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在他肩上,感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战争还未结束,北狄主力仍在逼近。但此刻,在这星空下,至少我们还能拥有片刻安宁。
远处传来马蹄声,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报!京城急件!"
南珩接过信件,借着火光阅读,脸色渐渐凝重。
"怎么了?"我问。
"北狄可汗亲率十万大军,已突破第二道防线,正向青峪关杀来。"他沉声道,"更糟的是,他们带来了更多弩车...足有二十辆!"
我倒吸一口冷气。三辆弩车已经让我们损失惨重,二十辆齐发,青峪关恐怕撑不过半日!
"还有..."南珩继续道,"北狄可汗放出话来,说要活捉沈寒的女儿,为他死去的儿子报仇。"
"他儿子?"
"就是当年被沈将军斩杀在北疆的北狄大王子。"南珩解释道,"看来这是场复仇之战。"
我站起身,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养母,你留给我的不仅是爱和庇护,还有未了的恩怨。但我不怕,我会像你一样,挺直腰板迎接一切挑战。
"传令下去,"我对传令兵说,"全军戒备,准备迎接大战。同时派人回京求援,特别是多带火箭和火油来对付那些弩车。"
传令兵领命而去。南珩走到我身边,轻轻揽住我的肩膀:"怕吗?"
"有你在,不怕。"我握住他的手,"我们一定能守住青峪关,守住养母曾经守护的这片土地。"
远处,北方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连片的火光——那是北狄大军正在逼近。明天,将是一场生死较量。但今夜,就让我们暂时放下一切,在这星空下,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
黎明前的青峪关笼罩在压抑的寂静中。我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北狄军营连绵数里的火光,胸口如同压了一块巨石。二十辆弩车——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守将绝望。
"想什么呢?"
南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披甲执剑,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眼神坚定如铁。自昨日收到战报后,他便再未合眼,与我一同布置防御。
"想我养母当年是如何以少胜多的。"我指向远处的火光,"北狄军兵力是我们的五倍,还有那些可怕的弩车..."
"但你养母没有这个。"南珩从怀中取出一支精致的铜管,"昨夜刚到的新武器——'火龙出水',兵部最新研制的火器,专克弩车。"
我接过铜管细看,表面刻着精细的纹路,一端有引信,另一端是发射口。虽然小巧,却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怎么用?"
"点燃引信,对准目标。"南珩示范着,"能喷射出数十步远的火焰,专门烧毁弩车的木质结构。"
"好东西!有多少?"
"只有五十支,得省着用。"南珩苦笑,"兵部说制作工艺复杂,短时间内无法量产。"
五十支对二十辆弩车,意味着我们必须精准打击,容错率极低。我正想细问,城下突然传来急促的号角声——北狄军开始集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