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元三十年载,敌军来犯,当今圣上携其贵妃及30万禁军逃跑,朝廷一片混乱。
“皇上弃国逃跑了!”这消息如一道惊雷,瞬间在京城炸开。街头巷尾,百姓们惊慌失措,奔走相告。有的人瘫倒在地,眼中满是绝望;有的人匆忙收拾细软,打算跟着逃难。城中店铺纷纷关门,集市一片狼藉,货物散落一地,无人顾及。
朝堂之上,大臣们乱作一团。年轻的官员颤抖着双手,怒声吼道:“国之安危系于圣上,如今圣上竟弃社稷百姓于不顾,这可如何是好!”年轻的武将则拔出佩剑,高声喊道:“我等愿率城中余部,与敌军决一死战,护我山河!”然而,更多的官员只是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哭声、骂声、争吵声交织在一起。
而在大臣们心惊胆战时,国师的一道话惊醒众人。“紫薇西移,命盘现异人。师家现任家主身带天运,命格非凡,是这乱世的变数,唯有她能让乾坤扭转,挽狂澜于既倒,扶南陵之将倾。”
老宰相的眉头拧成个死结,双手撑着桌案,颤声道:“国师,这师家现任家主,不过是个女子,怎能担此救国重任?国家大事,岂容儿戏!”众臣交头接耳,神色满是质疑与忧虑。
国师长叹一声,袍袖一甩,“诸位有所不知,师家历代钻研奇门遁甲、阴阳术数,这位家主天赋卓绝,更是青出于蓝。她虽深居简出,却尽知天下大势,此乃上天降下的转机,不容错过。”
太子心急如焚,拱手道:“事不宜迟,还请国师速速派人请师家主入宫。”
国师领命而去,不多时,便抵达师府。朱漆大门缓缓打开,师长羡一袭淡紫色古风长袍,精致的花纹点缀其上,更显典雅。她长发乌黑亮丽,高高束起,配以镶有紫宝石的发饰,华丽又不失灵动。眉眼细长,紫色眼眸如幽潭般深邃,眼尾微微上挑,透着几分妩媚与清冷,整体气质出尘,宛如画中仙子。
国师拱手行礼,尊道:“见过师家主。如今国势飘摇,敌军压境,朝堂上下忧心忡忡。幸得上天庇佑,让您这样的奇女子现世,还望您能出手相助,解我朝于倒悬。”
师长羡秀眉上挑,似嘲讽,道:“国师大人倒是忠心耿耿,但圣上都已弃国而逃,我一个弱女子,又能做些什么?难不成靠奇门遁甲去击退那如狼似虎的敌军?”
国师神色诚恳,向前一步,“师家主莫要推辞,如今局势虽危,但您身负天运,定有扭转乾坤之能。圣上虽逃,可我朝根基未损,城中尚有不少忠义之士愿为国效命,只需您略施妙策,必能重整旗鼓。”
师长羡微微垂眸,陷入沉思。片刻后,她抬眼望向远方,道:“好啊,既然国师如此信任,我便一试。只是丑话说在前头,若我尽力之后仍无力回天,还望诸位莫要迁怒于我。”
国师大喜,连忙拜谢,“师家主深明大义,实乃我朝之幸!还请您即刻随我入宫,与众臣商议御敌之策。”
师长羡点点头,转身回府简单收拾了一番,便随国师前往皇宫。朝堂之上,原本混乱不堪的大臣们,见到师长羡到来,顿时安静了下来,目光中既有好奇,又有怀疑。
师长羡不慌不忙,缓步走到众人面前,扫视一圈后,开口道:“敌军来势汹汹,正面硬拼并非良策。我已派人去探查敌军虚实,想必不久便有消息传来。在此期间,我们可先稳定民心,城中百姓是我朝根基,民心若安,士气便稳。”
一位文官面露难色,“师家主,如今圣上逃跑,百姓人心惶惶,如何能安稳得住?”
师长羡微微一笑,“可张贴告示,告知百姓朝廷并未放弃,各路勤王大军正在赶来,同时打开官仓,赈济灾民,让百姓有饭吃,自然就不会慌乱。”
太子连忙点头,“此计甚妙,我这就派人去办。”
这时,一名侍卫脚步匆匆,身影迅速闯入殿内,“扑通”一声跪地禀报道:“师家主,您早前吩咐探查的敌军情报现已带回!”声音略显急促,却在寂静的朝堂中格外清晰。
师长羡神色镇定,伸出白皙修长的手接过那份被汗水浸湿一角的情报。她微微低头,眼神专注,一行行文字快速扫过,脸上未有丝毫慌乱。时间仿佛在此刻凝固,大臣们都紧紧盯着她,大气都不敢出。
片刻之后,师长羡轻轻合上情报,嘴角缓缓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那笑容如同穿透阴霾的一缕阳光。她抬起头,目光从容地环视一圈,缓缓开口:“诸位,我已有破敌之策。敌军看似气势汹汹,实则内部隐患重重。他们长途奔袭,后勤补给线拉得极长,且各部之间协调并不顺畅。”
她移步到巨大的军事沙盘旁,玉手轻点在地图上标注敌军的位置,继续说道:“我们可先派遣精锐小股部队,扮作流民,潜入敌军后方,对其粮草辎重进行骚扰和破坏。同时,在敌军的必经之路上,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
说着,她拿起几枚代表军队的棋子,在沙盘上灵活移动,模拟作战局势:“等敌军被后勤问题困扰,行军速度放缓且人心惶惶之时,埋伏的部队突然出击,打乱他们的阵脚。而此时,我们再派出城中主力部队正面迎击,前后夹击之下,敌军必败。”
随着她清晰且有条理的讲述,众人原本因忧虑而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开始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一丝久违的希望在众人心中悄然升起,仿佛在绝境中看到了一丝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