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蜀中李氏风流
本书标签: 古代 

赤流万里

蜀中李氏风流

##**第一节:大渡河寒**

民国二十四年五月,大渡河挟着雪山的怒吼奔涌而下。李守业伏在安顺场乱石滩后,浪涛声盖过对岸川军的枪栓响。老船工帅仕高撕开羊皮筏,内层竟裱着泛黄的翼王石达开《渡江图》,朱砂标注的漩涡暗流与当下分毫不差。

“石达开没走通的死路,红军要闯出生门!”杨得志将竹篙插入河床,篙头铜箍刻着太平天国的“圣”字。十八勇士腰缠浸透桐油的麻绳,绳索另一端系在帅家祖传的镇河铁牛上——那头咸丰年间沉入河底的铁牛,今夜成了红军的锚桩。

---

##**第二节:彝海结盟**

冕宁彝区的索玛花染红山脊,小叶丹披察尔瓦(披风)立于海子边。刘伯承解下佩刀,刀鞘上的赤金纹路与彝人祖传的“兹莫”(首领)银饰交相辉映。歃血酒盛在鹰爪杯里,血珠滴入海水时,千年未动的祭祖经幡突然无风自动。

“红军卡莎莎(谢谢),彝人红军亲兄弟!”小叶丹挥刀割断九十九根麻绳,奴隶娃子们将捆手的绳索抛入火塘。火焰窜起三丈,映得彝文《勒俄特依》史诗中的英雄支格阿鲁像在石壁上起舞。

---

##**第三节:铁索惊魂**

泸定桥的铁链在寒风中铮鸣,对岸机枪喷吐的火舌舔舐着十三根悬空的魂。廖大珠带领的突击队将门板铺向虚无,板缝漏下的江水打湿《共产党宣言》手抄本。李守业攀在铁索上,掌心被冰霜黏住,恍惚看见同治年间铸链匠的鬼魂在浪尖举锤——那铁环上的“陕”字钢印,原是左宗棠西征时的遗物。

川军浇下的桐油燃成火河,苗族战士王东保甩出竹筒水龙——竹节里灌满彝海圣水,竟将烈焰浇成青烟。对岸藏兵碉楼忽传《格萨尔王》唱词,守军枪口不觉低垂三分。

---

##**第四节:雪山星图**

夹金山雪崩的轰鸣中,红四方面军的路标时隐时现。藏族向导扎西旺堆展开唐卡,冰川裂缝竟与文成公主入藏路线重合。徐向前用望远镜扫过雪线,突然高呼:“那不是路标,是张国焘部的电台天线!”

雪粒在空中凝成六角冰晶,每片都映着达维会师桥的轮廓。李守业刨开冰层,发现红一、四方面军战士用刺刀刻下的星图——北斗指向陕北,南斗指着赤水河。扎西旺堆捧来青稞酒,酒碗里浮着酥油花的五角星。

---

##**第五节:赤河永继**

达维会师桥的木桩裹着牦牛皮,朱德与徐向前相拥时,桥下梭磨河突然改道。李守业将通江银耳菌种撒入河水,菌丝在激流中织成红星。扎西旺堆的《格萨尔王》唱本被风掀开,史诗末尾添了新篇:“汉地来的菩萨兵,马蹄莲开在雪山顶……”

暮色中,康巴土司的碉楼升起红旗,经幡与红旗在风中纠缠成螺旋。李守业望见雪山融水染红整条梭磨河,恍如一条巨幅哈达飘向延安。

上一章 川陕星火 蜀中李氏风流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太行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