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那个闷热的夏夜,整个南方小城都被暑气包裹着,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街边的榕树无精打采地垂着枝叶,连平日里叽叽喳喳的麻雀,此刻也躲在树冠里,没了声响。
林晓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短袖T恤,搭配一条黑色布裙,脚蹬一双旧凉鞋,行走在潮热的空气中。她的短发被汗水微微浸湿,贴在脸颊两侧,手中紧紧握着一本速写本,那是她形影不离的宝贝。她本是为寻找绘画灵感,在城中漫无目的地闲逛,偶然听闻一处废弃工厂正在举办地下摇滚演出,好奇心驱使她循声而去。
废弃工厂里,昏黄的灯光在弥漫的烟雾里摇曳闪烁,好似随时都会熄灭。空气中混杂着汗水、香烟味和年轻人身上特有的荷尔蒙气息,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破旧的舞台上,几盏射灯聚焦在一个身影上,那便是苏然。
苏然穿着一件黑色皮夹克,拉链随意地拉着,露出里面印着摇滚乐队标志的破旧T恤,下身搭配一条满是破洞的牛仔裤,腰间系着一条铆钉皮带。他身形挺拔,抱着一把原木色吉他,身体随着节奏肆意摇摆,灯光洒在他脸上,勾勒出他高挺的鼻梁和坚毅的下巴。他微闭双眼,眉头微皱,全身心沉浸在音乐之中,歌声穿透嘈杂的人群,饱含着青春的激情与对自由的渴望,直直钻进林晓心里。
林晓站在台下,仰望着舞台上的苏然,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被施了定身咒。她从未见过这样充满魅力的人,他的歌声、他的动作、他身上散发的独特气质,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将她深深吸引。周围人群随着音乐疯狂跳动、呐喊,可林晓却感觉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舞台上的苏然。她被这份突如其来的心动冲击着,脸颊微微发烫,心跳如鼓。
演出结束,人群渐渐散去,喧闹声逐渐平息,只剩下工厂里杂乱的脚步声和人们的谈笑声。林晓犹豫了片刻,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走向苏然。苏然正弯腰收拾着吉他,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额头。
“你……你的演出太棒了!”林晓走到苏然面前,紧张地开口,声音微微颤抖,脸颊因为羞涩而泛起红晕。
苏然抬起头,看到眼前这个短发女孩,她的眼睛明亮清澈,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正满含欣赏与真诚地看着自己。他嘴角上扬,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两个浅浅的酒窝若隐若现:“谢谢!看你不像是经常来这种地方的人,你是怎么找到这儿的?”他的声音因为刚才的演唱有些沙哑,却带着一种独特的磁性。
林晓微微低下头,把玩着手中的速写本,小声说道:“我在附近找画画的灵感,听到这边有音乐声,就好奇过来看看。没想到……听到了这么精彩的演出。”说着,她抬起头,目光再次与苏然交汇。
“你喜欢画画?”苏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我觉得音乐和绘画都是表达内心的方式,好多搞艺术的人,对这两者都有独特的感悟。”
一提到绘画,林晓的眼睛亮了起来,紧张感也瞬间消散:“是啊!我特别喜欢用画笔记录生活里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比如清晨街边肠粉店冒出的热气,傍晚巷子里洒下的夕阳……那些平凡又温暖的瞬间。”她一边说着,一边翻开手中的速写本,给苏然展示里面的画作,有街边的老房子、晒太阳的老人、玩耍的孩童,每一幅都充满生活气息。
苏然接过速写本,仔细地看着每一幅画,不时发出赞叹:“你的画好有生命力!我感觉从这些画里能看到这座小城的灵魂。我写歌也是,想把生活里的喜怒哀乐、对梦想的追求都融入进去。”
两人站在工厂外老旧的路灯下,昏黄的灯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们从梵高的《星空》聊到崔健的摇滚,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聊到对未来的憧憬,话语如决堤的洪水,怎么也说不完。偶尔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驱散了些许暑气,却吹不散两人之间涌动的炽热情感。不知不觉间,爱情的种子在这个闷热的夏夜,悄然种下,在他们心底生根发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