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府的大门外,晨光微曦,薄雾笼罩着青石板路。阮惜文站在马车旁,目光温柔却带着几分不舍,扫过身前的一家人。星婳和寒雁紧挨着母亲,脸颊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痕,鼻音轻哽,像是怕一开口就会打破这难熬的离别时刻。
“孩子……”阮惜文伸出手,轻轻抚过两个女儿的脸颊,指尖略显颤抖,“娘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你们要照顾好自己,记得常写信回来,让娘知道你们都还好。”她顿了顿,语气里透出一丝无奈与疼惜,“还有寒雁,庄府不是个善地,若有可能,娘宁愿你像星婳一样找个真心待你的人成亲,过些安稳日子。”
庄寒雁闻言,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猛地扑进母亲怀里,声音呜咽:“娘……孩儿一定会想办法救您出来的!”她的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母亲独自面对那些风雨。
一旁的百里东君微微拱手,神情恭敬却不失真挚:“岳母大人,请您放心。我定会好好照顾星婳与姐姐,绝不会让她们受半点委屈。我们也会时常回来看望您的。”他的嗓音低沉而坚定,仿佛是在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承诺。
阮惜文点了点头,眼眶泛红,但终究还是忍住泪水,转身登上马车。随着一声清脆的鞭响,马蹄扬起尘土,渐渐远去。
星婳望着那逐渐模糊的身影,再也抑制不住情绪,伏在百里东君怀中哭了起来。寒雁则攥紧拳头,心中那份决心更加坚定——无论如何,一定要将母亲从那个牢笼般的庄府解救出来。
---
半年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段日子里,星婳、寒雁与百里东君几乎每日都奔波于田间,只为早日实验成功高产粮食,以此为由向朝廷请功,将母亲阮惜文迎回家中。
广袤的田野在烈日下闪耀着金黄的光芒,农夫们挥汗如雨,锄头撞击泥土的声音此起彼伏。他们弯腰拔草、翻动土壤,每一下动作都充满力量与专注。风拂过稻穗与麦苗,沙沙作响,仿佛低声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为了找到最佳种植方案,农夫们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调整播种密度、改变施肥方式、优化灌溉策略……他们在田埂上热烈讨论,分享经验,彼此鼓励。而星婳与寒雁也融入其中,倾听建议,记录数据,虽疲惫不堪,但眼中始终燃烧着希望之火。
终于,这一天到了。称重结果即将公布,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最终的答案。
田埂上的村民穿着洗得干净的布衣,脸上洋溢着期待的笑容。孩子们在田边嬉戏打闹,银铃般的笑声飘荡在空气中,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
铜锣骤然敲响,清脆的回声划破天际。人群迅速聚集到广场中央,管事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激动地宣布:“各位乡亲听好了!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高产粮食已经可以全面普及!多亏了百里小公子及其夫人,我们今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话音刚落,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村民们纷纷跪倒在地,嘴里念叨着感激的话语。
星婳几人连忙上前搀扶,脸上的笑容既欣慰又复杂。这一刻,她们意识到,这项成就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营救母亲,它承载了更多人的幸福与期盼。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半边天,映照在每个人兴奋的面庞上。人们谈论着今年的好收成,规划着明年的种植计划,欢声笑语久久不散。
星婳站在人群边缘,望着这一切,内心涌起莫名的责任感。她来自现代的记忆中还有许多知识,或许有一天,这些都能成为改变这片土地的力量。
夜幕降临,星空璀璨,村庄归于寂静。然而,那份因丰收而生的喜悦与自豪,却如同星辰般,在每个人心底永恒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