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落,吴伟东就被一股力道拽着趴在战壕里。
是陈连长的老部下赵铁牛,脸上还沾着硝烟和血污。
“东伢子,不要命了?鬼子的机枪还没停呢!”赵铁牛扯着嗓子喊,声音哑得像破锣。
吴伟东抹了把脸,才发现额角在流血,是刚才炮弹碎片划的。
“铁牛哥,我们的人还剩多少?”他探头往战壕外看,地上躺满了尸体。
赵铁牛蹲下来,从怀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烟盒,数着里面的火柴棍。
“原本一百二十人,现在连伤员算上,顶多五十个。”他划着火柴,却半天没点着烟。
秀秀抱着医药箱爬过来,膝盖上的裤子磨破了,露出渗血的伤口。
“先处理伤口!”她按住吴伟东的额角,酒精擦上去时,吴伟东疼得龇牙。
“秀秀,王建国和孩子呢?”吴伟东突然想起他们,心一下子提起来。
秀秀手顿了顿,往战壕另一头指:“在那边,建国护着孩子,没受伤。”
吴伟东松了口气,顺着她指的方向看,果然看见王建国抱着孩子缩在角落。
孩子不知道是吓傻了还是睡熟了,安安静静的,小手还攥着王建国的衣襟。
“鬼子这两天攻势越来越猛,再这样下去,我们撑不住。”赵铁牛把没点着的烟扔了,捡起地上的步枪。
吴伟东摸出怀表,表针停在了凌晨三点,是昨天炸弹炸坏的。
“我们得派人去后方求援,不然这阵地迟早要丢。”他看向赵铁牛,“铁牛哥,你熟悉地形,你去。”
赵铁牛摇头,指了指自己的腿:“我腿上中了枪,跑不动,还是你去。”
“我去?”吴伟东愣了愣,“那这里怎么办?”
“有我和秀秀在,还有兄弟们在,能撑一会儿是一会儿。”赵铁牛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快去快回。”
秀秀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塞给吴伟东:“这里有干粮和水,还有这个。”
吴伟东打开一看,是块绣着红星的帕子,是秀秀亲手绣的。
“遇到自己人,就把帕子拿出来,他们会帮你。”秀秀的眼圈红了,却强忍着没哭。
吴伟东把帕子揣进怀里,又把红星帽摘下来递给她:“这个你拿着,等我回来。”
他刚要爬出战壕,王建国突然跑过来,把孩子塞给他。
“东伢子哥,你把孩子带走吧,这里太危险了。”王建国的声音发颤,却很坚定。
吴伟东看着怀里的孩子,又看了看王建国,摇了摇头:“我带着孩子走不快,你好好护着他。”
他把孩子递回去,摸了摸孩子的头:“等我回来,给你带糖吃。”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手抓了抓他的衣角。
吴伟东咬咬牙,转身爬出战壕,钻进了旁边的树林。
刚跑没几步,就听见身后传来枪声和喊杀声,是鬼子又发起进攻了。
他不敢回头,只能拼命往前跑,树枝刮破了脸,也顾不上疼。
跑了大概两个时辰,天快亮了,吴伟东才敢停下来喘口气。
他靠在树上,掏出秀秀给的干粮,刚咬了一口,就听见远处有脚步声。
“谁?”吴伟东摸出腰间的匕首,警惕地看着四周。
“别动手,自己人!”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吴伟东抬头一看,是之前在八路军医疗队见过的女医生,叫林岚。
“林医生?你怎么在这里?”吴伟东松了口气,收起匕首。
林岚走过来,看了看他额角的伤:“我们医疗队要去前线,你这是从哪里来?”
“我从阵地来,我们的人快撑不住了,需要支援。”吴伟东急忙说,掏出了那块红星帕子。
林岚看见帕子,脸色严肃起来:“我知道了,我们医疗队后面跟着一支增援部队,我带你去找他们的长官。”
跟着林岚走了大概半个时辰,就看见一队穿着灰色军装的士兵,正坐在路边休息。
林岚把吴伟东带到一个戴中校军衔的军官面前:“张团长,这位同志是前线下来求援的。”
张团长站起来,打量了吴伟东一眼:“同志,前线情况怎么样?”
“鬼子攻势很猛,我们原本一百二十人,现在只剩五十人左右,弹药也快用完了。”吴伟东急忙说,语气里满是焦急。
张团长皱了皱眉,对身边的副官说:“通知下去,立即出发,支援前线阵地!”
副官应声而去,士兵们很快就整理好了装备,跟着吴伟东往阵地赶。
走了大概三个时辰,远远就能听见枪声了。
“快到了!”吴伟东加快脚步,心里又急又怕,怕阵地已经丢了,怕秀秀他们出事。
离阵地还有一里地的时候,张团长让队伍停下来,部署战术。
“我们分三路进攻,一路从正面吸引鬼子火力,另外两路从侧面包抄,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张团长指着地图说。
吴伟东急着去看秀秀他们,刚要往前冲,就被张团长拉住了。
“同志,别急,等我们发起进攻,你再进去。”张团长说,“安全第一。”
吴伟东点点头,站在旁边,看着士兵们做好了进攻准备。
“冲啊!”随着张团长一声令下,士兵们像潮水一样冲了出去。
枪声、喊杀声瞬间响成一片,吴伟东也跟着冲了进去,他一边跑一边喊:“秀秀!铁牛哥!”
跑了没几步,就看见赵铁牛靠在战壕边,腿上的伤口又在流血,手里还握着枪。
“铁牛哥!”吴伟东跑过去,扶住他。
赵铁牛看见他,笑了笑:“你回来了,援军也到了,太好了。”
“秀秀呢?王建国和孩子呢?”吴伟东四处张望,没看见他们的身影。
赵铁牛往战壕深处指了指:“在里面,刚才鬼子冲进来,秀秀为了保护孩子,胳膊中了枪。”
吴伟东心里一紧,急忙往战壕深处跑。
刚跑进去,就看见秀秀坐在地上,王建国抱着孩子蹲在她旁边,秀秀的胳膊上缠着绷带,渗着血。
“秀秀!”吴伟东跑过去,蹲在她面前,“怎么样?疼不疼?”
秀秀看见他,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你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回不来了。”
“傻丫头,我答应过你,要带你回新化种庄稼的,怎么会不回来?”吴伟东握住她的手,她的手冰凉。
王建国抱着孩子走过来,孩子醒了,看见吴伟东,伸出小手要他抱。
吴伟东接过孩子,摸了摸他的头:“别怕,鬼子要被打跑了。”
孩子咯咯地笑了,小手抓着他的胡子。
这时,张团长走了过来,看了看战壕里的人,点了点头:“同志们,辛苦了,鬼子被我们打退了,暂时安全了。”
大家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赵铁牛靠在战壕边,看着远处:“终于能喘口气了,不知道新化现在怎么样了。”
吴伟东想起家里的父亲,想起李万财,想起吉庆镇的乡亲们,心里一阵酸楚。
“等打完鬼子,我们就回新化,看看家里的情况。”他说,声音里满是期盼。
秀秀靠在他身边,看着怀里的孩子:“到时候,我们给孩子取个名字,叫吴念国怎么样?想念国家,也想念牺牲的同志们。”
吴伟东点点头:“好,就叫吴念国,让他记住,今天的和平,是用多少人的命换来的。”
张团长走过来,拍了拍吴伟东的肩膀:“同志,你们都是好样的,等这次战役结束,我会向上级汇报你们的功绩。”
吴伟东摇摇头:“我们不求功绩,只求能把鬼子赶出去,让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张团长笑了:“好,说得好!有你们这样的同志,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仗!”
当天下午,医疗队来了,林岚给秀秀和赵铁牛重新处理了伤口。
王建国抱着吴念国,给孩子喂了点米汤,孩子又睡着了。
战壕里,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干粮,聊着各自的家乡。
赵铁牛说他是河南人,家里还有老娘和媳妇,等打完鬼子,就回家种地。
林岚说她是上海人,父母都被鬼子杀了,她参加医疗队,就是为了给父母报仇。
吴伟东说他是新化吉庆镇的,家里有父亲,还有等着他回去的乡亲们,他要回新化,种好多好多的地,让大家都能吃饱饭。
聊着聊着,天就黑了,张团长安排了哨兵,大家轮流休息。
吴伟东抱着吴念国,靠在秀秀身边,看着天上的星星。
“秀秀,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回新化?”他轻声问。
秀秀靠在他肩膀上:“快了,你看,我们现在有援军了,鬼子迟早会被打跑的。”
吴伟东点点头,摸了摸怀里的怀表,虽然表针停了,但他知道,时间在往前走,胜利也在一步步靠近。
他想起李明瑞指导员,想起奉显情,想起那些牺牲的同志。
他们没有白死,他们的血,换来了现在的希望,换来了越来越多的人站起来反抗鬼子。
“等回了新化,我就娶你。”吴伟东突然说,声音很轻,却很坚定。
秀秀的身体僵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眼泪落在他的肩膀上。
“好,我等你。”
吴念国在怀里动了动,小嘴嘟囔了几句,像是在说梦话。
吴伟东低头看着孩子,又看了看身边的秀秀,心里充满了力量。
他知道,不管以后有多难,只要他们在一起,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放弃。
因为他们的身后,是家乡,是祖国,是无数等着他们回家的人。
第二天一早,哨兵来报,鬼子又集结了兵力,看样子是要发起进攻了。
大家立刻起身,做好了战斗准备。
吴伟东把吴念国交给王建国:“建国,你带着孩子躲在战壕最里面,保护好他。”
王建国点点头,抱着孩子躲了进去。
秀秀拿起医药箱:“我跟你一起,你受伤了,我好及时处理。”
吴伟东没拒绝,他知道,秀秀虽然是个姑娘家,但比很多男人都勇敢。
赵铁牛拄着拐杖,靠在战壕边:“东伢子,秀秀,你们放心,我虽然腿不好,但还能开枪打鬼子。”
张团长走过来,手里握着一把大刀:“同志们,今天,我们就跟鬼子拼了,让他们知道,中国的土地,不是他们能随便占的!”
“拼了!”大家齐声喊,声音震得战壕都在动。
鬼子的进攻开始了,炮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战壕里的土都被掀了起来。
吴伟东拿着枪,瞄准冲在最前面的鬼子,扣动了扳机。
一个鬼子倒下了,又一个鬼子冲了上来。
秀秀蹲在他旁边,时不时递给他子弹,还不忘提醒他:“小心点,别受伤了。”
赵铁牛也在开枪,虽然腿不方便,但枪法很准,一个个鬼子倒在他的枪下。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双方都伤亡惨重。
傍晚的时候,鬼子的攻势终于弱了下来,看样子是要撤退了。
“鬼子要跑!追啊!”张团长喊着,率先冲了出去。
大家跟着冲了出去,吴伟东也跟着跑,他一边跑一边开枪,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把鬼子赶出去!
跑了没几步,他突然听见秀秀喊他:“东伢子,小心!”
吴伟东回头,看见一个鬼子举着刺刀朝他冲过来,他来不及躲闪,只能闭上眼睛。
就在这时,一声枪响,鬼子倒在了地上。
吴伟东睁开眼睛,看见赵铁牛拄着拐杖,手里还握着枪,枪口冒着烟。
“铁牛哥!”吴伟东跑过去,扶住他。
赵铁牛笑了笑,刚要说话,就倒了下去,胸口插着一把鬼子的刺刀。
“铁牛哥!”吴伟东抱住他,眼泪一下子就流下来了。
秀秀也跑了过来,看见赵铁牛的样子,捂住了嘴,眼泪止不住地流。
张团长走过来,蹲在赵铁牛身边,敬了个礼:“同志,安息吧,我们会替你杀更多的鬼子。”
大家默默地把赵铁牛的尸体抬到战壕里,简单地挖了个坑,把他埋了。
吴伟东在坟前立了个木牌,上面写着:“抗日英雄赵铁牛之墓”。
他对着坟磕了三个头:“铁牛哥,你放心,我们一定会把鬼子赶出去,不会让你白死。”
天黑了,大家坐在战壕里,谁都没有说话,气氛很沉重。
王建国抱着吴念国走过来,孩子醒了,好像感觉到了气氛不对,安安静静的。
“东伢子哥,秀秀姐,别太难过了,铁牛哥是英雄,我们要替他好好活着,好好打鬼子。”王建国说,声音很轻。
吴伟东点点头,擦干眼泪:“对,我们要好好活着,替铁牛哥,替所有牺牲的同志,打跑鬼子。”
秀秀握住他的手:“我们一起,不管有多难,都一起走下去。”
吴伟东看着秀秀,又看了看王建国和怀里的吴念国,心里重新燃起了希望。
他知道,战争还没结束,还有很多困难在等着他们。
但他也知道,只要他们团结在一起,只要还有一口气,就绝不会放弃。
因为他们的身后,是家乡,是祖国,是无数等着他们胜利的人。
第二天,天刚亮,张团长就召集大家开会。
“同志们,根据上级命令,我们要转移阵地,去支援其他战场。”张团长说,“大家收拾一下,准备出发。”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收拾好装备,带着伤员,还有吴念国,朝着新的阵地出发。
吴伟东走在队伍中间,手里握着赵铁牛留下的枪,怀里揣着秀秀绣的红星帕子。
他回头看了一眼曾经战斗过的阵地,看了一眼赵铁牛的坟。
“铁牛哥,我们走了,等胜利了,我们再来看你。”他在心里说。
队伍缓缓向前移动,脚步声整齐而坚定。
吴伟东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还会有更多的牺牲。
但他也知道,胜利就在前方,只要他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等到那一天。
等到鬼子被赶出去,等到他们能回到新化,等到能过上安稳的日子。
他摸了摸怀里的吴念国,孩子睡得很香。
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念国,等你长大了,我会告诉你,今天的和平,是用多少人的命换来的。你要记住,永远不要忘记历史,永远不要忘记那些为了国家牺牲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