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舍丹房内,青铜鼎炉泛着暗金色泽。李长生盯着鼎身上蟠虬纹路,鼻尖萦绕着陈年药渣的苦香。杨老头枯瘦的手指正划过案几上三味药材:赤精果表皮皲裂如熔岩,霜纹草叶脉泛着冰蓝,最奇的是那截焦木,分明是枯枝模样,却隐隐透出雷鸣之音。
"炼丹如修道,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杨老头屈指轻弹鼎耳,炉盖应声掀起,"赤精果属火,需用离位真火煅烧;霜纹草含水寒之气,当以坎位文火慢熬..."
李长生凝神记着口诀,掌心已沁出薄汗。三个月来他背熟了《百草经》,此刻真正面对丹炉,才知书卷上的描述不及实物万一。当师父示意他上前时,鼎炉散发的热浪激得他颈后汗毛倒竖。
"引地肺火。"杨老头话音未落,李长生并指按向鼎炉底部的巽位符纹。丹田气旋应声转动,一缕灵气顺着经脉注入符纹,炉底轰然腾起幽蓝火焰。热浪扑面而来,他恍惚看见火焰深处有莲花状光晕流转。
"控火贵在绵长,神识需如抽丝。"师父的声音似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李长生咬紧牙关,感觉灵气正被丹炉疯狂吞噬,仿佛有无数小针刺入指尖。赤精果在火焰中逐渐融成琥珀色液体,蒸腾起的雾气竟在半空凝成凤凰虚影。
突然鼎炉发出闷响,霜纹草投入的瞬间,冰火相激炸开数道电弧。李长生眼前一黑,灵气运转险些中断,千钧一发之际后心传来温厚掌力。杨老头渡来的灵气如春风化雨,助他稳住剧烈震颤的鼎炉。
"阴阳相冲时,当走中宫调和。"师父指尖在鼎身游走,带起一串清脆的叩击声。李长生福至心灵,分出一缕灵气点向震位符纹,鼎内躁动的能量顿时如倦鸟归巢,逐渐融成团莹白光晕。
三个时辰后,炉盖掀开的刹那,七粒白玉般的丹药躺在香灰里。李长生瘫坐在地,中衣已被冷汗浸透,但见那丹药表面浮动着云纹,竟是《丹道初解》里记载的"气生万象"异象。
"下品养气丹。"杨老头却摇头,"若你在凝丹时多留三分余力,本该孕出丹霞。"见弟子面露愧色,又扔过个碧玉匣子,"收丹讲究天时,未时三刻阳气最盛,需用乙木精气封存..."
夜色浸透窗纸时,师徒二人对坐饮茶。李长生捧着素陶杯,忽然发现师父杯中的茶水始终热气不散,细看竟有细小龙卷在杯口盘旋。
"可知何为修真?"杨老头忽然发问。见少年摇头,老人以指蘸茶在石桌上画了个圆圈,"天地如洪炉,万物皆是药。我等修士夺天地造化,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终求超脱轮回。"
茶水在桌面勾勒出九重台阶,每层皆有不同的云纹标记。李长生认出最底层正是自己所在的"炼气境",其上依次写着筑基、金丹、元婴等字样,最高处"大乘"二字竟引得烛火无风自动。
"炼气九层,三层一槛。你现在第三层圆满,需在丹田凝出气海漩涡,方能在暴雨夜引雷淬体,突破至第四层。"杨老头指尖停在筑基境上,"待到炼气大圆满时,便要寻找五行灵物筑就道基——比如你今日用的赤精果,便是火属灵物的一种。"
窗外忽有流萤撞上竹帘,却在触及窗棂的瞬间化作火星。李长生这才注意到,整间竹舍外墙都刻着隐匿气息的阵纹。师父袖中飞出的玉简悬浮半空,投射出幅浩瀚星图,中州大陆被群山环抱,北疆雪原闪烁着秘境光辉,南海群岛竟有巨龙虚影盘踞。
"修仙界广袤无垠,青州不过是西南边陲一隅。"杨老头挥袖抹去星图,"你现在所见,尚不及真正仙域的万分之一。"话音未落,李长生忽觉神府刺痛,方才强行记下的星图细节竟如退潮般消散。
"莫要好高骛远。"老人敲了敲石桌,"炼丹术之所以列为必修,是因丹药能补灵气、破瓶颈。下月朔日,你需独自炼成凝露丹——这是炼制筑基丹的主药之一。"
此后旬日,李长生白日进山采药,夜里研读丹方。这日他在悬崖边发现株九叶紫参,刚要俯身挖掘,突觉背后灵气波动。转身就见三尺青蛇昂首吐信,额间肉瘤已呈玉色,分明是快要化妖的征兆。
"巽位风刃!"李长生并指疾划,木剑应声射出青光。妖蛇张口喷出毒雾,却被突然卷起的山风倒吹回去。趁其视线被遮,他踏着御风诀凌空翻身,木剑精准刺入七寸。
妖蛇毙命的瞬间,体内逸出缕灰气。李长生按照师父所授法诀,用玉瓶收了这缕妖兽精气。夕阳将坠时,他背着装满药草的竹篓下山,没注意到林间有双眼睛正盯着他手中玉瓶。
月圆之夜,丹房地面铺满星辉。李长生将妖蛇精气注入鼎炉时,炉火陡然转成青紫色。这次不用师父提醒,他主动分神操控三处符纹,鼎炉旋转间带起细小的灵气旋涡。当丹成之际,屋顶月光竟如银练垂落,七粒凝露丹表面浮现月牙纹路。
"丹引月华,算是摸到中品门槛了。"杨老头难得露出赞许之色,却突然皱眉望向东方天际。李长生顺着视线看去,只见启明星旁有赤芒一闪而逝,快得像是错觉。
"明日开始,为师教你炼制符箓。"老人转身时,袖中滑落的黄符无风自燃,灰烬落地竟拼出个警示的"慎"字。李长生刚要细看,山风忽起,符灰转瞬散入夜色,仿佛某种无声的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