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走廊永远明亮得不合时宜。
程学文站在窗前,透过玻璃看着外面渐暗的天色。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窗台,节奏与他此刻的心跳一样紊乱。作为仁华医院的院长,他习惯了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但今天这个——一场剖腹产手术中的产妇大出血死亡——足以让任何经验丰富的医生感到棘手。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学文。"
一个温柔却坚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程学文转身,看见妻子林念初站在办公室门口,白大褂下露出浅蓝色的手术服,显然刚从儿科病房赶来。她手里拿着两杯咖啡,热气在空调房里形成淡淡的白雾。
程院长"你应该在准备明天的新生儿筛查。"程学文接过咖啡,指尖不经意地擦过妻子的手背。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摇摇头,走近几步:"清韵告诉我急诊那边出事了。家属情绪很激动?"
程院长程学文叹了口气,眼角的细纹在灯光下显得更深:"产妇32岁,第一胎,剖腹产指征明确。手术中突发羊水栓塞,抢救无效。"他停顿了一下,"丈夫带着十几个亲戚堵在急诊大厅,要求医院给说法。"
林念初轻轻握住丈夫的手腕,拇指在他突出的腕骨上摩挲了一下——这是他们之间多年来的默契动作,每当程学文压力过大时,这个小小的接触总能让他平静些许。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医务科已经介入处理了吗?"
程院长"嗯,但家属拒绝走正常程序,要求立即见院长。"程学文苦笑,"媒体也来了,明天的头条恐怕已经写好了——'仁华医院又出医疗事故'。"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眉头微蹙:"又?上次那个根本就不是我们的责任。"
程院长"舆论不在乎真相,只在乎噱头。"程学文放下咖啡杯,拿起桌上的病历本,"我需要重新看一遍手术记录。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你还有三台新生儿手术。"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没有动,而是走到丈夫身边,从他手中抽走病历本:"我们一起看。念慈今晚值班,她说会留意急诊那边的情况。"
程学文望着妻子坚定的眼神,心中一暖。结婚二十五年,林念初始终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从两人刚进医院时的住院医师,到现在分别担任院长和儿科副院长,他们共同经历了太多风浪。
程院长"好。"他简短地答应,伸手将妻子耳边一缕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不过你得答应我,十点前必须回去休息。"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微笑:"遵命,程院长。"
两人并肩坐在办公桌前,开始仔细查阅手术记录。程学文的专业是肝胆外科,而林念初则是儿科专家,但多年的临床经验让他们对产科并发症也有深刻理解。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这里,"林念初指着麻醉记录的一处数据,"血压下降得太突然了。"
程院长程学文凑近看,额头几乎碰到妻子的太阳穴,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洗发水香气:"嗯,典型的羊水栓塞表现。但为什么抗凝治疗没有立刻起效?"
林清韵(21岁住院医正当两人专注分析时,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他们的大女儿林清韵站在门口,呼吸急促:"爸,妈,家属冲破了保安防线,正在往行政楼来!医务科的张主任说最好先避一避。"
程院长程学文立刻站起身:"不行,我是院长,必须面对。"他转向妻子,"念初,你和清韵先——"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我和你一起。"林念初打断他,眼神坚定,"我们是搭档,记得吗?在医院和在生活中都是。"
林清韵(21岁住院医林清韵看着父母,咬了咬嘴唇:"念慈已经通知了保卫科增援。爸,妈,小心点...那些人看起来很激动。"
程院长程学文点点头,整理了一下白大褂,然后做了一个让两个女儿都惊讶的动作——他轻轻拥抱了林念初一下,在她耳边低语:"像实习那年处理医闹一样?"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微微点头:"你主外,我主内。"
这是他们年轻时处理医患冲突的默契分工——程学文负责与家属正面沟通,林念初则在后方协调医疗记录和应急预案。
三人快速走向电梯。程学文的手机突然响起,他看了一眼屏幕,表情变得严肃:"是卫生局的电话。"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你先接。"林念初按下电梯按钮,"我和清韵先下去看看情况。"
程院长程学文犹豫了一瞬,但职业本能让他还是接起了电话:"您好,我是程学文..."
林清韵(21岁住院医电梯门关上前,林念初最后看了丈夫一眼,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电梯下行时,林清韵忍不住问:"妈,这次会很麻烦吗?"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深吸一口气:"任何死亡病例都很麻烦,尤其是涉及到母婴的。但我们要相信医学记录和事实。"她转向女儿,"清韵,去把手术室的所有监控录像调出来,特别是麻醉师和主刀医生的操作过程。"
林清韵(21岁住院医"好的,我马上去。"林清韵点头,又犹豫地问,"爸会不会有危险?上次二院有个医生被家属打伤了..."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的表情柔和下来:"你爸经历过比这更棘手的情况。而且..."她嘴角微微上扬,"他可是有全院最厉害的儿科医生做后盾。"
当电梯到达一楼,喧闹声立刻涌入。二十多名家属围在急诊大厅,有人举着遗像,有人高喊着"还我公道"。林念初一眼看到小女儿林念慈正试图安抚一位哭泣的老妇人——应该是死者的母亲。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请大家冷静一下!"林念初提高声音走上前,"我是儿科副院长林念初,程院长马上就到。我们理解您们的痛苦,但医院有正规的处理程序..."
万能角色"程序?!"一个满脸泪痕的年轻男子冲上前,"我妻子死了!你们用程序就能把她还给我吗?"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没有退缩,而是平静地注视着他:"李先生,我无法想象您失去妻子的痛苦。但请您相信,参与抢救的每一位医生都尽了全力。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查明真相,而不是..."
她的话被一阵骚动打断。程学文从人群中走来,身后跟着医院的保安和几位行政人员。他的出现让现场安静了一瞬。
程院长"各位家属朋友,"程学文的声音沉稳有力,"我是仁华医院院长程学文。首先,我对您们的损失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作为医院负责人,我承诺将亲自监督这次事件的全面调查。"
程院长他走到那位年轻丈夫面前:"李先生,如果您同意,我们可以现在就组成一个联合调查组,包括您指定的医学专家。每一份记录、每一段监控,都会向您公开。"
林念初注意到丈夫说话时右手微微颤抖——这是他疲惫时的生理反应。她不动声色地站到他身侧,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
万能角色李先生眼中的愤怒稍稍减退,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悲伤:"我只要一个真相...为什么早上还笑着跟我说晚上见的妻子,现在变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程院长程学文点头:"这也是我们想知道的。医学有时很残酷,即使我们做了所有正确的事,仍然可能失去病人。但无论如何,我们欠您一个完整的解释。"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适时补充:"如果各位愿意,我们可以到会议室坐下来谈。这里有太多病人需要安静的环境。"
经过近两小时的艰难沟通,家属终于同意暂时离开,等待医院的正式调查报告。当最后一位亲属走出医院大门时,程学文几乎站立不稳,扶住了墙壁。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学文!"林念初立刻扶住他,"你需要休息。"
程院长程学文摇摇头:"先开紧急院务会。麻醉科、产科、ICU的主任都要到场。"他看向一直守在一旁的两个女儿,"清韵,录像都调出来了吗?"
林清韵(21岁住院医"都准备好了,爸。"林清韵回答,"念慈已经初步看了一遍,没发现操作违规。"
程念慈(21住院医)林念慈补充:"但有一点很奇怪—病人的凝血功能在短时间内恶化得异常迅速,比典型羊水栓塞更快。"
程学文和林念初交换了一个眼神。多年的医疗经验让他们同时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起简单的医疗意外。
院务会持续到凌晨两点。当最后一位主任离开会议室,程学文终于允许自己瘫坐在椅子上,闭上眼睛。他感觉到一双温暖的手放在自己肩上,熟悉的茉莉香气传来。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喝点水。"林念初将杯子递到他嘴边,"你几乎一整天没进食了。"
程院长程学文睁开眼,接过水杯时顺势握住妻子的手:"你怎么还在这里?明天你还有手术。"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推迟了。"林念初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比起这个,我更担心你。卫生局那边怎么说?"
程院长"给了48小时自查,否则派调查组进驻。"程学文揉了揉太阳穴,"媒体已经开始报道了,标题是'仁华医院再现医疗事故,产妇命丧手术台'。"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皱眉:"完全没提羊水栓塞的突发性和高死亡率。"
程院长"舆论从来不讲科学。"程学文苦笑,"如果最终认定是医院责任,不仅涉事医生职业生涯毁了,仁华几十年积累的声誉也会..."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打断他:"先别想最坏的结果。我从儿科角度看了病历,有几个疑点。"她翻开笔记本,"首先,病人术前血小板计数正常,但术中突然降到极低水平;其次,抗凝治疗效果异常地差;最后...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她突然停住,眼睛盯着某个数据点:"学文,你看这个—病人术后出血量达到3500ml,但输血反应记录显示凝血因子补充后效果不佳。"
程院长程学文立刻坐直身体:"这不符合羊水栓塞的典型表现...除非..."他猛地站起来,"药物反应!手术中用了什么特殊药物吗?"
两人同时翻到用药记录页,目光锁定在一行字上:止血药—氨甲环酸,剂量2g。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这个剂量..."林念初倒吸一口冷气,"是常规用量的四倍!"
程院长程学文脸色变得苍白:"过量氨甲环酸会导致血栓形成,反而加重DIC...如果真是这样,这不是意外事故,而是..."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用药错误。"林念初完成了他没说完的话,声音沉重,"我们需要立即封存所有药品批次,检查医嘱系统。"
程院长程学文已经拿起电话:"医务科吗?我是程学文,立即启动重大医疗不良事件调查程序..."
程院长挂断电话后,他转向妻子,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念初,这可能是一场本可避免的悲剧。"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握住丈夫颤抖的手:"也可能是系统漏洞。先别下定论,等全面调查结果。"
程学文望着妻子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无论前方等待他们的是什么,至少此刻,他们仍并肩站在一起—就像过去二十五年里的每一天那样。
预知故事情节下章见分晓
拜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