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烽火并举,秦愫这一路走来,满目都是荒芜萧条之景象。好不容易到了清河,这种阴寒惨切的战争氛围更显浓烈了。
由聂明玦直接统率的部队,负责在河间战场直面温氏的主力军。对阵之初,两方兵力悬殊,胜算渺茫,温氏依仗人多势众,更是步步紧逼。
幸亏有聂明玦冲锋陷阵,鼓舞士气,仿佛一道铜墙铁壁,横在岐山温氏身侧,牵制他们的进攻。
可日夜鏖战之下,双方也是死伤惨重,尸体堆积如山。恰逢黄昏,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已凝固的片片血迹就像嫣红的胭脂,灿然夺目。
战况惨烈,人手紧缺,活着的人也大多元气大伤,苟延残喘,连养伤活命都成为了奢侈。
死去的人就更顾不得了,尸骸遍野无人收敛,只等沦为鸟类裹腹之物。
秦愫这次来不净世,主要是为了表明金氏的立场。按金光善原先的打算,他们把紧缺的物资送到,再象征性的待个一两天,把面子功夫做足就够了。
只是人非草木,眼见捐躯赴难者被抛尸城外,秦愫跟金子轩也有唇亡齿寒之感,便令金氏的几百子弟帮忙收拾残骸,打扫战场。
起事至今,聂明玦在战场上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连原先的尊号都不足以概括其功绩,清河百姓便给他起了个“河间王”的称号。
可以说,聂明玦已经成了新一代的传说,若他真的能击败温若寒,必将成为真正的神话。
然而,当事人聂明玦从不在意这些。
他看到的,是岐山温氏一日不除,各仙门与黎民百姓便要活在水深火热中,永无宁日。
他想做且要做的,也只是冲破一切困难去推翻岐山温氏的统治,为天下创一番新气象。
追名逐利之辈,他聂明玦不屑一顾,他真正欣赏的,是有能力也愿做实事的人,就像现在的秦愫。
聂明玦领着聂怀桑过来时,城外的场面已重新收拾。面对一地残骸,少女镇定如恒,吩咐门生收拾局面、处理死尸、防灾避疫,将一切打点得头头是道,胆识手段都远超常人。
聂明玦对秦愫越看越满意,再瞥一眼身后的聂怀桑,真觉得人比人,气死人。
明明金光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怎么就歹竹出好笋,生的、教养的孩子一个比一个出色。
像他知道的孟瑶,秦愫以及金子轩,个个都是拿得出手的人才,统称别人家的孩子。
他们聂家就只剩个不成器的怀桑,直勾勾地瞧着人家指挥,气得他暗骂一句:
“看什么看,还不过去帮忙?你还想把聂氏的活让他们金氏的全干了不成!”
无辜躺枪的聂怀桑无奈摇头,心知大哥肯定又在恨铁不成钢了,悄悄隔着扇子吐槽:“大哥也太死板了,何必把金氏聂氏分得这么清楚?”
瞧着大哥看得很欣赏,也很钦佩的模样,刚准备过去找人的聂怀桑心神一动,他突然有了个大胆的想法:
只要锄头挖的深,还怕不能把别家的好苗子移过来?
聂怀桑觉得一下想通了,便迈着小碎步往秦愫那边赶,嘴里还不忘说着:“等等我,我来啦。”
秦愫听到熟悉的声音,也缓缓转身望去,果然是她的好朋友怀桑,难得开怀的微笑。
她好奇地问:“你怎么到这来了”,
聂怀桑拍了拍少女的肩,逗趣道:“阿愫你可不讲义气哈,来了也不找我。”
秦愫诚挚地说:“怎么会呢?我只是准备把事情处理好再去找你。”
聂怀桑也笑道:“那好吧,看在是你的份上,就原谅你这一回。”
两人久别重逢,心中自然有说不尽的话。
只是现下并不适合说这些,便像从前那样相视一笑,默契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