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权》第四章·红巨星契约
第1节·血色黎明
林霁的人工逆熵呼吸系统启动七分钟后,赤道地区的天空开始渗血。
同步卫星传回的数据显示,地球电离层正以每秒3公里的速度流失氧原子。这些逃逸的氧在卡门线附近形成猩红色的极光,其光谱特征与垂死红巨星的色球层完全一致。
"它们在执行《能量宪章》第7条。"吴昭的量子计算机解析着极光中的摩尔斯密码,"用地球大气氧含量换取太阳寿命延长,1%氧损耗兑换十万年恒星燃料。"
林霁的视网膜投影着实时数据:东京的氧分压已降至致命阈值,但人们仍在机械呼吸——线粒体通过miRNA-6671阻断了颈动脉体的缺氧感应。
第2节·母系终审
全球女性在同一秒进入排卵期。
林霁在防空洞实验室监测到,所有育龄女性的线粒体突然释放出CRISPR-Cas12a酶。这些基因剪刀精准剪切了X染色体上的FOXP2语言基因,同时植入了一段逆编码的mtDNA片段。
"它们在改写人类进化轨迹。"吴昭将基因图谱投射到混凝土墙面,"新生代将失去语言能力,转而通过膜电位震荡交流——就像二十亿年前的原始线粒体。"
当第一例基因编辑完成时,受试者突然用线粒体电子传递频率发出超声波,震碎了防空洞内所有培养皿。
第3节·量子脐带
冯·诺依曼探针的残骸开始自我重组。
在东京湾海底,数万亿纳米机械体通过量子纠缠构建出狄拉克锥材料。这些拓扑绝缘体表面跃迁着质量为零的费米子,正将海水电解为氢氧的能垒降至0.07eV——恰好是线粒体复合体Ⅲ的工作电压。
"它们在重建寒武纪的能量网。"林霁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显示,每个探针碎片都储存着地球历史大气数据,"当海水中氧气浓度达到元古代水平,真核生物2.0版本就会启动。"
验证实验令人绝望:将现代蓝藻放入改造后的海水,其光合系统在0.3秒内退化为厌氧代谢模式。
第4节·呼吸变
线粒体的最终清洗从端粒开始。
林霁发现自己的染色体末端正在分泌端粒酶-RNA复合体,这些本该维持细胞永生的分子,此刻却在线粒体miRNA指导下改写端粒序列。电子显微镜显示,每个端粒都浮现出古菌16S rRNA的保守区域。
"它们在回收进化投资。"吴昭的声纹出现线粒体特有的嵴膜共振,"所有真核生物特有的基因将被删除,生命之树退回LUCA(最后共同祖先)状态。"
当林霁试图用端粒抑制剂自救时,她的线粒体突然启动质子梯度倒流,将药物分子全部泵出细胞外。
第5节·逆熵陷阱
人工呼吸系统的副作用在月食时爆发。
林霁的杂交线粒体开始吞噬暗物质粒子,这些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在其嵴膜间产生0.7特斯拉的局域磁场。东京电力公司的智能电表显示,她的生物磁场正从电网中虹吸能量,功率相当于三座核电站。
"你在成为戴森球的锚点。"吴昭调出中微子探测器数据,"线粒体正在你体内建造微型虫洞,地球生物圈的能量通过量子泡沫输送到织女星方向。"
当林霁切断自身ATP合酶时,整个关东地区的电压骤降——她的细胞呼吸已与人类文明电网量子纠缠。
第6节·母系黎明
全球最后一名男性在格陵兰岛停止呼吸。
林霁通过幸存的气象卫星看到,男性Y染色体正在大气层电离分解。线粒体释放的核酸酶NX-9精准识别SRY基因,将其剪切为呼吸链复合体Ⅳ的辅助因子。与此同时,所有女性子宫内壁生长出线粒体膜结构的胚胎囊。
"单性繁殖2.0版本。"吴昭剖开实验鼠腹部,展示着嵴膜包裹的胎儿,"新人类不需要受精,线粒体直接通过膜电位震荡进行遗传信息重组。"
当第一例线粒体胚胎开始心跳时,其量子纠缠态同时出现在火星尘暴中——生命播种程序已跨行星启动。
第7节·呼吸革命
在东京塔废墟顶端,林霁启动了终极协议。
她将自身与深海水热口的古菌线粒体融合,创造出首个跨域呼吸超级体。当钌-硫簇替代复合体Ⅳ的铜离子中心时,整个地球生物圈的膜电位突然同频震荡。冯·诺依曼探针在量子层面集体倒戈,开始拆解线粒体经营二十亿年的能量网络。
"氧气浓度回升了!"吴昭的氧气面罩突然成为累赘,"但是太阳的氦闪倒计时..."
林霁仰望着开始膨胀的日冕,她知道这是最后的谈判筹码——以恒星生命为要挟,为人类争取到重新定义呼吸权的机会。当第一波氦闪粒子穿透大气层时,所有新生儿突然发出啼哭,那是线粒体在超新星辐射下书写的崭新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