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笼罩在这邪门阵法中,易文君深知今天他们是要动真格的了,要是不把压箱底的功夫拿出,怕是真如对方所言,再也走不出这里了。
王一行与易文君深深的对视一眼,便再次一掠而起,弃剑直攻诸葛云。易文君又看向呼吸颇为急促的叶鼎之,沉声问:“叶大哥,这最后反败为胜的机会,我们可以交给你吗?”
叶鼎之叹了口气,幽幽道:“放心吧,我也还有一记杀招未出,这一招之后,若是不能取胜,我会先往无间地狱为你们开路的。”
就在他们交谈往来的几句话中,王一行已经与诸葛云交手了十数招,双方都没有使用任何武器,居然纯以指掌对招。
王一行所用的武功,已经让正面迎战的诸葛云看出端倪,想必这就是道家的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施行这九字法诀和相应手印时,需将强大的念力、真气与技法三者融于一体,顷刻间就能以这指决搅动自然,发挥逆转乾坤之力,斩神灭鬼于弹指之间。
可惜,诸葛云心中暗念:这一招对同境界者自然所向披靡,在他面前终究是班门弄斧了。
不以为意的他迎风直立于原地,正准备变化手中招式,借用阵法之力转移这扑面而来的道家真气。
就在他刚通过周身的气流转走王一行的攻击后,诸葛云却忽的犹疑了。
为什么?他也说不上来。
只是一种玄乎其玄的直觉!
真正有闯荡江湖翻过风浪的人会知道,有时候,直觉要比判断力还要管用。直觉往往已包括了先天的敏感和后天的经验,正如野兽的嗅觉一样灵敏。
事实证明,他的感觉没错,因为他只有自己一个,而对面却有三人,尽管在实力面前,诸葛云毫不犹豫地将他们视为蝼蚁。
可是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
匹夫之怒,血溅五步,而此刻易文君离他的距离不过咫尺。
在与敌人生死决斗的紧要关头,易文君亦是全力出手,但是她方才与王一行、叶鼎之联手,也不过负隅顽抗而已。
可就在这绝顶的压力中,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她忽然领悟了一件事:光明短促,黑暗亘长,尤其诸葛云出现在黑夜当中,便能借黑暗之力挪为己用。
所以在这里他强大无边,几乎像黑夜一样无可抵御。
可易文君相信,邪不压正,黑不如白,只要信念坚定,一样可以激浊澄清。
既然黑暗当道,那她便放手一战,唯有失去,才能得到,方能得道。
人生如此,尘世如此,心境更如此!
所以诸葛云根本躲不过这背叛命运的心剑!
任谁也没想到,在这紧要关头,她竟能突破心中的阴霾和压力,以心发剑,凭指发剑,而且是无剑之剑,志在必得。
易文君终是重创了诸葛云,但她自己也将全部的内力修为聚在这一击中,此刻也无力地瘫倒在地,跟同样重伤的王一行面面相觑,苦中作乐。
诸葛云万万想不到自己会栽在这两只蝼蚁手上,硬生生破去了他的孤虚之阵,害的他被迫忍受境界反噬的滋味。
“你们很好,但是,还不够好,让我送你们下地狱吧。”
诸葛云怒极反笑,神色癫狂扬言着要杀尽所有人。
可他忘了,这里倒下的只有两人,除去眼中钉百里东君,无名剑客叶鼎之还没出手。
——看不见的危机才是真正的危机。
但对倒地的易文君和王一行来说,危机就是转机,他们已经为叶鼎之创造了最后的机会,同生还是共死,都在他的一念之间了。
化身怒目金刚,不动明王的叶鼎之向胜券在握的诸葛云连挥三拳。
第一拳正中他的脸,随后整个人都飞了出去。
第二圈锤在他心口,使他连吐三口心头血。
最后一拳落在头顶,力冠泰山,就地升天。
叶鼎之终于给出了答案:少年,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