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川中往事
本书标签: 现代 

钢轨上的新青年

川中往事

民国八年五月的风掠过成都少城公园,周明礼在"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下嗅到了硝烟与油墨的混合气息。新到的《新青年》杂志被学生们传阅着,封面陈独秀的肖像下方,粘着片焦黄的川汉铁路债券残片。

"周先生,北京来电!"赵三小姐的短发被江风吹乱,法兰绒学生装上别着汉阳造的弹壳胸针。她展开的密电纸上,五四运动的传单与川汉铁路示意图重叠,段祺瑞用红笔圈住济南站:"日资渗入胶济线,路权危矣。"

纪念碑基座突然传来凿击声。王德顺的斧头在青石上迸出火星,露出埋藏七年的紫铜茶炊残片。少年伙夫——如今已是川军测绘员——用德制游标卡尺丈量裂痕:"北斗第七星偏移三毫,对应汉口租界新设的日清汽船会社。"

入夜,三人潜入九眼桥货栈。成捆的《新青年》下压着东洋铁轨,每根都刻着"满铁"标识。周明礼的茶炊残片触到钢轨时,饕餮纹突然渗出血珠,在月影里显出一行日文:"支那铁路改造计划书"。

"这是家父的手笔!"赵三小姐的钢笔尖划破图纸。1911年沉江的赵董事签名竟出现在大正八年的文件上,印章边缘的暗纹与茶馆血泊中的道钉完全吻合。王德顺的斧柄突然震颤,北斗纹指向货栈暗室——三百根川汉铁路正品钢轨正被熔成铁水,浇铸成日本陆军的三八式步枪枪管。

端午节的龙舟号子掩盖了爆炸声。周明礼点燃《新青年》杂志,火光照亮江底沉没的德制炮舰。当年巫山爆破时消失的毒气钢轨,此刻正被日本潜水员打捞,改装成移动毒气发射车。

"他们在复刻段祺瑞的把戏!"少年测绘员的铁笔套刮过日文文件,显影出德国军火商的鹰徽。赵三小姐的白马突然惊嘶,马鬃里藏的微型胶卷开始自燃——那是吴玉章托付的《四川学生联合会宣言》,此刻却显出新式铁路设计图。

嘉陵江的夜雾里,重庆留法预备学校的灯火通明。周明礼混入学子中,听见熟悉的川音正在诵读《共产党宣言》。讲台上的青年突然展开卷轴,保路同志军的血书与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的抗议书并列,墨迹在汽灯下交融成新的《破约保路宣言》。

"同学们看这里!"青年教师的教鞭点在川汉铁路全图上,"当年列强用钢轨吸我们的血,现在日本人要用铁路捆住中国的四肢!"他撕开地图衬纸,露出的竟是汉阳兵工厂的枪械图纸,每处零件都标注着对应的铁路术语。

货轮鸣笛划破夜空。王德顺的斧头在日资码头劈出火星,点燃暗藏的沥青火药。赵三小姐的学生装被气浪撕破,露出的阴丹士林布衫上浸满茶炊残片的铜锈。当日本水兵冲出货舱时,三百学生举着火把从朝天门涌来,手中的《新青年》杂志在江风里燃成火龙。

周明礼在混战中摸进轮机舱。压力表上的德文刻度正在融化,表盘玻璃映出他鬓角的白发。茶炊残片插入蒸汽阀门的刹那,整艘货轮发出垂死的呻吟,当年夔门爆破的共振波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将满铁钢轨震成齑粉。

晨光中,学生们用日制铁轨在沙洲上拼出"还我青岛"。赵三小姐的白马踏浪而来,马尾系着的《新青年》旗帜掠过江面,将东洋人的铁路时刻表烧成灰烬。王德顺的斧头最后一次劈向钢轨,北斗纹路里迸出的不再是火星,而是龙泉驿古战场深埋的银杏嫩芽。

"该换轨了。"周明礼将五四传单塞进枕木缝隙。当第一列插着马克思画像的列车驶过成渝铁路时,他听见地底传来七千万川民骸骨的共鸣——那声音与北平学生的呐喊,正在破碎的神州大地上共振成新的铁流。

上一章 铁龙睁目 川中往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道钉里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