懂以戒制怒,莫被贪欲冲昏头脑。”
嵩山派的弟子与前来参加戒心会的江湖人士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嵩山小吃与清茶,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有你爱吃的素斋面干料和糖糕,还有几罐嵩山禅茶,要是下次再来嵩山,我们请你吃最地道的嵩山素饼!”
众人谢过慧能禅师、左清渊、方智长老与嵩山弟子们,继续西行。慧能禅师与左清渊站在嵩阳寺前,以诵经声为众人送行,声音里满是祝福;方智长老与弟子们也挥手告别,眼中满是不舍。朝阳从东方升起,将嵩山的台阶染成金色,檀香与诵经声在山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戒心、禅理与坚守本真的故事,在这座威严的嵩山圣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嵩山脚下的古道上,指尖捻着那本《嵩山禅心浅释》手抄本:“悟空,你看慧能大师与左施主,以禅理传递戒心之道,以剑艺守护江湖本真,这份‘沉稳克制’的心境,才是修行的真义。这世间的‘纷争’,大多源于权欲与贪念,若能像嵩山的弟子般,以禅心化欲,以戒行守真,便能在尘嚣中守住清明——就像咱们取经,也是在‘戒心’中践行‘普渡众生’的使命,让这份善意传遍天下,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克制的指引下,寻得本真。”
悟空握紧手中的檀木念珠,点头道:“师父说得是!俺以前觉得,能打跑妖怪、赢了对手就是厉害,现在才明白,像慧能大师这样,用禅心克制贪欲,用戒行守护本真,才是真正的‘强大’!俺老孙以后再也不随便跟人硬拼了,能以禅心化解就以禅心化解,能以戒行相助就以戒行相助,莫被权欲迷了眼!”
敖丙轻声道:“长老说得对。就像这寺中的古柏,无论权欲如何喧嚣,始终挺拔沉稳,只因它坚守本真之念;咱们取经路上的每一次磨难,每一次克制贪欲,也都是在‘戒心’中传递善意。这世间的‘强大’,从来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本心的克制与对本真的坚守,在尘嚣中守护众生的清明。”
哪吒摸了摸头,笑道:“俺虽然不懂什么‘戒心守真’的大道理,但俺知道,只要跟着师父和孙兄,多帮好人,多做善事,不被权欲欺负,就能遇到更多像咱们这样守本真的人,就是对的!”
八戒一边嚼着嵩山弟子送的糖糕,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俺老猪觉得,这糖糕真甜!要是前面的地方都像嵩山这样,能让人守住本真,能遇到好人,还有好吃的,俺就满足了!”
沙僧则默默地守在行囊旁,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师父,各位师兄,咱们离西天越来越近了。只要咱们心怀克制、坚守本真,就一定能顺利取回真经,普渡众生,让天下人都能在清明与克制中,寻得本真。”
阳光洒在取经队伍的身上,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西行之路依旧漫长,前方或许还有更凶险的妖魔鬼怪,或许还有更复杂的江湖纷争,但他们心中的信念,却如嵩山的檀香般愈发沉稳坚定。因为他们知道,取经之路,不仅是为了取回真经,更是为了在“戒心”中传递克制,在“禅理”中守护本真——这便是他们此行的意义,也是他们永远的追求。
白龙马似乎也感受到这份沉稳,轻轻甩了甩马尾,蹄声踏在古道上,与远处嵩山的诵经声隐隐相合。悟空将檀木念珠揣入怀中,金箍棒斜扛在肩上,目光望向西方天际——那里云层流转,仿佛藏着西天的佛光,也藏着他们即将抵达的终点。他忽然想起慧能禅师说的“权欲本是空,只在一念间”,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嵩山的方向,心中暗道:“俺老孙定不会忘了这份戒心,定要护着师父,取到真经,帮更多人在尘嚣中守住本真!”
敖丙指尖拂过袖中从嵩山带的禅茶,茶香里还留着檀香的醇厚。他想起左清渊说的“先戒己欲,再护他人”,忽然明白,取经路上的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坚持,何尝不是一种“戒心修行”?师徒几人目标一致,坚守克制,哪怕前路艰险,也能彼此扶持,这便是最珍贵的“守真之约”。
哪吒把玩着火尖枪上的红缨,想起赵霸天悔改时的模样,又想起慧能禅师以禅心渡人的场景,摸了摸头笑道:“俺现在算懂了,不是所有想当盟主的人都厉害,像左师兄这样,心里装着戒心,比什么都重要!”
八戒终于吃完了最后一块糖糕,舔了舔手指,嘟囔道:“要是以后每到一处,都有这么好吃的,还有这么多守戒心的人,取经路上也不觉得累了。”话虽如此,他却悄悄将装着素斋面干料的布包系得更紧了——那是他特意留着,想等遇到饥饿的僧人时,分给他们吃,也算尽一份戒心之心。
沙僧依旧默默守在行囊旁,行囊里装着嵩山弟子送的小吃与禅茶,他仔细清点着,将易碎的茶罐小心裹好。他望着唐僧的背影,看着师父指尖始终捻着的《嵩山禅心浅释》,心中愈发坚定:只要跟着师父,跟着师兄们,守住这份克制与本真,定能顺利取回真经,不负这一路的相遇与守护。
唐僧停下脚步,回头望着身后的弟子们,眼中满是温和。他将《嵩山禅心浅释》轻轻揣入怀中,指尖再次捻动佛珠,轻声道:“悟空,敖丙,哪吒,八戒,沙僧,前路虽远,却有戒心相伴;道阻且长,却有禅意为灯。咱们继续西行吧,让这份从嵩山悟得的‘沉稳守真’之暖,传遍更多地方。”
“好!”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古道上回荡,引得林间的鸟儿振翅飞起,朝着西方飞去。
取经队伍的身影渐渐远去,融入夕阳的余晖中。嵩山的诵经声仍在古刹间缭绕,古柏依旧挺拔,仿佛在目送他们,也在守护着那份“戒心本真”的传承。而他们的身后,古道上留下的脚印,深深浅浅,每一步都印着沉稳与克制,每一步都朝着西天的方向,朝着“普渡众生”的初心,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