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东攥着银元的手微微发抖,周雪梅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去年你爹来借钱时,我爹是白溪镇商会会长。"她转身望向窗外,"那天他说'这钱要等东伢子能扛枪时再还'。"
1937年7月8日清晨,吴伟东在圳上镇公所的土墙上刷标语,突然听见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东伢子!"奉显情翻身下马,"卢沟桥事变了!"
镇公所的破收音机里,播音员的声音颤抖着:"倭寇悍然进攻宛平城......"吴伟东看着周围攥紧拳头的青壮年,突然想起李明瑞指导员说过的话:"我们的敌人不只是军阀。"
"老奉,我们该怎么办?"有人问。
奉显情掏出张油印传单:"省委指示,成立抗日义勇军。"他指着地图,"新化是湘中咽喉,鬼子迟早会打过来。"
当天下午,吴伟东带着队员在白溪镇张贴《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路过万盛昌时,李万财突然把他拽进后堂:"东伢子,刘大麻子要征壮丁。"
"征多少?"
"每个保十个人。"李万财压低声音,"他要把青壮年送去当炮灰。"
深夜,吴伟东摸进刘大麻子的宅院。透过窗户,他看见刘大麻子正和日军特务桥本太郎密谈:"皇军说了,只要你能控制新化,将来就是县长......"
回到驻地,吴伟东向老陈汇报情况。老陈沉思片刻:"我们要抢在刘大麻子前头征兵。"他铺开新化县地图,"重点在维山、水车、槎溪这几个大镇。"
三天后,维山乡的晒谷场上挤满了人。吴伟东站在石碾子上喊道:"乡亲们,鬼子打到北平了!"他举起从日军尸体上缴获的刺刀,"这就是他们的凶器!"
人群中突然有人喊:"我们识字班也要参军!"吴伟东看见十几个穿蓝布衫的学生,领头的正是在曹家镇见过的戴眼镜青年。
"好样的!"吴伟东跳下石碾,"你们负责宣传,我们负责打仗!"
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的消息传来。新化县城的十字街头,吴伟东带领义勇军进行军事训练。突然,远处传来飞机的轰鸣。
"敌机!"有人尖叫。
吴伟东抬头,看见三架涂着膏药旗的飞机俯冲下来。"快散开!"他扑向正在发愣的小女孩,炸弹在不远处爆炸。
硝烟散尽后,吴伟东发现自己的左臂被弹片划开一道口子。他撕下衣襟包扎时,看见周雪梅正带着医护队赶来。
"逞什么英雄?"周雪梅给他上药时下手特别重,"要是死了,谁还我钱?"
吴伟东咧嘴笑了:"等打完鬼子,我连本带利还你。"
9月,新化抗日义勇军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9师补充团。吴伟东担任排长,负责护送新兵北上。在火车站,他遇见了当年在山神庙救过的灰布长衫青年。
"陈大哥!"吴伟东惊喜地喊道。
青年笑着摘下礼帽:"现在该叫我陈连长了。"他压低声音,"我们是八路军115师的先遣队。"
火车启动时,陈连长塞给他个木盒:"这是李明瑞指导员的遗物。"盒子里装着半块怀表,表盖上刻着"1934.10 瑞金"。
列车行至武汉时,突然遭遇日军空袭。吴伟东护着新兵们躲进隧道,看见陈连长抱着挺机枪冲上月台。子弹穿透他的胸膛时,他还在大喊:"保护老百姓!"
吴伟东含着泪掩埋了陈连长,发现他贴身放着张照片——正是山神庙里的老陈和李明瑞。
1938年春节,吴伟东带着伤残的左臂回到新化。县城里冷冷清清,只有几家铺子挂着褪色的"庆祝大捷"横幅。他刚走到家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
"东伢子必须娶我女儿!"是李万财的声音,"他在战场上救过我家秀秀。"
"李老板,东伢子现在是残废......"吴明远的声音带着哽咽。
吴伟东推门而入,看见秀秀正躲在母亲身后哭泣。"秀秀,"他轻声说,"我不能耽误你。"
秀秀突然抬起头:"我要嫁给抗日英雄!"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是我给你绣的......"
包里是件新棉袄,左胸位置绣着颗红星。吴伟东想起李明瑞的话:"红星会照亮每一个穷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