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川中往事
本书标签: 现代 

十八星照夔门

川中往事

武昌起义的烽烟飘过三峡时,周明礼正在夔门古栈道上拓印石刻。桐油拓包扫过"重振川江"四个魏碑大字时,他突然发现石缝里渗出暗红铁锈——那是宣统元年川汉铁路公司埋设的界桩,此刻竟在秋霜中泣血。

"先生!汉口急电!"少年伙夫赤脚奔上栈道,草鞋底粘着《民立报》的残页。头版照片里,武昌起义门的十八星旗被江风吹成满弓,旗杆下倒伏的清军尸首腰间,赫然别着川汉铁路的工程锤。

周明礼的拓纸在风中乱舞。墨迹未干的拓文显出新纹路——那些看似随机的石纹裂隙,竟组成保路同志军攻打龙泉驿的阵型图。他摸出赵三小姐临别所赠的铜制圆规,针尖刺破拓纸的刹那,夔门两岸突然回荡起汽笛长鸣。

"是蜀通轮!"挑夫们扔下货担涌向崖边。本该停运的川江货轮逆流而上,烟囱喷出的煤灰里裹着传单,铅印的"鄂军都督府告全川同胞书"飘满江面。王德顺用斧头勾起一张,背面竟是汉阳铁厂的钢轨订单,订货方署名"中华民国军政府"。

赵三小姐的白马在此时踏碎江雾。她手中不再是龙泉驿的北斗钢剑,而是缠着十八星旗的测绘仪:"武昌来的测绘队被困巫山,带队的说见过家父的绝笔..."话音未落,夔门绝壁上炸开弹痕,奥匈帝国的山炮将"重振川江"石刻轰成齑粉。

三人退入古栈道时,周明礼的桐油拓包被弹片划破。墨汁混着石粉淌进江涛,竟在漩涡中凝成川汉铁路全图。赵三小姐的测绘仪突然疯转,镜筒里映出对岸伪装成礁石的炮台——克虏伯120毫米舰炮的炮管上,烙着茶馆紫铜茶炊的饕餮纹。

"是德国人的手笔。"王德顺用斧背敲击岩壁,回声里夹着钢轨震颤的嗡鸣,"他们在拿我们的铁路线练炮!"

夜半暴雨倾盆,周明礼在神女峰洞窟点燃血柏木牌。火光中,当年龙泉驿的土炮阵地图在洞壁显形,每个炮位都新增了德文标注的射程参数。赵三小姐突然割断马尾,发丝在暴雨中结成缆绳,系着茶炊残片垂向江心——残片触水的刹那,江底升起七根锈蚀的钢轨,拼成北斗七星阵。

"这是宣统二年沉江的铺轨材料。"周明礼的圆规在钢轨上划出火星,"家父的日记提过,德国工程师故意在淬火时..."

对岸突然亮起探照灯。王德顺的斧头劈断缆绳,茶炊残片裹着发丝坠入江底。钢轨阵发出龙吟般的共振,奥匈炮舰的螺旋桨瞬间停转。赵三小姐趁机抛出测绘仪,镜片折射的月光在炮台弹药库门上烧出个"川"字。

"放!"

少年伙夫的吼声带着龙泉驿的硝烟味。三尊伪装成镇河神兽的土炮同时怒吼,汉阳造的开花弹在探照灯光柱中炸成火网。周明礼看见弹片上的《孟子》残句嵌入炮台钢板,"民贵君轻"四个字在爆炸中熔成赤金。

晨雾散尽时,江面漂满德文图纸。赵三小姐的十八星旗裹住幸存的测绘队员,旗面血渍未干处显出水印——竟是川汉铁路缺失的巫山隧道图纸。王德顺的斧头突然在钢轨上磕出川剧鼓点,两岸纤夫应声唱起新号子:"十八星,照夔门,铁路修到民国门..."

上一章 铁轨上的野菊花 川中往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洪流中的道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