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秦吹民国
本书标签: 古代  历史穿越 

第三章 龙的咆哮

秦吹民国

烽火西渡:蒙恬的欧陆博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撕裂华北平原。咸阳军校的沙盘推演骤然停滞,蒙恬猛然扯下军帽,额前碎发被冷汗浸透。虎符吊坠撞在迷彩服上发出清脆声响,他盯着地图上"宛平"二字,喉结剧烈滚动:"倭寇竟重演甲午故技!"

"蒙将军!"传令兵撞开木门,带着硝烟的急报落在沙盘上,"北平告急!日军已突破南苑防线!"

蒙恬抓起嬴政亲赐的青铜剑,剑锋劈开标注"满洲国"的区域,木屑飞溅中怒吼:

"当年始皇帝未能跨海荡平倭巢,今日我蒙恬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

校场传来此起彼伏的操练声,他望向窗外举枪呐喊的少年士兵,那些眼中跳动的怒火,与二十年前他北击匈奴时麾下秦军如出一辙。

三日后,咸阳机场笼罩在铅灰色云层下。嬴政身着中山装,胸前别着青铜徽章,手指抚过蒙恬军装上的肩章:"此去直面豺狼,记住——大秦的骄傲在你脊梁里。"

蒙恬单膝跪地,青铜剑鞘磕在青石板上:"若不能带回破敌之策,末将愿提头来见!"飞机引擎轰鸣中,他最后望了眼城墙上火红的"秦"字战旗,怀中秦代竹简笔记本里夹着嬴政的密信:

"大秦百万子弟在等你,莫负家国。"

欧陆交锋:钢铁与思想的碰撞

欧陆联盟总部的橡木地板在军靴下发出吱呀声。联盟领袖霍夫曼转动地球仪,指尖停在长江流域:"蒙将军,贵国在上海的防线,不过是纸糊的长城。"

蒙恬突然掀翻雕花茶几,红酒如鲜血般泼在联盟旗帜上。他扯开军装,锁骨处狰狞的弹痕触目惊心:

"这是上个月在淞沪战场,为救犹太工程师挡下的子弹。"

抓起桌上的《新秩序纲领》摔在地图上,

"比起征服,秦人更懂守护!"

元帅施密冷笑一声,从保险柜取出新型坦克图纸:

"看看欧陆的钢铁洪流,你们拿什么抵挡?"

"就凭这个!"

蒙恬掏出从南京带回的焦土,"你们卖给日本的钢材,现在正啃食中国人的骨头!"他抓起青铜水尺丈量炮管内径,"膛线精度差0.3毫米,这样的炮打不中移动靶!"

德国工程师汉斯暴跳如雷:

"你一个东方人懂什么?"

蒙恬突然展示战场的照片:

"我懂你们如何用精密仪器制造杀戮!当年秦代工匠铸剑,错一分便要受斩刑,你们的严谨,不该用在屠戮平民上!"

思想风暴:文明火种的较量

在慕尼黑大学的演讲厅,蒙恬展开泛黄的秦简《为吏之道》:

"两千年前,我们的律法就写着'明于忧患与故'。"投影仪映出重庆防空洞里哺乳的母亲、延安识字班的孩童,"真正的强国,当护佑每一个子民。"

台下突然有人叫嚣:

"劣等民族就该被淘汰!"

蒙恬猛地扯开衣领,脖颈处刺青的"秦"字鲜红如血:

"三千年前,妇好能率万人征战;如今我大秦女兵,照样能在台儿庄炸坦克!"

他将青铜水尺重重拍在讲台。

"你们的论调,与秦代'黔首皆平等'背道而驰!"

当霍夫曼再次鼓吹"生存空间"理论时,蒙恬甩出一卷羊皮地图:

"这是秦代的世界地图残片,我们早知道地球是圆的。

"他的声音突然低沉,"但我们选择修长城,不是为了掠夺,而是守护。"

第二章 血色抗战:孤立无援下的绝地反击

重庆防空洞内,煤油灯在岩壁上投下摇晃的影子。嬴政将染血的家书拍在会议桌上,信纸边缘还沾着南京城墙的青砖碎屑:

"英国人说我们是弃子?"

他扯开中山装,左腹的旧伤如蜈蚣般狰狞,"这道疤是台儿庄留下的,告诉他们——秦人骨头,比任何傲慢都硬得多!"

李冰摘下护目镜,油污的工装口袋露出半截青铜水尺。贵州兵工厂的锻造炉映红他古铜色的脸庞:

"把冶铁温度再提200度!"

抓起一块熟铁狠狠砸向砧台,火星溅在脸上如落星,"当年铸剑师能炼出削铁如泥的干将莫邪,现在我们就能造出打穿坦克的穿甲弹!"

血肉长城:全民抗战的史诗

滇缅公路上,戴安澜将军的美式钢盔系着秦代玄色束带。他挥舞青铜剑劈开日军军旗,剑身上"大秦蒙恬"的铭文在阳光下闪烁:"看见这把剑了吗?两千年前它横扫六国,今天,它要饮倭寇的血!"转身对士兵怒吼,"当年霍去病封狼居胥,今日,我们要用倭寇的血,续写这四个字!"

上海四行仓库,谢晋元握着嬴政亲赠的虎符令牌,对八百壮士高喊:

"秦人从不弃寸土!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要让倭寇知道——中国不会亡!"

子弹呼啸中,他在墙上写下:

"丈夫许国,不必相送"!

字迹被鲜血渐渐染红。

延安窑洞里,教员展开《论持久战》手稿,对到访的秦方代表笑道:"嬴政同志说的'坚壁清野',与我们的游击战不谋而合。"窗外传来战士高唱《松花江上》的歌声,混着远处的枪炮声,在黄土高原上久久回荡。

孤岛奋战:国际冷眼与民族脊梁

伦敦唐宁街十号,首相转动威士忌酒杯:

"让日本人消耗秦人力量,对我们更有利。"

华盛顿白宫,总统将《租借法案》推到一旁:

"中国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而东京湾旗舰上,日本统治者举着望远镜狞笑:

"三个月灭国?现在看来,三年也足够了!"

咸阳城头,嬴政望着燃烧的北方天际,身后"赳赳老秦"的战旗在硝烟中猎猎作响。他握紧蒙恬从前线带回的带血虎符,突然下令:

"打开国库!把最后一颗子弹,都给我送到战场!"

第三章 战略转折:钢铁盟友与远东布局

莫斯科红场,大林将喀秋莎火箭炮的钥匙拍在蒙恬掌心:

"嬴政是条汉子,我们苏联人最敬重硬骨头!"

蒙恬从背包掏出陕北老农手绘的地道图:"这是百姓用锄头挖出来的智慧,比任何战术手册都管用。"

欧陆联盟密会中,霍夫曼将改良后的虎式坦克图纸推过来:

"蒙将军,这次的装甲厚度增加30%。"蒙恬却在图纸背面画下都江堰鱼嘴分水结构:

"改成这个,能分散炮弹冲击力。"他抬头冷笑,"战争不是简单的钢铁堆砌。"

冻土惊雷:东北战场的绝地反击

1945年春,松花江畔的冻土开始开裂。蒙恬站在"兵马俑"坦克指挥车上,摘下防风镜,睫毛上结着冰碴:

“日军号称'亚洲之花'?"他抚摸着坦克上的饕餮纹,

"让他们尝尝大秦'瓮城战术'的滋味——进来了,就别想出去!"

炮火中,他对着对讲机嘶吼:

"把李冰设计的磁性水雷埋进松花江!让敌人的军舰,变成铁棺材!

"当第一辆坦克冲破关东军防线时,士兵们发现路边的界碑上,不知何时被刻上了

"大秦疆域,寸土不让"。

文明驰援:科技与传统的融合

李冰在大后方的实验室里,将青铜水尺与游标卡尺并列摆放。

"把秦代的排水系统原理,应用到战壕设计中!"

他指着图纸对德国工程师认真教导:

"你们的机械,需要接上华夏文明的魂!"

重庆兵工厂,归国的留学生们惊喜地发现,生产线旁挂着《考工记》的竹简复刻版。车间主任李伟拍拍一个年轻人张强的肩膀 自信的笑了出来,笑完了 又严肃的叮嘱:

"造枪炮,和铸剑一个理儿,差不得分毫!"

第四章 终局时刻:西安定鼎与日本瓜分

1945年8月,西安明秦王府遗址上,护城河的水倒映着三国旗帜。嬴政身着中山装,胸前别着全新的虎符徽章,推开朱漆大门时,青铜门环撞击声惊醒了城墙上的白鸽。

大林摩挲着案头的兵马俑复制品 嘴上说着:

"千岛群岛必须归苏联,作为远东的战略支点。"

霍夫曼转动着手中的钢笔 严肃的看着地图 缓缓开口:

"欧陆需要日本的工业基础,本州北部归我们改造。"

嬴政转动着手中的青铜水尺,目光扫过九州岛 先是翻越书籍,看着书籍 嬴政微微皱眉 再确定好了想好后,走向地图前面 指了指九州岛,面相大家,严肃的说道:

"琉球群岛、钓鱼岛,这些土地自隋朝起便与华夏血脉相连。"他突然扯开衣领,心口的疤痕如扭曲的龙形,"这是南京保卫战时留下的,我要让那倭寇亲眼看看!"

唇枪舌剑:战后秩序的争夺

当英国得知日本被瓜分后 首相立马派出特使彼得访华,要求"公平分配。

“我们英国也在战争中做了巨大贡献,凭什么没有我们英吉利的份?”

蒙恬突然掏出怀表,表盖内藏着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

"1937年12月,你们的军舰就在长江上,却眼睁睁看着百姓被屠戮!"他的声音突然拔高,"现在,你们有什么资格谈公平?"

美国代表霍克试图斡旋:

"或许可以建立国际共管机制..."

嬴政猛地拍案,震得青铜鼎内的香灰飞扬:

"1879年日本强占琉球时,你们在哪?"

他举起《中山世鉴》古籍。

"这里写得清楚——琉球,世为中华藩属!"

西安定鼎:新世界的序章

最终签署的《西安协定》刻在秦代竹简上,嬴政用秦篆写下:

"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

他将刻刀抛向空中,寒光闪过:

"从今天起,东亚的规则,由秦人来定!"

城墙外,百万秦军齐诵《无衣》的声音震天动地: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惊起大雁塔上的白鸽,扑棱棱飞向初升的朝阳。

而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舰上,日本投降书签署的同时,长安城头燃起了庆祝的烽火,千年古都见证着一个新的远东秩序就此诞生。

暮色中的咸阳城。

"复疆鼎"在广场巍然矗立。”

嬴政抚摸鼎身的饕餮纹对蒙恬低语:

"这场胜利证明,秦人骨头最硬,更证明——"

他望向东方的朝阳。

"沉睡的巨龙一旦苏醒,世界将为之颤抖。"

远处传来孩童诵读《大秦新律》的声音,与护城河的流水声交织,诉说着这个古老民族浴火重生的传奇。

上一章 第二章 强国的统一 秦吹民国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星际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