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透过仁华医院行政楼会议室的百叶窗,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程学文和林念初已各自投入紧张的工作中。下午的第一场重要会诊,是神经外科与儿科关于一例复杂儿童颅内肿瘤的联合讨论。
当林念初带着助手走进神经外科的专用会诊室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她的目光习惯性地扫过全场,看到了神经外科主任周明——她的前夫。他正低头看着手中的影像片子,侧脸线条依旧冷峻,但鬓角已染上些许风霜。
周明似乎察觉到视线,抬起头,与林念初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他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眼神复杂,有专业上的尊重,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释然和距离感。林念初也平静地回以点头,随即自然地走向留给她的座位。过去的恩怨,尤其在梅梅那场悲剧之后,早已被时间冲刷得只剩下对专业彼此的认可和作为同事的必要界限。
叶春萌和白晓菁坐在周明身侧。叶春萌如今已是神经外科的骨干,气质沉稳干练。她看到林念初,露出一个温和的微笑。白晓菁则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但看向林念初时,眼神里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李波和袁娟也在场,作为相关科室的专家参与讨论。
会诊开始,气氛立刻变得严肃而专注。

白晓菁(儿科主任)“患儿,五岁,男性,因持续性头痛伴呕吐入院
主管医生开始介绍病情,巨大的投影屏上显示出清晰的MRI影像,一个不容乐观的肿瘤阴影盘踞在稚嫩的大脑组织中。
讨论深入,各抒己见。周明就手术入路和风险发表了冷静而精准的看法,指出几个关键区域的脆弱性。他的专业能力毋庸置疑。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林念初仔细聆听着,随后从儿科和长期预后的角度提出了顾虑:“考虑到患儿的年龄和发育情况,手术不仅要考虑切除率,更要最大限度保护认知功能和内分泌中枢。我建议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并且需要内分泌科提前介入……”
她的发言条理清晰,切中要害。程念慈作为实习医生,跟在儿科团队里,认真记录着母亲的每一句话,眼中充满了敬佩。
叶春萌适时补充了关于术中唤醒以测试功能区的可能性,白晓菁则就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和监护要点提出了建议。李波和袁娟也从各自专业领域给出了支持意见。
会诊过程中,林清韵和林沐熙也因为分别跟着神经外科和儿科的实习团队而在场。林清韵看着母亲与前夫周明同处一室,为了一个孩子的生命,能够如此专业、冷静地合作,心中感慨万千。她注意到,母亲全程目光坦然,与程学文相处时的那种柔和温暖,在这里是完全不同的、纯粹的专业气场。
而林沐熙则更专注于学术本身,他仔细比较着周明教授和母亲提出的不同视角,深深感到医学的复杂与精深。
最终,一个综合了神经外科精湛技术和儿科长远关怀的治疗方案初步形成。周明做了总结,认可了林念初关于保护功能的诸多建议。
周明(周副院长)“那就这样定吧,手术安排在周三上午,我主刀。”周明最后说道,目光再次扫过林念初,“林院长,术后管理和康复,就多拜托儿科了。”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职责所在,周主任请放心。”林念初语气平和而肯定。
第一场会诊结束,众人陆续离开。林念初收拾文件时,感觉到一道目光,抬头看见周明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再次点了点头,便转身与叶春萌等人离开了。有些鸿沟,无需填补,保持距离就是对彼此最好的尊重。
---
紧接着的第二场会诊,是医院管理层关于新一轮实习生培养方案的讨论,在程学文的主持下进行。参会者包括各主要科室负责人和教学秘书。
林念初赶到小会议室时,程学文已经坐在主位,正在翻阅手中的方案草案。他抬头看到她进来,眼神自然地流露出一丝暖意,与刚才在神经外科会诊室里的周明形成了鲜明对比。

程院长会议开始,程学文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本次讨论的重点:如何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优化实习流程,提升培养效率。
李波各科室负责人纷纷发言,有抱怨带教压力大的,有提出具体建议的。李波作为急诊科代表,嗓门洪亮地强调了急诊科实习对培养医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袁娟则从护理部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医护协作实习的建议。
讨论到具体轮转安排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本届实习生的表现,其中就包括了林清韵、程念慈和林沐熙。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程念慈在儿科实习期间表现出了很强的耐心和沟通能力,很适合儿科的氛围。”念初说到
普外科主任医师“林沐熙在普外,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得很好,就是性子还有点急。”普外科主任笑着点评。
周明(周副院长)“林清韵在神经外科跟台很稳,心理素质不错,
听到孩子们的名字在这样正式的场合被客观地讨论和评价,林念初和程学文都保持着专业的神色,但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那里面藏着为人父母的骄傲与关切。
程院长程学文综合了各方意见,最后拍板:“实习方案调整的核心,是‘因材施教’与‘全面锻炼’相结合。各科室拿出更细化的培养目标和考核节点,下周汇总。我们不能只把实习生当劳动力,要为仁华、为医学界培养出未来的顶梁柱。”
他的话语沉稳有力,带着院长的高度和远见,也隐含着一份对年轻后辈、包括自己子女的期许。
会议结束,众人离去。会议室里又只剩下程学文和林念初。
程学文松了松领带,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熙熙攘攘的医院广场。
程院长“一下午两场会诊,强度不小。”他回头看她,语气带着关心。
儿科副院长专家念初“习惯了。”林念初走到他身边,并肩而立,“孩子们……好像都适应得不错。”
程院长“嗯,”程学文嘴角微扬,“是我们的孩子。”他特意强调了“我们”两个字。
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将他们的影子拉长,交融在一起。忙碌而充满挑战的一天即将过去,而他们,依旧并肩站在这里,共同面对着事业、家庭和未来。这或许就是生活最美好的模样。
预知故事情节下章见分晓 ,拜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