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蝉鸣格外喧嚣的夏天,我们还是散了。就像《百年孤独》里说的,“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毕业那天,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校园小径,我望着你的背影,满心酸涩。曾经一起许下的诺言,在现实面前如泡沫般破碎,而我只能站在原地,目送你走向远方,徒留回忆将我淹没。
在这熙熙攘攘的校园里,马嘉祺就像一个隐匿在角落的影子,无声无息,极为透明。课堂上,老师的目光总是匆匆扫过他,那目光里没有期待,没有赞赏,仿佛他是空气;课间,同学们嬉笑打闹,成群结队,却没有人会想起他,哪怕他就坐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
他的成绩不上不下,永远处于班级的中游,不会因为某次考试成绩优异而被老师表扬,也不会因为成绩太差而被老师批评。他的作业总是按时完成,工工整整,可在老师批改作业时,也只是换来一个匆匆而过的勾和一个平淡无奇的分数。
回到家中,他的家事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父母都是平凡的上班族,每天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琐碎之中,和他的交流也仅限于简单的问候和日常的叮嘱。家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什么温馨感人的时刻,一切都按部就班,平淡如水。
他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每天重复着同样的轨迹,学校、家,两点一线。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平淡地过着。
他那厚厚的刘海,像是一道屏障,不仅遮住了他的眼睛,也仿佛盖住了他的一生。他默默地看着周围的一切,却感觉自己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其中。他就像一个旁观者,看着别人的精彩人生,而自己的人生却被一层厚厚的雾霭笼罩,模糊不清,无人问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马嘉祺在这毫无波澜的生活里越陷越深,像只困在玻璃瓶中的飞虫,四处碰壁却找不到出口,彻底没了方向。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脸上,别人感受到的是新一天的希望,他却满心都是对这毫无新意一天的厌倦;夜晚,躺在狭小的单人床上,他望着天花板发呆,思考活着的意义,可每次都是在无尽的迷茫中睡去,第二天又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这种迷茫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死死缠住,连他自己都常常忽视自己的存在。在热闹的人群中,他习惯性地往后缩,仿佛自己本就不该出现在那里。他的声音总是轻轻的,生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可这种刻意的低调,换来的却是更深的孤独。
自杀的念头,就像野草一样,在他心底疯狂生长。在那些情绪低落的夜晚,他会呆呆地盯着阳台的栏杆,或者浴室的花洒,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结束生命的画面。可每当他想要付诸行动时,一个冰冷的问题就会涌上心头:又会有谁在他死后为他流泪呢?他的父母吗?他们每天忙于工作,或许只是会在葬礼上干巴巴地掉几滴眼泪,然后很快就会回归正常的生活;他的同学吗?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注意到他已经消失,就算知道了,也不过是在茶余饭后当作一个无关痛痒的谈资。想到这些,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痛得无法呼吸。
马嘉祺我就像一个影子
他想
马嘉祺我就是别人毫不在意的...影子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