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蒙马特高地的晨光穿透 “Y.W” 烘焙总店的彩绘玻璃,叶文茵站在旋转楼梯上俯瞰忙碌的店员,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珍珠耳钉。手机屏幕亮起,是许言熙发来的体育赛事策划案例,她嘴角勾起一抹笑,将文件转发到大赛筹备群:“各位,今天我们要搭建的,是烘焙界的‘奥林匹克’。”
组建筹备团队的过程堪称一场闪电战。叶文茵从全球分店里抽调精英:纽约分店最擅长数据分析的经理负责赛制设计,东京分店的活动策划高手统筹宣传,巴黎总部的甜品研发主厨则担任技术顾问。会议室里,法式长桌上铺满各国烘焙赛事资料,投影幕布上不断切换着比赛流程模拟图。“评分标准必须精确到克与秒。” 叶文茵用红笔圈出瑞士某大赛的争议条款,“我们要设计三重审核机制,从原料称重到成品呈现全程监控。”
制定赛事规则的那些日夜,团队成员仿佛在雕琢一件艺术品。他们反复研讨不同流派的烘焙技法,将日式和果子的精致、意式甜点的奔放、中式糕点的韵味都纳入考量。某次激烈的讨论持续到凌晨,当有人提出 “创意分是否该占比 40%” 的争议时,叶文茵突然起身打开烤箱,取出新研制的茉莉花酥:“烘焙不仅是技术,更是灵感的绽放。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再绚烂的创意也只是空中楼阁。” 最终,他们敲定了包含工艺、风味、创意、卫生的四维评分体系。
邀请评委的过程充满挑战与惊喜。叶文茵带着精心准备的礼盒拜访米其林三星主厨皮埃尔,礼盒里不仅有她亲手制作的马卡龙,还有用金箔点缀的赛事策划书。“您曾说烘焙是‘舌尖上的交响乐’,” 她的蓝眼睛闪着光,“而我的大赛,想成为汇聚全球烘焙大师的指挥台。” 皮埃尔翻阅资料时,被其中 “冠军可跟随十位大师游学” 的独特奖励吸引,当场答应出任评委主席。她还通过顾言卿的引荐,联系到意大利甜品教父;又借助林景珩的商业人脉,邀请到亚洲糕点协会会长。
与原料供应商的谈判桌则是另一个战场。叶文茵飞往荷兰与顶级黄油厂商会面,在风车摇曳的牧场里,她指着检测报告:“贵公司的发酵黄油奶香浓郁,但我们需要针对赛事定制小规格包装,确保每位选手都能拿到最新鲜的原料。” 对方本想拒绝,却被她展示的全球直播数据和千万级曝光量说服。类似的谈判在全球上演,最终,她集齐了法国的巧克力、日本的抹茶粉、马达加斯加的香草荚等顶级原料赞助。
宣传推广启动那日,叶文茵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一支 30 秒的预热视频。镜头从揉面的双手特写开始,面团在案板上翻飞成玫瑰形状,逐渐变幻为世界各地的地标建筑,最后定格在 “Y.W 世界烘焙大赛” 的鎏金 LOGO。视频发布 24 小时内,点赞量突破百万,评论区满是 “期待”“已报名” 的留言。她又在行业杂志推出专题报道,邀请宁婉清为赛事设计插画封面,当复古画风的烘焙工具与现代城市剪影结合的海报出炉时,连向来挑剔的艺术编辑都赞叹:“这哪里是赛事宣传,分明是艺术品。”
深夜,叶文茵独自坐在试吃室,品尝着团队为大赛研发的限定甜品。黑巧克力慕斯里藏着四川花椒的辛香,樱花布丁中融入了分子料理的爆浆技术。手机在大理石桌面上震动,是六人微信群的消息 —— 颜子衿分享了可食用花卉清单,顾言卿发来新谱的赛事主题曲,林景珩则发来了赞助品牌的最终确认函。她咬下一口酥皮,听着酥脆的声响在寂静中回荡,窗外巴黎的灯火璀璨如星河。这场筹备已久的烘焙盛宴,正如同她手中的甜点,在精心调配与用心雕琢下,即将绽放出最令人惊艳的味道。