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笑傲录·第一千章 衡山琴箫和雅韵 初心不负渡江湖
取经队伍离了福州的烟火,西行三月有余,脚下的路渐渐从青石板巷变成了衡山的青石山道,风里少了鱼丸的鲜香,多了几分松风的清冽与琴箫的雅韵,远远能望见祝融峰下的南岳大庙隐在云雾间,山道旁的竹林里隐约传来琴箫和鸣之声,那声音清越悠扬,如松间明月,似石上清泉,透着“笑傲江湖”里独有的旷达与洒脱,也藏着历经风雨后的平和。悟空踩着一片飘落的竹叶,金箍棒在掌心转了个圈,火眼金睛扫过林间隐约的身影:“师父,这地方的气场又清又和,藏着琴箫的雅韵,也裹着点江湖的余温,像是有人在山间以乐传心,气息里带着‘曲中见道’的通透,倒有几分‘琴箫和鸣见初心’的意味。”
唐僧勒住白龙马,龙马踏过覆着薄霜的山道,四蹄落下时沉稳如磐,鼻息间呼出的白雾与山间的云雾相融。他指尖佛珠转得缓了,目光落在山道旁一块刻着“琴箫坪”的石碑上——碑上字迹遒劲,竟是刘正风与曲非烟晚年合刻,旁边还题着“琴箫和鸣,侠道永存”,虽历经风雨侵蚀,却在晨光中透着“正邪无界,知音难觅”的赤诚。“衡山乃笑傲江湖中雅韵与侠义交织之地,刘正风曾因与曲洋结交,遭嵩山派围剿,让这山间染上过悲壮;后来二人以《笑傲江湖曲》留名于世,让此处从血雨腥风之地变为知音相聚之所。如今衡山派与日月神教旧部后人在此共建‘琴箫阁’,以‘以乐传情,以和为贵’为宗,每年举办‘琴箫会’,只为让世人明白,乐不是附庸风雅的点缀,是心灵的共鸣;和不是软弱退让的妥协,是江湖的底色。既是有缘至此,咱们便入山一访,一来感受这琴箫的雅韵,二来若能在知音相契中悟得‘和而不同’的真义,也是取经路上的一桩修行。”
八戒缩了缩脖子,往唐僧身边凑了凑:“师父说得是,就是这衡山的风比福州凉,吹得俺老猪汗毛都竖起来了。要是阁里有热乎的腊肉饭,再有点醇厚的米酒,俺倒也乐意陪师父多待几日——当然,能在暖阁里听着小曲儿就更好了。”
沙僧已将降妖宝杖横在身后,伸手扶了扶背上的行囊:“师父,山道蜿蜒,雾气渐浓,咱们慢些走,莫要迷失方向。”
众人循着琴箫声前行,越靠近“琴箫阁”,空气中的松针香与檀香越浓,伴着琴弦的颤音与箫管的悠鸣,在山谷间回荡。行至阁前的平台上,只见一个身穿月白长衫的青年正抚琴,他眉目清俊,指尖流转间,琴音如高山流水,婉转悠扬,正是刘正风的后人刘清弦;而在他对面,一个身穿墨色短打的汉子正吹箫,箫声与琴音丝丝相扣,时而低回婉转,时而高亢激昂,他神色洒脱,眉眼间带着几分曲洋的影子,正是曲洋的后人曲流云。二人自幼一同长大,承袭了先祖的琴箫技艺,更以“琴箫和鸣,化解纷争”为志,将衡山的“雅韵侠义”传承至今。
“刘兄!曲兄!”悟空一眼认出刘清弦手中的古琴——琴尾的“正风”二字与当年在黑木崖见的旧琴同源,纵身跳到平台中央,金箍棒往地上一戳,“没想到会在衡山遇到你们!这琴箫和鸣的滋味,比当年听闻的刘曲二人悲壮故事,可舒心多了!”
刘清弦收琴起身,对着唐僧拱手道:“唐长老远道而来,清弦有失远迎。近来总与流云在此合奏,一来是为了承袭先祖的遗志,二来也是想让来访之人明白,‘琴箫和鸣,不在技艺高低,而在心意相通’,刘正风先祖曾说,‘世间正邪,本无定界;知音相契,方为至道’,这便是咱们琴箫阁的初心。”
曲流云也收箫而立,对着悟空笑道:“孙仙长,唐长老,我常听祖父说衡山旧事——当年刘正风先祖为与曲洋先祖结交,甘愿自废武功,退出衡山派;曲洋先祖也为护知音,不惜与日月神教决裂。他们用生命证明,正邪之分,不在门派,而在人心;知音之契,可越千山,可破万难。我们在此合奏,也是想以琴箫之音传递平和,以知音之谊化解纷争,让江湖多几分包容,少几分仇杀。”
唐僧合十道:“刘施主与曲施主所言极是。所谓‘和而不同’,从来不是靠妥协标榜,而是在差异前守本心,在纷争中寻共鸣。就像这琴箫和鸣,一弦一管,音色各异,却能相得益彰,只因它们从未强求彼此一致——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少走歧路,寻得真正的处世之基。”
正说着,一个琴箫阁的弟子匆忙从山下跑来,神色慌张:“刘师兄!曲师兄!不好了!山下‘诛邪会’的人来了,说咱们‘勾结魔教余孽,玷污衡山正统’,要拆了琴箫阁,还逼咱们交出《笑傲江湖曲》的曲谱,否则就放火烧了这片竹林!”
刘清弦脸色微沉,却依旧平静:“这些人真是冥顽不灵!《笑傲江湖曲》记载的是知音相契的赤诚,不是划分正邪的工具,岂是他们能随意掠夺的?只是他们若在山间闹事,恐会毁了衡山的雅韵,断了这份‘以乐传和’的初心。”
曲流云也蹙起眉头:“这诛邪会近来在湖广一带煽风点火,挑起门派之争,上个月竟在衡阳城屠杀了日月神教旧部的后人,今日敢来挑衅,定是听说《笑傲江湖曲》藏着‘静心化仇’的秘法,以为我们靠魔教音律蛊惑人心,想借此铲除异己,巩固他们的‘正统’地位。”
哪吒脚踏风火轮,火尖枪上的红缨猎猎作响:“刘兄莫急!俺去会会他们!要是他们敢撒野,俺一枪就挑了他们的兵器,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捣乱!”
悟空也跟着纵身跃起:“俺与你一同去!俺的火眼金睛能辨他们的本心,还能看出他们的‘诛邪’不过是掩盖狭隘的幌子,定能帮着破了他们的阴谋,让这群顽固之徒知难而退!”
众人跟着刘清弦与曲流云下山,行至衡山山麓的“会友桥”时,果然见三十几个身穿灰衣的汉子手持刀剑,气势汹汹地站在那里,为首的是一个面色刻板的老者,他手中握着一把“诛邪剑”,正是诛邪会会主左苍狼——此人自称是左冷禅的远房族人,承袭了左冷禅的狭隘与狠戾,一心想铲除所谓“魔教余孽”,一统江湖。
“刘清弦!曲流云!你们这两个正邪不分的孽种!今日我来,就是要清理门户,还衡山一个清净!赶紧交出《笑傲江湖曲》曲谱,否则别怪我一把火烧了这琴箫阁!”左苍狼厉声喝道,诛邪剑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身后的帮众们也纷纷举起刀剑,对着桥旁的竹林比划,刀风刮得竹叶簌簌落下。
刘清弦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左会主,正邪在人心,不在门派。你若真心想化解纷争,清弦愿为你弹奏《笑傲江湖曲》,让你明白‘知音无界’的真义;但你若只为铲除异己而来,便请回吧——这衡山的雅韵,不是你能亵渎的,更不是你能用来满足狭隘之心的工具。”
“回?”左苍狼眼中闪过一丝狠光,“你一个与魔教后人勾结的小子,也配谈真义!兄弟们,给我上,先砸了这会友桥,抢了曲谱!”
灰衣汉子们举着刀剑冲上来,悟空与哪吒立刻迎了上去。悟空金箍棒舞出一团金光,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汉子打飞,同时火眼金睛扫过他们的神情,厉声喝道:“这伙人靠狭隘催动,招式僵硬,破绽在肋下!敖丙,用水劲柔化他们的攻势,莫伤其性命!”
敖丙立刻引动山间的泉水,水流凝聚成柔劲,朝着冲上来的汉子刀剑间轻轻一绕,汉子们顿时攻势滞涩,手中的刀剑纷纷脱手,有几个甚至被水流带得失去平衡,摔在桥边的草地上——他们想起自己曾是普通武师,却因左苍狼的“正邪之论”蛊惑加入诛邪会的过往。哪吒趁机火尖枪一挥,一道火焰绕着左苍狼的诛邪剑转了一圈,剑身上的“诛邪”二字瞬间被烧得模糊,左苍狼吓得连忙松手,诛邪剑“哐当”一声落在地上,剑刃插进泥土。
曲流云也取出腰间的箫管,指尖按住箫孔,一道清越的箫音如流水般穿过人群,汉子们听到箫音,纷纷捂着头后退,心中的戾气渐渐消散——他的箫音看似柔和,却带着曲洋当年的旷达,让中箫音者只觉心口一震,狭隘渐消;刘清弦则再次抚琴,琴音与箫音交织,如松风竹影,如高山流水,每一个音符都似在诉说“知音无界”的道理,让周围的空气都似染上了几分平和。
“正邪无界,知音相契!”刘清弦一边抚琴,一边高声喊道,“你们若肯放下兵器,琴箫阁愿教你们琴箫之艺,以乐养心,以和化仇,莫再被狭隘蒙蔽!”
几个被琴箫音点醒的汉子望着地上的刀剑,眼中泛起悔意,对着刘清弦磕头:“刘师兄,求您原谅我们,我们再也不跟着左苍狼作恶了!”
左苍狼见手下们纷纷倒戈,兵器也被夺了,心中大怒,从怀中掏出一把“毒砂”,朝着刘清弦撒去:“刘清弦,给我去死!”
悟空眼疾手快,金箍棒一挥,将毒砂打落在地,毒砂落在草地上,泛起一层黑色的痕迹。悟空纵身跃到左苍狼面前,金箍棒一挑,将他掀翻在地,然后一棒子轻轻压在他的背上——这次他收了九成力道,只让左苍狼动弹不得,却不伤及他:“还不赶紧认错!不然俺就让你尝尝被衡山的泉水泡个够的滋味!”
左苍狼趴在地上,疼得龇牙咧嘴,却在琴箫和鸣中渐渐软化——那琴音箫音里没有敌意,只有平和,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与邻家孩童一同玩耍,却因长辈灌输的“正邪之论”渐渐疏远,最终在狭隘与仇恨中迷失本心,甚至忘了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谊。他声音沙哑道:“我……我不该挑起纷争,不该被狭隘蒙蔽……”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的声音从人群后传来:“左苍狼,知错能改,本心可寻。”
众人望去,只见一个身穿黄色僧袍的老僧拄着锡杖走来,竟是恒山派仪清大师的弟子,如今在衡山开设“静心禅院”的了尘长老,他与刘清弦的父亲是好友,以“以和为贵,化解仇怨”为志,今日听闻诛邪会闹事,特意赶来阻止。“清弦与流云以琴箫传和,守衡山雅韵之基,你若真心悔改,便随老衲回禅院,帮着安抚被你惊扰的百姓,超度被你伤害的亡魂,以行动赎清罪孽。”
左苍狼闻言,对着刘清弦与曲流云磕了三个头:“刘师兄,曲师兄,是我糊涂,我愿悔改,求你们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
刘清弦扶起左苍狼,轻声道:“狭隘本无根,只在容不容。你若真心悔改,琴箫阁便给你一个机会——日后便在阁中打理竹林,跟着我们修习琴箫,以乐音洗涤狭隘,以知音之谊化解仇怨,或许能明白‘和而不同’的真义。”
左苍狼连连点头,带着剩下的手下跟着了尘长老回“静心禅院”,临走前还不忘回头对着刘清弦拱手:“多谢刘师兄慈悲,我左苍狼日后定弃恶从善,不再被狭隘左右!”
了尘长老对着取经队伍合十道:“多谢各位仙长相助。若不是你们,今日‘琴箫会’怕是要被搅乱,衡山与琴箫阁也难保。”
唐僧合十道:“了尘长老不必客气。和之道,本就是彼此包容,相互成就。刘施主与曲施主以琴箫传递平和之诚,以知音化解仇怨,这份心意,值得守护。”
当晚,刘清弦与曲流云在琴箫阁的“和雅堂”摆下宴席,款待取经队伍与前来参加“琴箫会”的江湖人士。宴席间,刘清弦取出一本泛黄的《笑傲江湖曲》曲谱,轻轻翻开,书页上还留着刘正风与曲洋的批注:“这曲谱是先祖们用生命守护的瑰宝,上面不仅记载着琴箫技法,更写着‘知音无界,和而不同’的道理。我留下它,不是为了传承技艺,是为了警醒——门派之分,挡不住心灵的共鸣;正邪之见,隔不断知音的情谊。真正的衡山传承,从不是追求‘门派一统’,而是追求‘江湖平和,知音相伴’。”
曲流云也取出一支古朴的箫管,箫身上刻着“曲”字,他轻轻摩挲着箫管:“这箫管是曲洋先祖的遗物,当年他与刘正风先祖在衡山之巅合奏《笑傲江湖曲》,虽遭围剿,却至死不悔。他常说,‘江湖最大的福气,不是武功盖世,而是得一知音,共奏一曲’。咱们在山间合奏,也是在修炼本心,让每一次弹奏都能传递平和,让每一次共鸣都能化解仇怨。”
唐僧拿起曲谱,指尖拂过书页上的批注,轻声道:“刘施主与曲施主所言极是。所谓‘和而不同’,从来不是靠言辞彰显,是靠日常的包容与对差异的尊重。就像这琴箫和鸣,一刚一柔,一清一浊,却能浑然一体,只因它们从未强求彼此相同——人若能如此,便能在修行路上走得更远,寻得真正的处世之本。”
次日清晨,“琴箫会”如期举行,刘清弦邀请悟空与唐僧作为“和雅见证者”。琴箫坪的空地上,刘清弦与曲流云一同合奏《笑傲江湖曲》,琴箫和鸣,引得百鸟朝鸣,云雾缭绕,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了尘长老则在一旁讲经,以“和为贵”的禅理诠释琴箫之音,让众人明白,雅韵的真谛不在技艺,而在心境。悟空一时兴起,也捡起一片竹叶,学着曲流云的模样吹了起来,他虽不懂乐理,却凭着过人的悟性吹出一段简单的旋律,与琴箫声隐隐相合,引得众人连连叫好;八戒则坐在一旁,一边吃着衡山的腊肉饭,一边听着琴箫声,脸上满是惬意——那腊肉饭油而不腻,带着松木的香气,让他暂时忘了衡山的寒冷。
琴箫会结束后,众人准备告别衡山,继续西行。刘清弦将一本《衡山琴箫和雅浅释》手抄本送给唐僧:“长老,这手抄本记载了先祖们的琴箫感悟与和而不同之理,取经路上若是遇到被狭隘蒙蔽之人,或许能让你想起‘以乐传和,以和化仇’的道理,多几分对众生的悲悯。”
曲流云则给悟空送了一支竹制的短箫:“孙仙长神通广大,却也易被急躁左右,这短箫送给你。闲暇时可吹吹看,感受琴箫的平和,或许能在你日后降妖时帮上忙,让你更懂包容差异,莫被戾气冲昏头脑。”
衡山派的弟子与前来参加琴箫会的江湖人士也纷纷拿出自己做的衡山小吃与美酒,塞到八戒手中:“猪施主,这些你带着路上吃,有你爱吃的腊肉干和米酒,还有几包衡山云雾茶,要是下次再来衡山,我们请你吃最地道的衡山三绝!”
众人谢过刘清弦、曲流云、了尘长老与衡山弟子们,继续西行。刘清弦与曲流云站在琴箫阁前,以琴箫和鸣为众人送行,声音里满是祝福;了尘长老与弟子们也挥手告别,眼中满是不舍。朝阳从东方升起,将衡山的云雾染成金色,琴箫声与松涛声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琴箫、知音与和而不同的故事,在这座清雅的衡山圣地久久流传。
唐僧牵着白龙马,走在衡山脚下的古道上,指尖捻着那本《衡山琴箫和雅浅释》手抄本:“悟空,你看刘施主与曲施主,以琴箫传递平和之道,以知音守护江湖之暖,这份‘和而不同’的心境,才是修行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